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12713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皇后是皇帝的配偶,但皇后的内涵却不仅仅限于“帝妻”一层,因此,册立皇后之礼一向都被列入历朝典章,成为朝廷大典。清代也不例外, “册后之礼”赫然列在大清会典第 11项嘉礼。清朝自太祖努尔哈赤至德宗载湉 11 帝,共有 28 位帝妻得到过皇后的称号。不过,同为皇后,差别却很大,有的是经大婚册立的嫡皇后,有的是死后才追谥的皇后;有的 4 后同属 1 位皇帝,有的却仅 1 后属 l 帝;有的皇后属同宗同族,有的与其他任何 1 位皇后都无家族联系。本文拟通过考察她们册立的途径、礼仪、原因以及她们与皇帝个人、朝中政治集团的关系等等,探明皇后内涵中超出“帝妻”的内容以及清代立后与八

2、旗大姓氏族之间的关系。一、立后的途径清代 28 位皇后,因所属皇帝的状况及其自身的差别,乃是经由不同的方式戴上后冠的。大致可分为册立的嫡后、继后与追谥的皇后几类,而每一类中又各有差别。(一)册立的嫡后在宗法社会的一夫多妻制中,正妻被称“嫡” 。清代嫡皇后是通过冲龄皇帝大婚或成年皇子即帝位后册立当年嫡妃而被确认的。经大婚礼册立的嫡皇后有 5 位,即顺治废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孝惠后博尔济吉特氏、康熙孝诚后赫舍里氏、同治孝哲后阿鲁特氏、光绪孝定后叶赫纳拉氏。成年皇子继帝位后册立当年嫡妃为嫡皇后的有 3 位:雍正之孝敬后乌拉纳拉氏、乾隆之孝贤后富察氏、嘉庆之孝淑后喜塔拉氏。清帝嫡后中,还有一位既非大婚

3、而立,又非由嫡妃而立,那就是后金时期册立的第一位中宫,太宗皇太极之孝端后博尔济吉特氏。不过,她在世时仅称清宁中宫,死后才称孝端文皇后。(二)继立的皇后清代嫡后除极个别的死于皇帝身后(如皇太极的孝端后),大都先于皇帝离世。无论从礼制上还是皇帝个人情感上,中宫都不应虚位久缺。嫡皇后死去,就有继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被册立为后的有 7 位:康熙孝昭后钮祜禄氏和孝懿后佟佳氏、乾隆继后乌拉纳拉氏、嘉庆孝和后钮祜禄氏、道光孝慎后佟佳氏和孝全后钮祜禄氏、咸丰孝贞后钮祜禄氏。(三)追谥的皇后在清代皇帝中,除道光、咸丰二帝为嫡后与继后所生外,其余全部出自先皇帝妃嫔或先皇帝为皇子时之王妃。嗣皇帝在其生母死后,通过

4、上谥号的方式给生母以先帝皇后的名份,既是传统礼制,也是现实需求。母以子贵得到皇后之称的共 7 位:皇太极母孝慈后叶赫纳拉氏、顺治母孝庄后博尔济吉特氏、康熙母孝康后佟佳氏、雍正母孝恭后乌雅氏、乾隆母孝圣后钮祜禄氏、嘉庆母孝仪后魏佳氏、同治母孝钦后叶赫纳拉氏。以上谥号追立皇后这一方式,清代不止施用在嗣皇帝的生母身上,在特殊的情况下,另有 5 位帝妃也是由此法被追谥为皇后的:太祖大妃乌拉纳拉氏被追谥为武烈皇后、顺治皇贵妃董鄂氏被追谥为孝献皇后、道光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被追谥为孝静皇后。在一般情况下,成年皇子继帝位后,均以自己最初的嫡妃为皇后,但道光与咸丰二帝为皇子时的嫡妃在他们即帝位前都已逝去。尽管人

5、去楼空,成例却不可违反,道光帝即位之初,仍追谥嫡妃钮祜禄氏为孝穆皇后,咸丰帝即位后,也追谥嫡妃萨克达氏为孝德皇后。二、册后礼仪的寓意册立皇后之仪,是清代二十五项嘉礼中第十一项,它是皇帝嫡妻登上后位前必不可少的“法律程序” 。经大婚礼而立的皇后当然要举行此礼,未经大婚礼而继立的皇后,无一例外地也都一一予以弥补。清代册后礼始行于皇太极确立五宫制时的崇德元年。内容主要包括:(1)皇帝御殿阅皇后的册、宝文;(2)派使臣前往待封皇后宫中授册、宝(大婚皇后受册宝在母家,继立皇后受册宝在本宫);(3)文武百官上表庆贺。这三项主要内容从崇德年间确立至清末基本无变化,其核心是使臣向皇后授册宝与百官朝贺。确立一位

