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插上音乐创造的翅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19360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们插上音乐创造的翅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孩子们插上音乐创造的翅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孩子们插上音乐创造的翅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孩子们插上音乐创造的翅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孩子们插上音乐创造的翅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们插上音乐创造的翅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让孩子们插上音乐创造的翅膀单位: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 邮编:213034 姓名:葛小宇摘要:本文从分析传统的儿童音乐教学模式的一些弊端开始,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着重从“教”的环节和“ 学” 两个 环节一步一步分析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使儿童走 进音乐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使儿童在美妙的音乐 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儿童的想像力、审美力和创新意识。关键词:创造意义 创造性教学 创造性学习创造、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为创造性最强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作为专门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我们决不是要把每

2、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们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到喜悦、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然而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它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创新的意识和热情受到极大的抑制。 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以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一课改目标为立足点,以转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 ”这一课改核心为切入

3、点,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分别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对如何激发儿童的音乐创造潜能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我们音乐教师在具备了新课程的理念之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进行下列尝试:一、 “教”中的创造性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2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带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1、激发兴趣 当儿童对某事发生兴趣后,会产生求知的愿望。我校有位学生原来只对手工深感兴趣,因父

4、母带他看了一场民乐演奏会,便萌生了学习二胡的念头,两年间已学到了六级的水平。我认为兴趣就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追求会激发人们去创造美。因此,教师要带着饱满的激情上课,用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共同享受音乐带给人们的愉悦。比如在教学雁儿飞一课时,我在课前设计了表演的动作,并请一名学生与我合作,边唱歌边表演,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动了起来。很自然地积极地投入到歌曲学习中去。在学会歌曲之后,又鼓励学生编动作表演,这样就连平时不爱动的学生也参与进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说明在提高和发展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特别重要。2、让音乐与生活、活动沟通起来,激发

5、学生学习兴趣。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大树妈妈一课,我抓住小朋友很想做爸爸妈妈的特点,准备了很多娃娃,让学生亲身体验做一天爸爸妈妈是多么辛苦,从而进行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教育,在活动中巧妙地将歌曲教学、创编表演、打击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表现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而音乐恰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音乐,鼓励学生表达由音乐引起的联想和想像。通过聆

6、听音乐而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如播放一些关于动物叫声的音乐来启发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引导学生倾听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形象;让学生在配音故事的音乐中随意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富有创意,生动形象、活泼可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力。4、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想像是创造的最重要手段。在音乐教学中,要努力设置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激起儿3童热烈的情绪,使他们伴随着情绪的体验,在感受歌曲和乐曲的过程中展开想像的翅膀。例如,在教学森林音乐会一课时,我将音乐室黑板上、墙上贴满了各种小动物的图片,根据歌曲特点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感到改曲如从已出,融

7、入歌曲所展现的意境之中,这时,教师有感情地演唱,让学生在熟悉这首歌的曲调之后创编歌词。有的学生依据动物的形态创编,有的依据动物的动态创编,他们创编得可高兴了。这样,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二、 “学”中的创造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我们音乐教师关注自身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之后,就要把重点放在怎样设计活动让儿童动起来,尽情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在快乐的学习中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潜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在快乐地参与课堂让孩子“乐”于表演,从模仿中学会创造。学生天生爱模仿和表演,也善于表演。当学生熟悉和理解

8、一首歌后,我总是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让学生用身段、手势、眼神、表情来自我表演,有时根据歌曲的意境,让学生试着发挥想象来表演歌曲中的角色,可以是童话和生活的角色,也可以是虚拟的角色。为了增添气氛,我要求学生自制道具,来进行创造性表演。如:教歌曲大鹿时,我让学生自愿分组,每小组准备一个与森林故事有关的节目,十五分钟过后,学生上台表演:一个组表演合唱;一个组表演小品,表演角色的同学还自带了道具;一个小组表演舞蹈;一个小组表演打击乐等等。 发挥想象,表现自己不仅是学生理解了歌曲的内容,创作愿望得以实现,我也在组织和参与中分享学生的成功与快乐,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让学生“乐”于色、画。我常常在欣赏和听

9、歌曲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到的音乐形象画一副画,引起他们内心世界的共鸣。或者用色块来表达听音乐的感受,这个活动学生们最喜欢,孩子们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兴致勃勃用色彩随意挥洒,用红色表达欢快、热烈的场面;用蓝色表现抑郁、沉闷的心情;用绿色来表达生命与希望;用黄色表现明亮与美丽。如:我们欣赏踏雪寻梅时,学生们根据老师准备的材料,一组学生用蜡油来制造梅花,一组学生用各种颜色的纸块剪贴梅花,一组学生用色块挥洒,一组同学勾画简笔画等等。 2、让学生参与创作、体验成就感。 4好奇是小学阶段学生的独特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自己去亲自体会、感受。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与低年级

10、明显不同,总能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自己的头脑。我抓住瞬息就去的机遇对学生进行创作的辅导: 自制乐器、自编节奏。 我们音乐老师必须放下架子,勇于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合作伙伴” 。有一堂音乐课,根据旋律打击节奏,有一个男生用竖笛拍打椅子,发出嗵嗵的声音,几个男生听到了,也学起样来,教室里充满了嗵嗵嗵的声音,表演完毕,这几个男生不安地看着我,准备接受我的批评。他们想不到我会表扬他们,我说,刚才有几个同学发现了一种打击乐的声音,椅子是家具不经打,我们能不能用其他又小又漂亮又好听的东西自制乐器来打击呢?学生听后纷纷发表意见,我当即拿出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们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

11、于是我和学生们一起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在课余时间制作,随之我再和学生一起用自己造的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上课时击打“乐器”体验打击乐的自由开放的节奏。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我还常常采用自编歌词和自编旋律的形式,如:我让学生自编萤火虫歌词,大家歌词编得很幼稚好玩,有一个学生这样编的:“蓝天高高、草儿青青,太阳公公在微笑。妈妈欢笑、爸爸点头,我的心情真愉快。来呀!来呀!我们一起来玩耍。我采取表扬为主的方式,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创编的欲望和积极性。 总之,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儿童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走进音乐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造,使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审美力和创新意识。参考文献:1、音乐理论 基础 李重光 人民音乐出版社2、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杨和平,关韶华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3、音乐教学论 陈玉丹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