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以北华大学为个案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21562 上传时间:2017-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以北华大学为个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以北华大学为个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以北华大学为个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以北华大学为个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以北华大学为个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以北华大学为个案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婚恋观有条理的以北华大学学生为个例分析,其中对正确的婚恋观进行有条理的陈述。对错误升至扭曲的婚恋观我层次的进行分析,以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目的。主要通过数字比例分析和事例举证为手段,激活当代大学生理性的“免疫细胞”以对抗不现实的和冲动的婚恋倾向。关键词:婚恋观 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拜金主义婚恋观 筹码和交易 伪问题 真事实 性 性爱 祖国的花朵 透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以北华大学为个案对于中国来说 2010 年是一个崭新的开端,对于 80 后的先行者们1980 年出生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因为他们年龄已经由二字头变成了三。按常理推算,一个人

2、20 岁上大学,24 岁毕业。假设他(她)马上就业,然后结婚,生子。二十岁到三十岁是我们人生的黄金时段。特别地,刻骨铭心的爱情和稳定和谐的家庭都要成就于这黄金时段尤其是大学时代。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问题的态度和观念。而对我们大学生来说就是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大学生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其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的进一步增强,固有的婚恋价值评判体系正受到冲击。这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当代大学生生理条件成熟,思想开放,加上校园环境的相对自由,婚恋已成为高校

3、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二,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的碰撞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带来了考验。有因必有果,我们就这两个原因逐个思考。就内因来说,大学生生理已逐渐成熟,加之大学校园环境允许。大学生成了恋爱的最佳人群,所谓当代大学生不仅有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有对国家建设和未来发展的高瞻远瞩。这就促成了一结婚为目的的婚恋观。以我校某同学为例,过年回家,亲戚朋友欢聚一堂之时,总会被问到“谈朋友了吗?”,“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的问题,而且总会有人议论自己和男友未来的结局如何等问题。家长的这种态度以及教育机关近几年来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给了为结婚而恋爱的婚恋观以足够的生存空间。重庆师范

4、大学心理系刘东刚副教授认为:恋爱的目标应该是婚姻,女性在恋爱中应掌握好时机,为整个恋爱和婚姻做好规划。大学生恋爱需要“慢热” ,最好在大四时才进入热恋,毕业后顺理成章的结婚。如果过早进入热恋期,男生到了大四就想“换角”了。但是,我认为凡是都有好坏两个方面,就像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必定会促成另一种扭曲的婚恋观的形成拜金主义婚恋观。比较好的女同学们通常会互相询问彼此的择偶条件,我们最经常听见的是长相帅气,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富二代” 。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近日发布,调查结果显示,59.2%的女大学生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少奋斗很多年,超过总数的一半。尽管调查结果还显示,有 57.6%的女

5、大学生愿意选择“潜力股”结婚对象,但人们似乎对近六成女大学生愿嫁“富二代”这一结果更感兴趣。于是,质疑、指责者不在少数,同情、鼓励者也有不少。经过理性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1)婚姻不能只有筹码和交易。调查结果中的“潜力股”,当然不是上市交易的股票,而是指现在虽然没钱,但有发展潜力,又对自己很好的结婚对象。这就不难看出,在意“潜力股”和选择“富二代”的,几乎都占六成,这种选择,反映出大学生的两难和矛盾。对此我们姑且不论,就近六成的女大学生都把“富二代”作为自己婚嫁对象的选择目标,而她们选择的理由避免好多年的奋斗之累,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婚姻应当以爱情为基础,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所默认

6、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法律基础。例如:“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所有这些法律条款,都能找到爱情的意蕴。为什么热恋中的男女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爱你”?这就是其中原因。但现实是,人们常常把“情爱”和“爱情”分不清楚,让属于“欲望”的“情爱”,打上“爱情”的标签。就字面来和深层含义看,“情爱”更多有着“性欲”的本性,“爱情”才具有道义的内涵。进一步说,性欲更多的是人的一种本能。而爱情不同,它是情爱升华的结果,必然承担人类社会赋予它的责任和义务。比如专一,比如忠诚,比如排他否

7、则这个社会就会乱套,变得不可收拾。从这些不难看出,人们选择伴侣,首先应当考虑感情的基础,离开感情亦即爱情的前提,你就不能奢望婚姻的牢固。如果既有感情又很富有,那当然不错。可实际的经验是,这种理想状态是婚姻中的珍品,非常少见,常见的倒是上述六成女生的“现实”选择。在这里,婚姻成了一种筹码一种交易,理性经济人的影子随处可见。只不过以“富”为婚恋的先决条件,常常和爱情并不搭界,它只是青春和金钱的一种交易,或者是盲目拜金的结果。想想,你都只爱富豪,凭什么要求富豪只爱你呀?所以,“大凡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而恩绝”,金钱美色的结盟并不靠谱。真到了那个时候,理性的经济人,就成了“搏傻理论”中的傻子。

