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砼浇筑技术交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239270 上传时间:2016-12-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砼浇筑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砼浇筑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砼浇筑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砼浇筑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砼浇筑技术交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交底记录(表式 编号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交底提要:交底内容: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砼浇筑本技术交底适用于砖混结构,包括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现浇混凝土工程。1材料要求(1)水泥;用 325425 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砂:宜用粗砂或中砂。(3)石子:构造柱、圈梁宜用粒径 米的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 米豆石或碎石。(4)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和减水剂等。掺用时必须有试验依据。2作业条件(1)混凝土配合比需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2)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符合要求,模板缝隙最大不得超过 米,过大者应堵严,并办完预检手

2、续。(3)绑好钢筋并办完隐检手续。(4)构造柱、圈梁及板缝施工缝接搓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凿清理并将模板内杂物清除干净。(5)常温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灌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3操作工艺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灌、振捣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搅拌:1)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 散装)、砂、石各个磅称的标量。( 水泥进场时,抽查重量 )磅称应定期校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志板。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正式

3、装料搅拌。4)砂、石、水泥(散装) 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称。加水也须严格计量。5)加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如掺入粉煤灰等掺合料,应在倒水泥时一并倒入。如需要掺外加剂,应按定量与水同时加入。6)搅拌第一盘混凝土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 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 )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 57台班应测试两次。(2)混凝土运输: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灌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灌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技术交底记录 (表式 编号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2)混凝

4、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灌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其以下,气温高于 25时不得大于 9030 以上时不得大于 603)混凝土浇灌、振捣:1)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在浇灌前宜先铺 50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2)浇灌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铁盘 5060,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车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3)浇灌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震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灌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 60下料边振捣,连续作业浇灌到顶。4)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面

5、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 30型振捣棒。5)浇灌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外砖墙及外墙板防水构造。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以及漏浆等现象,并派专人修理。6)表面抹平:圈梁和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4)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灌 12h 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浇水养护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昼夜。(5)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 标准试块和同条件试块),用以检验混凝土 28期施工参见“剪力墙结构(大模板) 普通混凝土浇灌” 。4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砂

6、、石、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的规定。检查水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2)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水泥和掺合料为2% ,骨料为3%,水或外加剂为2%(均为重量计)。混凝土的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3)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87)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并评定混凝土强度。(2)基本项目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具体要求参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8) 。(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242。技术交底记录 (表式 编号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构造柱、圈梁、板缝现浇混凝土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表 242允许偏差 (次 项目砖混 多

7、层大模 检验方法1 构造柱中心线位置 10 102 构造柱层间错位 8 8尺量检查3 标高 (层高) 1 10 水准仪或尺量4 截面尺寸8552 尺量检查5 垂直度( 每层) 5 5 用 2 米托线板检查6 表面平整度 8 4 用 2 米靠尺和楔形尺检查7 预埋件中心线偏移 10 108 预埋螺栓中心线偏移 5 59 预留洞中心线偏移 15 15尺量检查5成品保护(1)浇注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免钢筋移位、模板变形或埋件脱落。(3)操作时不得踩碰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补好。(4)散落在楼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计量不准:砂、石、水泥( 散装)过秤不准,水计量不准,造成水灰比不准确,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和校正好磅秤,坚持车车过秤,每盘混凝土用水量必须严格控制。(2)混凝土存在蜂窝、麻面、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实、漏振和钢筋位置不准确、缺少保护层垫块等。因此,浇灌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尤其是板缝钢筋)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振捣时不得触碰钢筋及模板;认真进行分层振捣,不得有漏振现象。交底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