6、帝妻的位置,本属宫闱中事,何以如此兴师动众?册后仪仅仅是项表示喜庆的繁文缛礼还是蕴涵有更多的寓意?这应从封建社会的等级系统着眼分析。当时社会中各类等级主要存在于二大系统中,一是从朝中至地方的诸种官僚系统,一是家庭中的人伦系统。官僚系统中等级的确认,是通过职务、权力、俸禄以及象征权力的印章等体现出来,家庭中的等级则是与血缘相关的辈份联系在一起。作为帝妻的皇后,本应仅具家庭系统中的等级身份,如母辈、祖母辈、子媳辈等,然而,皇帝集夫权和皇权于一身的特殊地位又使皇后的等级兼备了官僚系统的特点。对后宫而言,皇后居后妃七级中最高一级,负有“昭女教于六宫”的责任;对全国而言,皇后为万民之母,有“母仪天下”的

7、义务。在这个层面上, “皇后”已超出帝妻之义而成为一种地位与职务的象征。这一点,在皇后册文中表述得十分清楚。皇后的册文,因个人特点不一,其措词略有差别,但每件册文的内容都包含有三项:对立后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意义的认识、皇后家世和个人特点、对皇后的要求等等。如顺治认为,册皇后的意义在于“两仪作配,后德兆于坤成,百世延禧,王化则基于内则” ;康熙认为“道法乾坤,内治乃人伦之本,教型家国,壶仪实王化之基” ;雍正认为“道原天地,乾始必赖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恒资乎内职” ;乾隆认为“乾坤定位,爰成覆载之能,曰月得天,聿衍升恒之象” 。总之,皇帝们从一开始就未将册后仅视为个人家事,而是提到“人伦之本

8、” 、 “王化之基”的高度来认识,更有甚者如乾隆,竟将册后的状况与王朝的兴盛覆亡联系在一起,足见当事者本人从来都是将其视为重大社会生活的。应该说这种认识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一脉相承。立后并非仅属皇家私事,它对社会的意义是否确如皇帝们渲染的那样呢?皇后以最高地位统治六宫,当然与皇帝特权相关,但它亦非凭空产生,而是基于一夫多妻的婚姻传统。对一夫多妻家庭来说,嫡妻具有掌管家政、协调各房利益的权力,而权力行使的好坏,对家庭的稳固或多或少都要有些影响。这一点,与身居九重的皇后的作用大体对应。康熙在册文中所说的“内治乃人伦之本”正体现了他对家庭的认识。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的状况,是影响社

9、会运转机能的重要因素。清帝大约是看清了这一点,才反复地强调“王化基于内则” 、 “外治恒资乎内职” 。从这个意义上讲,乾隆将立后拔高至关乎国家兴亡的程度似乎也不为太过。既然立后对整个社会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社会就自然会给予其一种形象的物化的表示。册与宝就是社会对其意义充分肯定的象征,有如官僚系统中颁发的官印、委任状或资格认可证书等等。而一般家庭中嫡妻资格的承认,则只需通过花轿、拜堂即可。至于册后礼中百官上表朝贺一项,庆贺之意还是表象,通过朝贺,向天下宣示“乾坤定位”新秩序的确立才是此举的真正目的。所以康熙特别指出,册后礼仪“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兴” 。三、立后与后族的政治影响从“清代皇后

10、一览表”(见后)中可以看出,清列后的姓氏相当集中。对于清皇室与满洲氏族的关系,宗室昭槤有过一番议论:“满洲氏族以瓜尔佳氏直义公之后、钮祜禄氏宏毅公之后、舒穆禄氏武勋王之后、纳兰氏金台吉之后、董鄂氏温顺公之后、辉发氏阿兰泰之后、乌拉氏卜占泰之后、伊尔根觉罗氏某之后、马佳氏文襄公之后,为八大家云。凡尚主选婚以及赏赐功臣奴仆,皆以八族为最云。 ”尽管昭槤在此犯了一个统计上的错误-他列举了九个氏族,却归纳为“八大家” ,但他作为清朝鼎盛时期的宗室贵胄,对当时婚姻与大氏族间关系的概括,应该不是凭空臆断而是有事实根据的。从清列后的家族分布可以看出,她们集中来自博尔济吉特氏、叶赫纳拉氏、钮祜禄氏、佟佳氏、乌

11、拉纳拉氏诸姓氏。如果我们不把“尚主选婚”仅拘泥于“八大家” ,则可以肯定,清代皇后的册立与其家族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而“八大家”之说可作为我们研究清列后与其家族关系的一把钥匙。清代自天命初至光绪末近 300 年间,政治风云变幻莫测,豪门大族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如“八大家”中曾被太祖在天命年间封为股肱“五大臣”的瓜尔佳氏直义公费英东、董鄂氏温顺公何和理、钮祜禄氏宏毅公额宜都的家族等,都经历了一个由盛至衰的过程。清代 28 位皇后,来自博尔济吉特氏等 14 个姓氏的家族。后族的命运与“八大家”的命运相同,随着朝代的更迭,也经历了盛衰之变。而大族的盛与衰,又与清廷在当时的境况与需求联系在一起。后金与清

