学院提升教学质量专题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本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3944872 上传时间:2017-12-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院提升教学质量专题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院提升教学质量专题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院提升教学质量专题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院提升教学质量专题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院提升教学质量专题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院提升教学质量专题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提升教学质量专题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本(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学院提升教学质量专题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一、各部门和单位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调研活动中,分管部门和联系点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能和任务,认真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反映存在的困难,努力寻找和发现影响单位和学校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教务处(招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教务处是负责学校本科、预科等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校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日常教学运行等相关教学管理工作以及师资管理、招生工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有:1、专业设置和建设方面:(1)学校现有 54 个本科专业,各专业间的学科关联度过低,资源配置分散,学科建设无合力,专业水平和层次

2、的提高乏力。(2)学校现在设有许多双语教学专业,是我校专业建设的特色,但此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还没有统一的目标、原则和措施等。(3)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新专业的开办中, “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科学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2、人才培养方案方面:(1)现各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分制的实施存在很多不匹配之处。(2)各专业的选修课数量普遍不足,学分制的组织实施落空。(3)教学单位任意调整课程设置和开设时间的现象严重,专业- 2 -培养目标的计划性令人质疑。3、课程建设方面:(1)学校规划的课程建设目标没有全面落实,课程建设质量亟待提高。(2)各专业相关课程之间教学内容

3、的协调性,教学内容的更新等需要认真对待。(3)各方面引导学生获取课外学习资源的措施不力,学校各种图书资源未能得到很好利用。(4)课程考核方式中缺乏规范、科学的阶段性考核,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考核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5)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没有引起普遍重视,教学的组织过程不科学、严密,一些多媒体教学徒有虚名。4、实验实践教学方面:(1)许多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中,从培养方案到实施过程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安排不合理、时数达不到要求、安排不落实、组织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2)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足,实验室使用和管理水平不高,实验室资源的共享机制不健全,资源利用率不高。(3)

4、社科类、人文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没有形成一套符合专业特点和要求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4)各专业教学实习明显不足,毕业实习与教学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实习基地数量明显不足,已建实习基地的利用缺乏保障、- 3 -稳定性差。5、教学队伍建设方面:(1)教学团队建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许多教师的专业方向不明确,教师教师水平的提高缺乏基础,科研对教学水平的促进不足。(2)教学名师缺乏,老中青教师的“传、帮、带”机制未能建立。(3)在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进修缺乏整体计划和针对性。(4)个别教师的职业素质不高、敬业精神缺乏、教学事故经常发生,教师整体形象严重受损。6、招生工作方面:(1)在招生方案的制定、分专业分

5、省计划的编制等需要进一步科学化,招生宣传的力度不足。(2)在艺术类、高水平运动员专业招生的报名、考试等环节的组织需要规范、完善。(3)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教学组织带来很大困难,一些民考民专业的学生,不仅汉语基础差,民族语言基础也差,且这种学生越来越多。7、教学管理方面:(1)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不高,改革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性不足。(2)教学管理队伍变化大,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学管理业务- 4 -陌生,学习和培训亟待加强。(3)教学秘书、教研室主任等的待遇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教学管理队伍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缺乏保障。(4)现有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需要梳理和修订。(5)实行学生学业预警制度

6、中,学业预警后对学生的帮助、督促不够,学业预警制度的正面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8、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成果方面:(1)大多数教改立项课题对学校教学工作实际的针对性不强,成果没有切实发挥出课题本应有的作用。(2)一些教改项目不能按照立项计划的时间、内容要求完成阶段性任务,项目不能按期结项。(3)获得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的数量不多,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数量较少。(4) 教学与研究内部刊物,稿源不足、组稿困难。9、教务处自身的困难:(1)学生规模扩大和两校区办学,加之原有职能工作内容不断扩充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招生、师资管理工作,在人员编制不增反降的情况下,教务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成倍增长

7、,人员工作负荷超重。(2)许多日常管理工作、各类考试的组织要求在两校区间同时展开,工作人员经常性的在两校区间来回穿梭,常常为设备不足和车辆问题绞尽脑汁。- 5 -(3)与相关职能部门在工作范围和程序上出现“边界、头绪”不清的现象,造成教务处在一些问题上往往力不从心。(二)研究生处(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查找出的问题有:1、学科建设的层次需要进一步细化,建设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建设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特别是重点学科的建设管理不规范,年度计划执行不力。2、学科平台搭建中教师所从事的专业、科研方向以及学科与本科教学的关系等方面存在脱节。3、学位点数量少,学科覆盖面窄,布局不合

8、理,学科整体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4、研究生规模比重太小,距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还有巨大差距,研究生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5、研究生培养环节还需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虽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配套措施还没有出台,严格意义上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还远未建立。6、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7、研究生管理体制不健全,各层面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机制还没有形成,研究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发挥,学术氛围、文化氛围不浓。8、导师队伍数量少,结构不甚合理,整体学术水平需要进一步- 6 -提高。9、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部分学

9、科一次性就业率呈下降趋势。10、学位授予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负责保证本科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正常运行;组织管理评审和教学评估;负责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采集与发布;完成学校教学委员会交办的各项任务。查找出的问题有:1、以学生利益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心学生的成长,以学生学业发展为目标的认识不足,促进学生学业发展的措施不力。2、从学生学业进展,学生学习参与度,学生就读经历等方面评价学校、学院、教师、管理者的工作有待加强,学生是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机制还未形成。3、对各学院日常教学运转情况的监督、督