8、2)伪问题与真事实最近几年,“富二代”一词有被标签化倾向。在一些人眼里,一提“富二代”,似乎就等同于“纨绔子弟”和“豪放小姐”。实际上,这是不科学、不公平的。绝大多数的“富二代”并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个样子。相反,他们大多数是为人谦虚低调,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的。所以,不要带着“有色眼镜”,不要把“富二代”等同于一个贬义词。其实,“富二代”到目前为止,还仅仅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还没有严格的标准与定义,更不用说社会共识了。几十年前,我们讲“富”,是以“万元户”为标志的。有专家测算,按照人均货币收入或者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来看,30 年前的 1 万元,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近 30万元。如果以此为标准确立的“富二

9、代”,则没有任何的社会学意义,不具有研究价值。那么,究竟父母拥有多少财富的子女才算得上“富二代”?100 万,还是 1000 万,是人民币,还是美元?没有标准,就没有归类对象。就如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不同女大学生眼中的“富二代”,有不同的标准,59.2%这个数字根本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虽然愿嫁“富二代”是个伪问题,但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婚恋观务实化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婚恋观走出柏拉图精神之恋,走出“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的想象之恋,不仅不是什么坏事,而是好事。然而,“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少数女性受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傍大款”、“当二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10、“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潮也有抬头的趋势。这种社会影响渗透到校园,加上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岗位竞争激烈,社会向上流动通道不畅等原因,使得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进一步社会化、世俗化,出现了所谓的“毕婚族”、“急婚族”,以及有了“嫁富二代”、“少奋斗几十年”的想法。女大学生希望嫁得好,太正常不过了。但是不是嫁“富”就等于“嫁得好”。我们不鼓励女大学生都嫁“富”,但也不希望女大学都嫁“穷”。如何让嫁“富”与嫁“穷”自然融合呢?除了学校的婚恋观教育之外,改革社会财富的分配机制,畅通社会流动通道,实现共同富裕,才是根本之策。再由外因来说,由于西方文化的渗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产生的碰撞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带

11、来了考验。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把婚姻家庭看作谈恋爱的终极目标,恋爱意识的开放性与传统恋爱家庭的矛盾,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判断的迷失,他们恋爱的主要目的不是婚姻家庭,而是寻求精神寄托和感官享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婚恋是以孤独为恋爱动机,而以人品、才能、性格、志同道合等为标准,寻求择偶对象,这样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状态,动机“低劣”,标准“高尚”。就如我身边的许多分手的情侣,主要原因不外乎于年少无知的冲动和两地分居的孤独。所以形成了当代大学生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观。虽然恋爱观不同但是这种开放式的恋爱观却和传统式的恋爱有着一样的发展过程。首先就是激情碰撞的火花性爱。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性”总是一个绕不开

12、的话题。恋爱产生于性的生理机能的成熟使异性产生倾慕,彼此靠近交流的渴望。性爱是性的行为表现,是恋爱、婚姻不可或缺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对未婚同居还是比较宽容的。传统的婚恋观念中,恋爱结婚性行为的递进模式是符合社会婚恋道德规范的。但在当代大学生婚恋中,这一模式已不是必然约束,而是被解构成恋爱性行为结婚。在大学生中对婚前性行为也是比较宽容的,这可能与当代大学生接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思想更多,而不太看重中国传统性道德有关。这样的模式在传统婚恋观中是违反婚恋道德规范,受社会群体谴责的。但现实情况是这一模式已被半数多大学生认可。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有的男人说只要相爱就一定会对自己的爱人负责,婚姻只是枷锁。可是如果决定对你的爱人负责就不必在乎婚姻的承诺啊!还有就是你不爱她。这就涉及到道德甚至是法律的层面了。有的女人希望自己像住在大篷车中的波西米亚姑娘一样,随着感情而做。可是,祖国的花朵们呢?难道要成立“国家幼儿园”?那么孩子真的就是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了!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意识形态供当代大学生选择。在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必然形成不同的婚恋观,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婚恋观不必也不可能是相同的。但是,我们要着眼当下,活在当下,选择符合社会主义伦理观并适合自身情况的婚恋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