12、初二朝,政权处于初创阶段,战事频仍。凡能在维护与巩固清政权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家族,即使非“八大家” ,也会在朝中获取显赫地位,甚至成为后族。这在后金与清初册立皇后的一系列活动中是很明显的。到了清末,由于叶赫纳拉氏慈禧的主政,后族操纵皇后的册立,表现得就更为直接。另外,有些皇后得以继立,与她们的家族在朝中的显赫地位与作用息息相关。太宗皇太极嫡后博尔济吉特氏孝端,为蒙古科尔沁部亲王莽古思之女。天聪年间,后金的主要任务是统一漠南蒙古各部,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成为后金的主要支持者。皇太极在崇德元年制定内廷五宫制时,在众多的妃嫔中果断地选择了博氏一门的孝端、庄妃、宸妃姑侄三人,同时为五宫人选,孝

13、端嫁皇太极时间最长,且为庄、宸二妃之姑,在博氏家族中影响大,被定为中宫嫡皇后,而宸妃尽管最受皇太极宠爱,也只被封为关睢宫宸妃。顺治废后博尔济吉特氏与继后孝惠,分别册立于顺治八年与十一年。在政权尚不稳固的入关之初,清廷不能离开蒙古诸部的支持。这两次册后,由多尔衮与孝庄一手包办,将孝庄母家姑侄二人娶入皇宫,出现了所谓亲上加亲的皇后,蒙古科尔沁部蒙古成了清廷有力的大后方。康熙嫡后赫舍里氏孝诚,其家族主要成员在后金时期就已是朝中名仕。孝诚的曾叔祖希福巴克什为太宗皇太极的首席文官,掌管史籍的翻译编繤与典制的制订,官至弘文院大学士。祖父索尼,在皇太极病亡,改朝易代时诸王的严重冲突中,维护了皇帝所辖两黄旗的

14、利益,保证了皇权顺利地过渡到皇太极之子手中。进入多尔衮摄政期后,两黄旗与多尔衮正白旗的冲突,使这个家族遭到革职籍家的厄运。唯其如此,在多尔衮被追黜后,赫氏家族才受到偿还家产、加官晋爵的礼遇,同时,也为数年后顺治帝临终托孤,索尼成为首选辅臣铺垫了道路。在康熙冲龄即位,辅臣鳖拜擅权专政,皇权一度不稳的情况下,倘非赫氏家族的耿耿忠心(孝诚的三叔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曾参与康熙智擒鳖拜的绝密计划),清初的政治局面就有可能显现另一种景象。康熙以孝诚为大婚嫡皇后,完全是这个家族世代为皇室倚持重臣之故。大婚以后,皇室对赫氏家族器重有加。但自孝诚叔父索额图获罪,其家族成员或以株连问罪,或以小隙夺官,这个家族如树倒

15、猢狲散,再也未能兴复起来。康熙的第一位继立皇后钮祜禄氏孝昭,也是由于家族在朝中的显赫地位才得到凤冠。钮祜禄氏一门自太祖时就与皇室重重联姻,几成一家。孝昭之父遏必隆,为太祖时五大臣之一宏毅公额宜都之子,其母为太祖四公主。额宜都有子 16 人,个个骁勇善战,在以征战为主要政治活动的后金与清初时期,他们均为朝中重臣,遏必隆由此也为顺治托孤四辅臣之一。在康熙与鳖拜的较量中,很关键的一步是使遏必隆保持中立。利用选秀女之机,将遏必隆的两个女儿先后纳入宫中,既难为人抓住口实,又是合情合理地利用钮祜禄氏家族力量的有效途径。果然在鳖拜最嚣张时,遏必隆没有助纣为虐,而是“缄默不言” 。在鳌拜获罪后,虽有大臣弹劾遏

16、必隆,但康熙还是予以相当的宽宏, “念其无结党之事,止革去太师衔,并将后赐之一等公革去。 ”然很快就复赐一等公品级。其入宫的大女先封为妃,十六年一跃而为皇后,二女在孝昭死后也被封为贵妃。为表示对这个家族的重视,康熙还待命为遏必隆建家庙,并御制碑文:“念尔勋旧大臣,兼核历朝典则,落成之曰,用锡丰碑。昭国家不忘故旧之恩。亦皇后永怀顾复之念。 ”清代立后受后族直接干予的,还有清末同治与光绪二帝的大婚。关于孝钦(慈禧)操纵此二帝选后的情况,已有多人论及,故不赘述。 四、立后与皇后母家姓氏门第清代自雍正朝后,进入守成阶段,皇后的册立与政局的关系开始拉开距离。从雍正至咸丰,五朝均为成年皇子即帝位。雍正朝形成了册嫡王妃为皇后的模式。以后代代相因,立皇后成为立王妃的一种延续,在皇后人选的确立上失去了充分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由于皇权与政权的曰趋稳固,皇室对大族已不过份倚重,清初的大族势力逐渐削弱,无人具备与皇权相抗衡的能力。后族势力的衰弱,对立后一事很难再直接介入。尽管雍、乾、嘉、道、咸五帝皇后,不少仍都来自大族,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后族已不能形成朝中政治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