10、导的常规检查需要继续加强4、围绕监督教务处安排布置的各项工作在各学院的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工作质量的有待进一步提高。5、教学信息反馈工作不足,对具体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的水平有待提高。(四)实验中心实验中心现是我校榆中校区 6 个理工科学院及预科教育学院教- 7 -学科研的基础教学实验基地,是跨学科跨专业师生交叉融会之场所,是我校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部门,由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机能实验室、形态实验室、设备与实验室管理科及综合办公室组成。查找出的问题有:1、省级、国家级示范中心是我国高校当前教学实验中心建设的目标,也是衡量一个实验教学中心处于何层次的重要标志,为申报甘肃省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连

11、续三年准备了充分的文字、课件及录像材料进行申报,但均未有结果。最近继续确定合全校之力申报基础实验示范中心建设点,但需要得力组织,周密部署,全校上下一心,而非实验中心一家之力能为。2、大型设备整合专管、资源共享、开放运行,提高利用率是各类教学实验中心存在必要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全国高校成立教学实验中心必须配套的硬件条件。只有实现大型通用仪器设备的整合和专管共用,提升基础实验的综合水平和技术难度,实现实验项目“三层次” 、 “四模块”的建设目标。 (“三个层次”即验证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四个模块”即基础实验模块、综合实验模块、创新性实验模块、拓展模块) ,才能将我校最大的实验中心上层次,上水平

12、,才能达到实验示范中心的辐射示范作用。3、实验中心的教师是实验岗位上的教师编制,带少量实验课,主要从事实验准备和实验室管理工作,但在工作量计算上存在岗位和编制之间的矛盾,现行计算办法按照我校教师工作量办法执行,中心教师多数完成不了额定工作量。- 8 -4、与教师工作量的问题不同,中心技术人员承担整个理工科学院一二年级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准备,学生人数众多,工作量大,但无任何奖惩激励措施,同样不利于调动这部分人的积极性。5、实验中心四项教学经费长期紧张,从生均 30 元到 50 元,其间经历八年。随着实验项目的增多,实验类型从验证型向综合型、设计型的转化,以及物价等社会因素,药品试剂和低值易耗

13、品用量和价值日益增长,生均教学经费亟待提高。6、实验中心师资队伍较年轻,他们努力克服基础课和基础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条件差的困难,积极从事科研活动。但每次学校申报项目,实验中心作为教学辅助单位,科研能力得不到大家认可,通过率极低。7、其他高校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均实行处级建制,下设科室,至少五人。实验中心自设立设备与实验室管理科以来,只有科长一个编制,至少应增加一个科员以便开展工作。另外,实验中心尽管是教辅单位,但也是实验教学单位,原有教学秘书因岗位取消被调走,取消教学秘书实不合理。8、实验室中心个别实验室自去年下半年就出现大范围下水渗漏现象,致使下层实验室屋顶和墙皮大范围脱落,落水嘀嗒不止,已严重

14、影响下层实验课的正常开展,但经多次向有关单位反映至今落实不了。(五)医学院附设医院1、目前榆中校区有学生万余人,教师及其他人员数千人,在一- 9 -个农村地区(医疗条件不发达)足以构成了庞大的人群,但其医疗环境和设施较为简陋,对于急重症病人、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尚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和要求。按 200300:1 的服务比例也需要 2070人的医疗队伍。设备方面目前仅有 500MAX 线机 1 台,没有彩超、手术室及设备、化验室设备、耳鼻喉科综合治疗台、治疗椅等,也没有相应规模的医疗用房。2、医学院附设医院 20*年下半年有 3 名护士、1 名彩超医生退休,20*年上半年 1 名护士退休。4 名护士在

15、近 1 年的时间内退休,造成医护技术人员短缺,影响护理部的正常工作。3、现有 3 名大集体职工对医院的经济压力太大,1997 年时任校领导口头指示由医院暂时解决 3 名教工子弟和家属的工作问题,随后由学校逐步解决,包袱一背 11 年,工资、津贴、各类福利、补贴、养老保险等各种费用均由医院的创收和自有资金中支付,使医院担负了近百万元的经济负担。而其中仅饶新渭工作能力和服务态度好,其余 2 人工作能力有限、服务态度极差,在职工和病人中影响不好。(六)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医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等联系单位1、关于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修订:(1)文学院现有本科专业单一,提出拟申报对外汉语专业的问题;

16、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提出社会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需要加紧建设的问题。- 10 -(2)关于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各学院认真研究学科发展的方向、专业自身的规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均提出了对现有专业培养方案的进行修订的问题。(3)关于提出标准化课程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需要积极落实和经费投入的问题。2、关于师资队伍建设:各学院普遍反映,师资短缺、层次较低、结构不合理等是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原因之一。3、关于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各学院普遍反映,缺乏实践平台,实验室数量不足,实验条件差,该开的实验没有开出,实习基地少,实习经费紧张等,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医学院提出医学实验室建设需要学校进一步支持,省第二人民医院作为教学医院的步伐要加快。4、关于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各学院反映,年轻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较多,多媒体教室明显不足,不能很好地保证教学效果。5、关于教材的选用:文学院提出一些权威教材并不适合民族院校多民族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水平,应该立足于民族院校学生实际组织力量编写适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