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不是要你去改变别人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22360 上传时间:2017-1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销售不是要你去改变别人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销售不是要你去改变别人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销售不是要你去改变别人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销售不是要你去改变别人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销售不是要你去改变别人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销售不是要你去改变别人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销售不是要你去改变别人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销售不是要你去改变别人说到销售,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销售,并不只是一个销售员要把一件产品说服给客户并让他接受,一个领导要说服下属,让他成功而且高效地完成交待下去的任务,一个下属要说服领导,让他接受一个好的提议,而有可能领导却一直看不到这提议的价值,或是你在说服妻子,或是说服老公,说服子女,说服长辈。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总是不断地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力图说服别人接受我们,以达到我们自己的目的,这就是销售,可见它是我们每时每刻都会面对的话题,还不仅仅只限于工商业界相关的人士。那我们在销售当中,当面对客户,最常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呢?是怀疑、抵触、拒绝、不合作,可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总是把焦点放在对方身上,

2、我们一直想做的事,就是改变对方,让他合作,让他听话,让他如何如何。请问:“一个人可以改变另一个人吗?”当戴老师问我们时,我们异口同声答到:“不可以!”可见我们心里明明是知道的,然而,却又情不自禁地总想那么去做,总想着要改变对方,这岂不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当我们力图要改变对方时,到最后,结果只有一个:失败!而我们不断重复着失败时,内心的感受是什么呢,那也只有一个:挫败!随之而生的就是,当我要去面对客户时,我内心自然就会感到压力,会担心,会害怕,会不舒服,焦虑也就随之产生。当然,也有销售员是很优秀的,总能出色地完成业绩,可做到 100 万时,领导就会要求做到 200 万,好不容易做到 200 万时,

3、领导又会要求做到 250 万,企业的期望是无止境的,我们又是不断被要求着的,最后承担着巨大压力的,还是我们自己。作为销售员还有一种常见的状况是:没有心情,不想去做。明明知道有一个重要的客户要拜访,有一个重要的电话要打,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做,可是,我就是没有心情,我知道我应该做,可是我不想做,我没有情绪去做。你会发现,应该做的与喜欢做的,往往在两头,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作为销售员还有一种状态是:没有方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做?内心充满了热情与干劲,喊着“我是最棒的”而勇往直前,结果冲到最前头,却总是头破血流。满腔热血,却有心无力,革命尚未成功,自己倒成了革命烈士。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如果只知道激

4、励下属要去成功,却不能给出一个能够成功的具体方法,到最后结果会是怎样的?这个团体就始终总是散的,这个月走掉三分之一,下个月又走掉三分之一,再下个月又走掉三分之一,人才并没有成长,企业最终也没得到提升。其二:销售的成功取决于客户的好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呢?该怎样才能不改变对方,同时还能得到我要的?有没有方法?戴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数据:1998 年,美国全国统计,所有不经过人而达成的销售,只占了总销售的 3%。可见,那些通过传单、信件、报刊、杂志、以及电视,所有这些不经过人而进行直接销售的方式,其销售成功所占的份额,其实是很低很低的。除了这比例之外,其它 97的销售额又是如何做成的?你会发现,

5、都要通过人。只有那些图片、文字、资料等广告,想要达成销售,它的说服力是远远不够的,销售的达成,最关键还是要通过人。因为我们的需要,是需要通过人来满足的。于是我们发现,我们很在乎,并最终达成销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其实便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销售方法,被称之为“关系销售法”。在美国,搞市场研究的人最终发现,人与人买东西,更重要的,是一份“关系”。 这个“关系”怎么样,最终决定了我们买还是不买。一说到“关系销售法” ,可能我们会说,这正是中国人的擅长啊,我们中国人是最会讲关系的,请客、喝酒、唱歌、拉交情、走后门、投其所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些都是我们的关系。可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关系销售法

6、”,所指的并不是这些。我们会发现,从一出生,到我们去世,毕其一生,我们都处在与别人的关系之中,我们是某某人的子女,或今后是某某人的父母,我们也是别人的兄弟、姐妹、同学、朋友、或是邻居,一层一层的关系牵扯着我们所有的人,而许多关系,似乎从你一出生时,也就注定了的。这关系就像一个一个的钩子,从我身上丢出去,钩住了其他的人,结果是,我一动,他们就得动,他们动,我也不得不跟着动,这就是关系里面,相互影响的一个东西。比如你一出生,父母表示出内心的喜悦,不住地抱住你,亲吻你,你得到的,就是内心的安全感,如果你童年时父母离异,你的感受则是一种没有安全与焦虑。从我们一出生,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就像是在同一个系

