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知识要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3923236 上传时间:2017-1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知识要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必修1:技术与设计第一单元 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利用,和谐共处。要求:1、理解技术对人、社会、自然的作用,并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二、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技术的创新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2、。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2技术的两面性: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要求:能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技术的性质。5. 技术的专利性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成果,是技术发明人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它包含丰富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技术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技术发明者对此项有一定权力,这种权利受法律保护。知识产权:是

3、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专利权是指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用权。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一般过程):写好专利文件递交专利文件并交纳申请费专利局审查文件批准专利领取专利证书并缴纳年费及证书费。三、技术的未来2不要旷世悲怆,不要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 。第二单元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1设计的内涵: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2技术与

4、设计的关系: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3、技术设计和艺术设计的区别: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人机关系的含义: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考虑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考虑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的关系 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信息的交互三、技术试验及其方法1技术试验的定义: 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2、技术试验的分类:P37-383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

5、强化试验法:移植试验法:4简单的技术试验: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技术试验试验报告:试验项目、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一、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5点),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二、设计的一般原则1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原则 实用原则 经济原则 美观原则 道德原则 技术规范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2设计一般原则的相互关系:3各种原则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三、设计的评价设计的评

6、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1设计过程中的评价:P692对产品多方面的评价:对最终产品评价的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二是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在实际评价中,这两个方面也可以结合起来。3评价报告: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一、发现问题1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来源于生活第二种: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来源于需要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并试图解决。来源于你的主动积极发现2

7、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A.观察日常生活(包括有意识观察和无意注意)B.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C.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二、明确问题1明确问题的重要性:本身是否明确、产生原因是否明确、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2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问题着手: 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 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 在调查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意义? 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 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 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投入是多少?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方法

8、一、方案的构思方法1、设计分析合理的设计分析是成功地进行技术设计的关键一步,分析得当可以指引以后的技术上可以少走或不走弯路。4产品本身是一个整体,包括功能、造型、材料等,但任何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它是为人服务的,人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设计;另一方面,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使用的,必然受到环境的制约,并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设计任何产品都应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详见书本P95台灯分析的例子。方案的构思方法:方案的构思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成的抽象物,并采用图、模型、语言、文字等方式呈现思维过

9、程。 (1)草图法 草图不仅能将一些想法明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可以随意修改。在运用草图法进行构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捕捉灵感、自由发挥、不受约束。(2)模仿法 模仿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事物进行方案的构思。如仿生技术(3)联想法 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广的见识、较好的知识基础及丰富的想象力。利用联想法进行方案的构思,不一定能使技术设计一次性成功,但它有可能为构思找到一种方法或一条形成方案的路径。运用联想法进行构思后,我们不能盲目地实践,而应该首先对方案进行科学论证,而后再进行制作和实施。(4)奇特性构思法 奇特性构思法所形成的方案一般具有原创性。这些构思在历史上很少发生,或从来没有发生过,甚至有些构思在

10、当前的科学、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实现。方案的比较和权衡在多个方案经构思形成后,我们往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评判和比较,同时要从设计的目的出发,针对一些相互制约的问题进行权衡和决策,最后选出较为满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优点进行改进。对方案进行比较和权衡的过程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各个指标并不是独立的,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抓住设计的核心与关键是权衡设计方案的必要条件。考虑的方面:实用、美观、创新、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加工难易程度、经济成本。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一、设计表现图1、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技术活动的丰富性使得技术语言具有多样性。

11、比如图样、图表、模型、符号等。技术语言不同的分类方法。专业类型分 有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图学语言等;感觉类型分有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触觉语言等;视觉形式分有图形符号语言、文字符号语言等。技术语言的两大特征:言简意赅、通俗直观不同的技术语言往往适用于不同的应用范围,具有不同的功能。口头语言:特点是简洁、方便。技术图样:直观性、高效性、准确性和永久性。说明和陈述比较详细。5模型: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并使人更容易把握技术的特征,是最具有技术特征的一种表达方式图表包括相关的表格、草图、效果图等。特点是较为规范,可以反复查阅、核对。计算机演示、网页:是各组成部分和运作一目了然,比较生动、形象,交流时间

12、灵活、开放性强等特点。网络语言:帮助人们实现了远程的设计交流的需要。除了上述技术语言外,在技术活动中,我们还需要借助另外的技术语言如技术符号、精度要求、必要的文字说明等。各种技术语言的灵活应用构成了对设计的完美表达。2、草图的绘制徒手绘图:网格徒手画:基本图形的绘制请参看书本P113 草图也叫方案草图或设计速写,它能迅速捕捉和记录设计者转瞬即逝的创作灵感,表达设计创意,是把设计构思转化为现实图形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分为构思草图和设计草图。草图的绘制步骤,详细参看P115透视效果图的识读学会识读效果图,可以通过画面所表现的形式获取需要的设计信息。与草图相比,效果图更能真实地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和空

13、间效果等。因此在识图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征,要注意从中了解产品外观上的实际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质感,了解产品内部结构和色彩装饰效果。正等轴测图正等轴测图是一种可以表现物体三维结构特征的图形。采用这种投影图可以表示最初的设计思想。建立坐标轴的时候,各轴的夹角是120度。具体绘制过程参看P117-118。二、常见的技术图样1、正投影和三视图正投影法就是假设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在投影平面上求取物体的投影的方法。为了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三视图: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称为主视图;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

14、下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俯视图;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左视图。为了在同一张纸上画三视图,三个投影面必须展开,在同一个平面上。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三视图的绘制步骤见P122-123。2、形体的尺寸标注四个基本的要求:正确(符合国家标准)、完整(不重复、不遗漏)、清晰、合理尺寸三要素:(1)尺寸界线(2)尺寸线6(3)尺寸数字标注举例:尺寸界线超过箭头2mm,尺寸线与尺寸线,尺寸线与轮廓线相距5-7mm。如P124直径:符号为,整圆或大于半圆的圆弧需

15、要标注直径。标注直径的方式有多种,选用何种方式通常由圆的大小和位置来决定。如P125。半径:符号为R,半圆或者不足半圆的圆弧需要标注半径。标注半径的方式也有多种,采用方式也应根据圆弧的尺寸与位置来确定。如P1253、机械加工图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是完成产品机械加工的主要依据。它通常由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栏和文字说明几部分组成。必要的其他视图如局部放大图、剖视图等可以用来将三视图不能完全表示的物体形状表现清楚。详见P1264、剖视图假想采用剖切平面的方法剖开物体,将处于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剖切平

16、面一般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包含内部结构如孔、槽的轴线,或物体的对称面(2)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画图时应注意:(1)物体被剖开后,用粗实线画出物体的剖面轮廓及剖切平面后的可见轮廓。(2)采用剖视图后,应省略不必要的虚线,只有对尚未表达清楚的物体结构才画出虚线。(3)由于剖切平面是假想的,因此在一个视图上取剖视,并不影响其他视图的投影(4)剖面需按规定画出与物体材料相应的剖面符号,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为与水平线成45度的一组平行细实线,同一物体的各剖视图的剖面线应间隔相等、方向一致。5、线路图电子线路图一般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在识读线路图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线路图中的元器件符号,知道它所代表的元器件;其次要弄清楚元器件符号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最后确定信号如何流通。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