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密度加二力平衡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3918403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密度加二力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密度加二力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量密度加二力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质量密度加二力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质量密度加二力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密度加二力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密度加二力平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和密度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及其单位。2.理解密度的概念、单位及其应用。3.知道水的密度。4.会用天平称质量。5.会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二.知识整理:(一)概念部分:1.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有物质的多少。(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物态、形态、位置、温度等的变化而变化。(3)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常用的还有吨/t、克/g、毫克/mg 等。生活常用单位:公斤、斤、两单位换算:1.2t= kg 3105g= kg 450mg= kg一只鸡蛋大约是( )A50mg B50g C0.5kg D50mg(4)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 测量质量。

2、2.密度: (1) 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公式:密度公式为 , 还可变形为 和 。VmVm(3)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 ) , 常用的有克每立方厘米(g/ cm3)单位换算:1 g/ cm =10 kg/m 33(4)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_,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 。密度表:P15(二)实验部分:1.质量测量天平的使用(步骤:看放调称记)(1)水平调节: _。(2)横梁平衡调节:_。(3) 称量时被测物体放在_盘,砝码放在_盘;横梁重新平衡时,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_ 。三.同步练习:1.一铁块的质量是 5 千克,若把它轧成铁板,它的质量是_;

3、若把它带到月球上时,它的质量是_;若把它放在熔炉里完全熔成铁水时的质量是_。2甲物体质量为 lOOg,乙物体质量为 20g。比较这两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时,下列表达最确切的是( )A甲的质量多,乙的质量少 B甲的质量高,乙的质量低C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 D甲的物质大,乙的物质小3称量某物体质量时,右盘中放有 100g 砝码一只,20g 砝码一只,10g 砝码一只,调节游码至所示位置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 )A135g B134.4g C135.1g D134.8g4.一块铁质量是 1.97 吨,体积是 0.25 米 3,铁的密度是_ kg/m3,合_ g/cm3;若将该铁块切去

4、一半, 则该铁块的密度为_.5.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实心物体,其质量之比为 2:1,体积之比为 1: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_。6.一塑料桶最多能盛 5 千克的水,它的容积是_,用它盛装另一种液体,最多能盛 4千克,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它可能是_。7.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杯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硫酸、酒精,其中甲杯装的是_,乙杯装的是_,丙杯装的是_。甲 乙 丙8.对密度公式 =m/V 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就大B.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就小C.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

5、正比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9.工厂生产的酒精( 酒精 =0.8g/cm3)含水量不得超过 10%(按质量计算) ,质检员抽出甲、乙、丙、丁四瓶样本查得它们的密度依次分别为0.81g/cm3、0.815g/cm 3、0.82g/cm 3、0.83g/cm 3,其中合格产品是( )A.只有甲 B.甲、乙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10.一个体积是 0.5 分米 3的铁球,其质量为 2.37 千克, 问: 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为什么?( 铁 =7.9103千克/米 3) 若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11.一个空心铝球的质量为 27 克,在其中空心部分注满酒精后

6、它们的总质量为 48 克,求:铝球的体积。( 酒精 =0.8103千克/米 3, 铝 =2.7103千克/米 3) ,15.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 (3)用调

7、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 kg/m312.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 现有以下可供选择的实验步骤:A.将金属块投入盛水量筒中,记下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记为 Va;B.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记为 Vb;C.调节好天平,用天平称出从量筒中取出的金属块的质量记为 ma;D.调节好天平,用平天称出金属块的质量(尚未用量筒测体积)记为 mb;E.将量筒盛有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记为 Vc。请选择必要的步骤,并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要求误差较小) _。

8、写出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_ _。 根据图中所示结果,将下表填写完整。金属块的质量(g)金属块的体积(cm 3)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cm 3)量筒内水的体积(cm 3)金属块的密度(g/ cm 3)30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概念理解:一、参照物1、概念: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2、参照物的选择: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相对于 而言的,如静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没动,司机是以 为参照物,路旁的孩子先赞叹他前进的真快,孩子是以 为参照物。二、机械运动1、概念:物体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2、 分类:(1)匀速直线运动:特点有:物体运动的路线是 ;运动方向始

9、终 ;运动物体的快慢 。 (2)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三、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 。2、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 内通过的 。3、公式:v= (变速运动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指那段路程或那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4、单位:常用的有米/秒(m/s),千米/时(km/h) 1m/s= km/h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四、时间和长度的测量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符号 ;测量时间可使用 、 、 ;1h(时)= min(分)= s(秒)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符号 ;测量长度可使用 、 、 、 等。1mm=

10、 cm= dm= m= km ; 1nm= m;1m 2= cm2;1m 3= cm3五、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 ;改变物体的 。3、单位:国际通用的力的单位叫 ,简称 ,符号 。4、力的三要素:力的 、 、 叫做力的三要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 力表示出来,例如用 来表示。六、物体的惯性:1、实验:斜面实验中,小车沿斜面下滑的三个实验中, “同样条件”指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 。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 ,这说明小车受到的磨擦力越 ,速度减小得越 。2、伽利略通过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 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11、摩擦阻力。牛顿通过分析事实,并再进一步 ,得出了 定律。3、内容: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4、惯性:物体有保持 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和速度的大小都无关系。七、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彼此平衡的条件:1、力的 ;2、方向 ; 3、作用在 运动和力单元练习 填空:1重 50N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用 5N 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N,方向_;如果水平推力增加到 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N,方向为 。2某飞机作匀速直线飞行,在 10m

12、in 内飞了 120km,则飞机的飞行速度为 km/h 。经过半小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 m/s 。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可能有下面两种情况:一种是 作用,另一种是 作用。4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 s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_车的速度大;5S 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是_m。选择: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可以不作用到物体上 B平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平衡力不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2、某人用一水平推力推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竭尽全力也没有推动,木箱的状态不能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原因是( )A木箱具有的惯性太大 B木箱所受的重力跟推力大小不等 C推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D推力等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3、刘翔比赛冲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他 ( )A.失去了惯性 B.具有惯性C.获得了巨大的惯性 D.惯性大于阻力4、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