7、统里面,系统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与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我一改变,系统中的其它部分就要跟着改变,而系统当中的其它部分有所变化,也必定会对我们造成众多相应的影响。既然我们拥有那么多的关系,那么,这各种各样的关系是不是一样的?当然不是!各种关系肯定是有所差异的,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各种关系的不同?有的关系会好一些,而有些关系却怎么也好不了?是什么原因?好了,现在我们作一个假设,假设你先面对自己的一个好友,然后再去面对一个很讨厌的同事,你体会一下你内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显然,面对好友时,内心是轻松的,是舒服的,而面对讨厌的人时,内心则变得沉甸甸,十分压抑。由此我们发现,我们无论与什么人发生关系,到最后

8、影响到我们关系的,都是内心的一种感觉。讨厌还是喜欢,是由内心的感觉决定的。进而我们会发现,关系的好坏,其实取决于感觉。有的人,我一见到就讨厌他,虽然从来没有与他发生过关系,却好像是三世的仇家,而有些人,我却会一见面就喜欢,虽然以前并不认识,却像蜜蜂见到糖,老鼠爱大米,什么原因?还是感觉!喜欢还是讨厌,取决于内心的感觉。如果今天有同一公司,销售同样的产品,都有着同样的品质、同样的价格、同样的售后服务,有销售员 A 与销售员 B 同时在卖,大多客户会喜欢跟 A 买,却不愿意跟 B 买,为什么?什么东西决定的?是他们的关系。而决定关系的是什么?则是他们的感觉。只有一个原因,客户会告诉你:我对 A“感

9、觉”比较好!除此之外,可能客户还会说出其它许许多多的理由,但我们发现,其实人在很多时候,都是先有感觉之后,才再用理性去解释的,是感觉决定了我做与不做某一件事情,做了之后你问我为什么,我才会理性地告诉你一大堆答案。我们再体会一下做一件事情的全部经过,大家做个试验如何?你会看到,其实在决定做的那一刻,我内心并没有那么多的理由,然而我做了,只因为我感觉到我应该做,凭直觉,凭反应,理由却总是做了之后才总结出来的。事实上,如果我没有感觉,我是不会去做的,很多事情在决定要做的那一刻,并不凭我们的大脑,而是凭我们的感觉。有的人不同意,说自己买东西时总是很理性的,有足够的理由才会买。好了,现在让我们看看自己身

10、上所有的东西,包括衣服、皮鞋、手表、首饰、眼镜、手机、皮包等等,好,我们仔细再想一想,当我们去买这些东西时,是什么理由最终决定你去买的?大家说说看。是“喜欢”,那是什么让你喜欢?是“感觉”,那是什么让你有感觉?是漂亮、时尚、款式好、质量好、价格便宜?那为什么买衣服时,有一大堆可以被你挑,你却只选这一件,而不要另一件?为什么有一大堆品牌,你却只选这个品牌,而不是其它品牌?“那个销售员好讨厌喔,这个销售员多好,所以我不到那里买,而只在这里买” ,东西好坏与销售员有什么关系?有没有发现,我们在旅游时特别喜欢买东西,有的时候明明价格比成都还贵,但我们却还要买,买到之后一看:“ 成都制造” !有没有这种

11、情况?有好,刚才我们说的那些买东西的理由,是我们买东西 8090 的理由吧?你们仔细想一想,这些理由当中,有哪一些是纯理性的?于是我们发现,今天一个消费者在买东西时,往往是感性多过于理性。如果只是需要,为什么架子上有那么多件衣服,你偏偏要选这一件?到最后,还是感性多过于理性。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当我们销售时,客户对我们的感觉是那么的重要。如果客户对我感觉很好,事实上,我就很容易把我的东西介绍给他,他也很容易接受我的东西。其三:如何身份定位:顾客是谁?我是谁?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做,才能让客户感觉良好呢?这不光只是一个愿望,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一些可以很容易做到的技巧。在关系销售法中,首先

