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的初步研究框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12228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的初步研究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的初步研究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的初步研究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的初步研究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的初步研究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的初步研究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的初步研究框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来源环保英才网:http:/ 签署了关于旅游业与环境的协议;2002年11月19日,博鳌亚洲旅游论坛通过的中国桂林宣言 ,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明确提出:“旅游地的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既需要建设者和经营者的不懈努力,也需要旅游者的支持配合。要大力倡导文明旅游、卫生旅游、环保旅游,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等。2.建立旅游环境及保护的研究机构日益突出的旅游环境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于是各种类型的旅游环境保护的研究机构随即建立起来。比如,1985年成立的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进行研究,而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保护也被列为其八

2、大理论研究课题之一。又如,1991年9月,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成立了世界旅游环境研究中心(WTTERC),该研究中心是世界旅游理事会制定政策的核心,其宗旨是要阐明旅游业对各国政府具有经济上、战略上的重要性;其工作重心是协调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二者共存共荣,消除旅游增长的障碍。再如,2006年成立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影响研究中心” ,是国内首家旅游影响的专门研究机构,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的、消极的和不利的影响。3.召开旅游环境及保护的学术研讨会和报告会信息来源环保英才网:http:/ 地

3、球宪章)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4.出版和发表旅游环境及保护的研究专著、教材、刊物和文章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环境意识逐渐觉醒和环境科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外的环境学、地理学和旅游学研究者开始对旅游环境及保护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的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以及旅游环境容量等方面,并且达到相当高的研究水平,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也相当多。与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国内的旅游环境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环境保护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专门的论著开始增多,如80年代中期出版的旅游与环境等;90年代之后,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兴起,更多的研究者关注

4、对旅游环境及保护的研究,一大批成果相继问世。例如,孙根年和李爱贞分别出版了各自的旅游环境学 ,林越英和张建萍分别出版了旅游环境保护概论和旅游环境保护学 。另根据2006年12月底,对中国期刊网以“篇名”为“ 检索项”,以“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为“检索词”进行检索,以1979年年初至2006年年底的28年为时间范围,结果未检索出一篇论文;再以“篇名”为“检索项” ,以“旅游环境保护”为“检索词” 进行检索,自1979年年初到2006年年底的28年间,共检索出相关论文180篇。这些论文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发展) 与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和“ 各类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自然保护区或

5、旅游城市等 )的环境保护”等方面,但对“旅游环境保护” 进行全面性、概括性研究的论文很少。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80年代中期,周延亭(1986)在旅游论坛上发表了题为 略论我国的旅游环境保护的论文,而在90年代中期,林越英(1995)则提出建立“旅游环境保护学科” 的基本构想。三、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的研究对象1.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的研究对象的界定(1)旅游的概念对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的研究对象的界定,首先要明确旅游的概念。关于旅游的概念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就有我国古代的定义,有国外韦伯斯特大字典里的定义,有被经济化的定义,有文化学者的定义,有官方和半官方的定义,等等。谢彦君给出的旅游的概念性定

6、义是:“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酌而度过的一种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2)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信息来源环保英才网:http:/ ,从时间范围来界定,是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现代旅游;从空间范围来界定,则立足于中国,放眼全世界。现代旅游是以“游” 为目的,以“ 旅”为手段的“旅”和“ 游”的密切结合,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大规模人类社会活动;旅游已经不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它是一种由游客、旅游产生地、旅游接待地(即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依托地 )、旅游行程、旅游业等五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上述各个组成部分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共同构成的复杂社会现

7、象。旅游及其相关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3个基本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旅游主体,即处于动态的人,也就是游客;第二部分:旅游客体或旅游对象,即吸引游客前去旅游的目的地或特定的环境;第三部分:旅游媒体,即联结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的中间介体,它可以使游客达到自己的目的,实际上就是各类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旅游经营单位,即旅游经营管理者(以旅游企业和事业单位为主)的总和,或称为 “旅游业”。旅游及其相关要素所关联的这3个基本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各个部分的内部,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相应地都有特定的学科专门研究这些不同的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当然,这些学科既有分工和侧重,又有交叉和融合,各学科之间不可能是

8、完全隔绝,没有联系的。具体来说,旅游及其相关要素所关联的3个基本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以下4种相互关系:第一,游客与旅游目的地、旅游依托地或特定旅游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旅游经营管理者与旅游目的地、旅游依托地或特定旅游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游客与旅游经营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四,旅游基本组成部分内部的相互关系。上述各种相互关系及与之相关的研究内容相当复杂,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领域不可能全部涉及。只有第一种关系的全部和后3种关系的部分,才是本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围。(3)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的研究对象的界定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是指在一定范围或区域内各种因

9、素的存在、运动变化状态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环境科学正是为了研究、解决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矛盾才产生的。旅游活动同样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由此提出了“旅游环境”、 “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的问题。在环境科学中,研究者往往从实际需要出发,在不同范畴或不同层次上对环境进行分类研究。比如,可以把环境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投资环境等信息来源环保英才网:http:/ 、旅游目的地 (如各类旅游区、点)、旅游依托地( 如旅游城市及乡镇)、旅游行程(即旅途) 等相关要素的环境,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互关系;而参与和组织旅游活动的主要包括游客和旅游经营管理者,不论是自然人和法人,最终都要落实到“

10、 人” 上面;因此,归根到底是“ 人”与“旅游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其中相互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是旅游接待地,即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依托地的环境,而更重要的则是旅游目的地的环境。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其旅游环境又可细分为旅游自然生态环境、旅游人文社会环境、旅游经营环境、旅游投资环境、旅游气氛环境、旅游资源本身等等。当然,为了研究的需要,还可以继续往下细分。但是,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这一研究领域并不是对所有旅游环境都进行研究,而是研究其中特定的部分,即主要研究旅游自然生态环境、旅游人文社会环境等;旅游环境中的某些内容,如旅游经营环境和投资环境等,应该属于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等其他旅游分支学科的研究范

11、围。对于某一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由于其大部分是在该旅游目的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因此,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保护”;而由于人文社会环境中的大部分是在该旅游目的地出现之后才会形成,因此,更多的则是需要我们去“创造”。这样,本文并没有采用大家熟知的“旅游环境保护” 的惯常标题,而是采用“ 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 ”的创新标题。2.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的研究对象毛泽东有一段耳熟能详的名言:“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学科的对象。 ”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虽然现在还称不上一门学科,只能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但我们仍然可以借用毛

12、泽东这一段名言来确定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 “人”与“ 旅游环境”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正是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领域所特有的矛盾。因此,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可以概括如下: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是研究旅游环境及其保护与创造的应用性研究领域。具体地说,它是探讨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与其相关因素,特别是与旅游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对旅游环境进行保护与创造的理论和方法。四、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的研究内容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8个部分(见图1) :信息来源环保英才网:http:/ 型旅游地的环境容量研究等等。5.旅游环境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