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黄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22656 上传时间:2017-12-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阻塞性黄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阻塞性黄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阻塞性黄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阻塞性黄胆围手术期护理要点(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阻 塞 性 黄 胆 围 手 术 期 护 理 要 点一 定 义阻 塞 性 黄 疸 是 由 于 肝 外 胆 管 或 肝 内 胆 管 阻 塞 所 致 的 黄 疸 , 前 者 称 为 肝 外 阻塞 性 黄 疸 ; 后 者 称 为 肝 内 阻 塞 性 黄 疸 。 二 . 病因1. 良性病因(1)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阻塞了胆管,造成胆汁无法排入十二指肠。(2)胰头部假性肿瘤,从外而内压迫胆管。(3)胆管因发炎或手术后造成之狭窄。2. 恶性病因(1)胆管本身或胆囊的恶性肿瘤(胆管癌)(2)胰脏头部癌(3)十二指肠乳头癌(4)肝癌栓塞子(tumor thrombus)堵住胆管 即所谓的黄疸型肝癌(5)癌症病患胆

2、管旁之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管造成胆管阻塞。三 症状1.皮肤 暗黄或褐色;有瘙痒感(胆盐在血中潴留刺激皮肤神经末梢)2.粪便 颜色变淡或呈陶土色;脂肪泻(肠道内缺乏胆汁酸、 胆固醇 等,加以脂溶性维生素)3. 出血倾向 、4. 骨质疏松四并 发 症肝肾综合征 ;肝炎 ;肝硬化 ;五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 术前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心理素质等因素, 针对患者焦虑、失望, 对治疗信心不足等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让患者在心理上对治疗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使得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通过术前沟通与宣教, 本组术前依从性良好。2. 与手术室交接六术后护理1. 出血观察 术后

3、卧床8 h,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1 次/ h,观察有无腹痛、腹胀、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等出血迹象。(呕血、便血、伤口渗血和引流管内的出血等并发症。)少量渗血, 可能与穿刺胆道损伤有关。行引流管内注射冷生理盐水,辅以血凝酶及维生素K 肌内注射后渗血停止。2. 黄疸观察 观察患者皮肤、巩膜黄染消退的程度, 大小便的颜色以及食欲是否改善, 并做好护理纪录。定期监测肝脏功能。患者术后小便颜色逐渐变淡, 大便于术后 2 d 颜色从灰白变为黄色, 皮肤巩膜黄染逐渐消退, 皮肤瘙痒消失。一旦发现大小便颜色再次改变, 皮肤黄染, 上腹部出现不适, 黄疽指数再次升高, 应考虑引流管受压或阻塞的可能, 及早采取补措

4、施。3. 预防感染 胆道感染是恶性阻塞性黄疸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胆道梗阻是引起重症胆管炎发生的根本原因。术后保持胆汁引流通畅, 使用抗生素 3 d 预防感染, 同时每日甲硝唑低压缓慢冲洗引流管 1 次。切不可加压与大量冲洗胆管防止逆行感染。4. 引流管护理 ( 1) 妥善固定: 避免腹部碰撞及牵拉运动时引流管脱出、移位。( 2) 保持通畅: 术后每日生理盐水、甲硝唑或庆大霉素低压缓慢冲洗管道。( 3) 观察并记录胆汁引流液量、色、性质的改变, 并每日更换引流袋一次。早期引流胆汁为墨绿色, 渐变为淡黄色, 量由多逐渐减少。正常胆汁每天分泌约600ml,如高于1500ml/d,称为胆汁分泌过

5、量.若引流量1500ml 有发生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危险,此时应夹管、暂停引流,并遵医嘱补液。( 4) 疼痛护理: 引流管穿过胆道狭窄部位, 术后患者常有胀痛不适, 持续1 4 d, 本组7 例患者术后出现数字疼痛评分3 6 分, 给予口服氨酚曲马多, 3 次/ d 缓解。本组中无导管脱落, 无胆汁溢出。5. 饮食护理术后随着黄疸的消退,肝功能逐渐好转,食欲增进,但进食仍需谨慎应少食多餐,指导病人进清淡的软食或流食后可逐渐过度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忌食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烟酒。对内外引流患者因一部分胆汁进入十二指肠,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增强,进食的限制可

6、逐渐解除。6. 皮肤瘙痒的护理对有皮肤瘙痒症患者指导其配合治疗,告诉患者不合理的穿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均可加重瘙痒症状,嘱患者按医嘱用药,勤换洗内衣裤,避免穿戴所引起皮肤刺激的织物,穿宽松棉织衣物,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洗涤皮肤和用碱性肥皂,避免刺激性药物和饮酒进食辛辣类饮食,避免热水烫洗。7. 健康教育 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围手术期的重要护理内容, 是保证并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护理措施。随时运用心理暗示技巧, 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注意饮食指导、并发症的防治措施等。出院前宣教用反复演示与提问的方式教会患者及家属引流管固定方法, 每日观察胆汁量、颜色及其重要性, 并做好记录。教会引流管处伤口敷料更换方法、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沐浴保护与处理方法。并嘱其定期来院复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