12、要考虑到的是:身份定位。在身份定位中,客户是谁?对客户来说,我是谁?这个定位中,就很大程度决定了客户对我的感觉,以及我对客户的感觉。我们来看一看,如果我们今天不用“客户”这两个字,而用其它代名词来代替,我们可以把客户当作什么?可以当作:朋友、上帝、亲人(情人)、衣食父母、钱、学生、老师、仇人、敌人、小孩、傻瓜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当今天,我把客户当“朋友”时,会发生什么事?我们有没有和好朋友做过生意,我们发现,其中最困难的是什么?收不到钱!“好朋友还收钱?当然是你送给我喽!”你会发现,当你与好朋友做生意时,你很难维持你的原则,常常不好意思去收钱,收钱时内心甚至会有一种负罪感,会生起内心不安。这

13、样就只好把价格一降再降,一直降到没有利润,甚至贴本,好朋友嘛,亏一点也没有关系,友情胜过金钱。到最后,生意越做越多,生活费却越来越少。这样你做得开心吗?不开心!开心倒是你的老板。那好吧,我们现实一点,把客人当钱,这样就开心了吧?哈哈,一看到客人,钱就来了,就像一些漫画里,两支眼睛像金鱼一样,射了出来,最前头是两个“ ”。客户呢,一看到对方贼眼兮兮地只看到我的钱袋,会怎么样?只会把口袋捂得紧紧的:“你不要过来喔”。你想一想看,客户还会喜欢我吗,还会想见我吗?有没有看到一些人,好像总是担心生意只有一次,恨不得这也卖给客户,那也卖给客户,一次卖得越多越好,这就是把客户当钱,这样做,客户下一回还要来吗

14、?客户不喜欢我,我会有长久的生意吗?那好吧,还是回到最根本的,我把客户当上帝,那总可以了吧?当我把客户当上帝,对他百般尊重,客户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好,今天客户对我说,你给我打五折,你的答案是什么?“好”吗?好的话,三折怎么样?再好的话,一折吧?再好的话,送过来给我,要么甘脆你贴钱算了。那我的答案是什么?我只能对客户说:“等一下,等我回头与老板商量商量”,然而老板却回答你“不行!最多七折” 。想一想,如果客户是上帝,那常常跟上帝作对的是谁?是魔鬼。那好了,我们现在一出去就见到上帝,什么都要听他的,一回来却又见到魔鬼,而且是要我活就活、要我死就死的顶头上司,在这两头,我到底该听谁的?这样一来,

15、这个业务我会做得开心吗?我会愿意去见客户吗?因为上帝只能高高在上,请问,谁愿意自己比别人低那么多,完全没有主权,没有自尊,没有尊严?(未完待续)摘自戴志强老师 NLP 销售演讲录PS(双雄老师解读):关于戴老师的销售演讲,我是在好几年前听过、看过。当时感觉并不强烈,今天再回过头来看,感触颇深!可能也因为自己在销售这块积累的底蕴越来越深厚的原因吧。关于上面这段,其他的后面几段会在未来的时间里分享。上面这段,讲到几个关键点,一个是【销售不是要你去改变别人】,我们确实很容易想要去改变客户,因为我们想要卖出我们的产品,所以要说服客户。而其实改变一个人容易吗?非常难。就好像我们要改掉我们自己的陋习一样(

16、如抽烟、酗酒等)。而往往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就站到了客户的对立面,要去说服和改变客户,这种情况下,成交率往往很低。所以,我们可否站到客户的同一战线上,为了解决他的需求,而去帮他想办法呢?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会不会更容易成交一些?那要如何做才能“让客户感觉到我们与他是在同一战线”的呢?这个在下篇的分享中会解析出来,用的方法是 NLP 中的“理解层次”。而后上面戴老师又有讲到一个关键点,讲到销售成交里面一个非常常见的方法:【关系销售法】。因为关系会带来不一样的感觉,而不一样的感觉带来了销售的,客户是否愿意购买你的产品。不可否认的是,其实许多时候,大部分客户购买某个产品,在最决定的那一刻,靠的更多是一个综合的感觉、或者说直觉。这个,你回忆下你自己身上的衣服、裤子、首饰、手表、手机等的购买过程就可以大概知道。所以,很多销售老师在讲授销售课程时也常讲到:销售是信心和情绪的传递和转移!而客户,确实,感觉好才会考虑购买。感觉不好,购买的心门就已经关上了,无论你怎么说服都没用的。那么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