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若干因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12183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若干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若干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若干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若干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若干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若干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若干因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若干因素摘要早在一九四八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在宣言中指出: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标志之一。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身心还比较稚嫩,他们的身心健康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诸多事实证明,心理健康才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所以,幼儿园、家庭、全社会都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得越早越好。 我国给心理健康确立的含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其衡量标准包含情感反应适度,意志品质健全,人际关系和谐等诸多方面。而有资料表明在被称为知识和经济时代的二十一世纪也将

2、是一个精神病时代的到来。心理疾病将是人类又一隐患。近几年大中小学生因心理不健康导致性格和行为上出现偏差,甚至发生自杀、残杀父母老师等恶性事件。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是一个人一生很关键的阶段。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就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就会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使之形成完善的人格。但值得一提的是对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幼儿来说,他们的身体状况、智力开发已被家庭、社会、教育机构非常关注,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忽视,没有得到与前者同等的重视。我认为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有下面几个因素:2关键词 心理健康;心理素质;认知理论一、幼儿心

3、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一)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幼儿心理健康的特征是与其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表明为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和相对稳定、相互协调、充分发展,并与客观环境相统一.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呢?它包括: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反应适度.3、人际关系融洽.4、行为统一协调.5、性格特征良好.(二)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是指父母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现象.遗传因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幼儿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自己的心理.遗传的不同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每个幼儿都具有他自己的遗传特性.这些遗传特性会影响该幼儿心理发展,如某个幼

4、儿气质是多血质,容易形成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的心理特征.某个幼儿气质是粘液质的,容易形成稳重有余而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的心理特征.2、家长的教养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在家庭中生活,都离不开父母的教养,从吃喝拉撒到游戏活动无一不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时时刻刻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用什么教育方式,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一个民主和谐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勤奋、勇敢、诚实、自信等心理;在专制粗暴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对家3庭、社会容易产生故意,形成粗暴性格,或者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3、生活环境好的生活环

5、境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好的生活环境则会阻碍孩子发展,他们的进步.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中能与孩子相互之间友爱、和睦,孩子在家中有民主平等的地位,孩子有一个自由的生活环境,那样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能快快乐乐、无优无虑的成长.4、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的活动我们不能把幼儿的心理看成一张白纸,家长可以在上面随意画什么就是什么,被动地接受家长的教育.幼儿心理发展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在遗传、环境的作用影响过程中,幼儿本身也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影响他自身的心理发展.因此,我们在谈家庭教育时,不要排除幼儿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乐园,幼儿的

6、学习乃至整个发展都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也就是说,幼儿可以依据不同的环境,建立起新的行为习惯和方式.第一、要加强外部环境建设.幼儿园的园舍建设应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幼儿正常的活动及起居的需要,应尽量保证幼儿园内及周围的空气清新、光线充足、无噪声污染.园内应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室内外装饰和布置应烘托出一种促使儿童积极向上的气氛.如果幼儿园为了经济效益而一味地扩大招生,使25人左右的一个班扩编到30到40人一个班,甚至更多,就会造成人员密度过高,空间减少,噪声污染大,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增多,社会交往行为减少,不主动参与活动的比率

7、提高,从而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4响,因此,搞好外部环境建设使促进和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所必需的.第二、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必须渗透在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心理氛围之中,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性要求开始增强,伙伴之间的情感交往、教师的和谐可亲都是他们渴望得到的心理环境,而只有在这种心理环境支配下,孩子才会安全、自信、大胆的进行游戏,因此我们教师要真正读懂孩子这本书,一切为孩子出发,多给孩子一些微笑与鼓励,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充分开发孩子智力,调动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竞争意识.第三、建设良好的幼

8、儿群体,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长期的、重大的影响,在同伴中受欢迎的幼儿有安全感,而被排斥的幼儿和被忽视的幼儿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当前,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其社会性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园同伴交往重,并积极引导幼儿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如教师可引导幼儿自带玩具到幼儿园与大家分享,教育幼儿助人为乐,教给幼儿基本的社会交往的规范,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互相串门等,在友好的人际关系交往氛围中,幼儿心情愉快,乐观自信,在这种开放环境中,幼儿交往机会多,更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三、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因素家庭是

9、一个人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与态度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有些父母过分迁就和袒护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满足他们的一切欲望,这5往往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固执、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不良品性.有些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对孩子漠不关心,任孩子自由发展不加引导,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与已无关,这种心态极易使孩子加负,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比其他孩子强,稍有差错就斥责、打骂,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还有些家长则不了解孩子的真实能力,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低,孩子极易完成,使孩子慢慢地失去兴趣,能力没有得到

10、很好的发展,从而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所有这些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教育中,只有尊重孩子意愿,尊重的权利,对孩子适度地要求,孩子才会健康地发展.家庭地结构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破裂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正常的教育,容易形成悲观、孤僻、无信念感,与成年人难以和睦相处等,因此,给孩子一个安全、可靠的家,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家庭气氛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生活在宁静而愉快的家庭中的孩子与生活在气氛紧张家庭中的孩子,性格上有很大差别.如果家庭中父母关系融洽,孩子在家里愉快,就会有安全感,信心十

11、足.如果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发生口角,则会使孩子情绪不稳定、紧张和焦虑,缺乏安全感,对人不信任,长期忧心忡忡,担心家庭悲剧发生,害怕父母迁怒于自己而受处罚,严重影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家长,要着力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四、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一)幼儿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6发展的重要因素,个性是个复杂的、多层次的动力结构;自我意识是使组成个性的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自我意识是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过程

12、,因而渗入了主体本身的情感和意识活动.自我意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自我意识主要有3种形式,它们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 、自我认识.从出生到出生后3个月,婴儿就对外部社会客体发生兴趣,并能从纯情感方面区分自己与他人了;8-12个月的婴儿开始区别自己的某些外部属性;1-2周岁的幼儿据以知觉性自我性的一些基本概念,幼儿的自我认识起始于这种最简单的自我认知过程.但是,自我认知和对自己属性的初步认识并不等于作为内省过程的自我意识,幼儿开始了解自己,比能够思考这种了解要早的多.在早期,幼儿对自身的认识往往局限于自己身体的特征,以后,逐渐转到对自己心理的和被社会接受的认识.当幼儿能对

13、心理和身体、个体主观的自我和外部事件、智力及动机特征和身体部分之间作出区别,幼儿就开始认识到自己具有独特的思想和情感,感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别,并把自己与别人作比较.正确的认识自我是幼儿使自己的行为适应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幼儿的自我认识虽不成熟和稳定,但是对于幼儿人格的发展和行为的适应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内外的各种因素都可导致幼儿对自己的认识被歪曲,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幼儿自我认识的不适当的发展会影响幼儿一系列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从而影响自我评价,还可与其心理顺应的机能障碍相联系.自我认识不适当的幼儿,在遇到动机冲突或挫折时常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各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缓解内心的困扰和

14、不安,7陷入回避矛盾、自欺欺人的境地.、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涉及到个体对自己一些特征的评定.它既受个体认识水平的限制,又常伴有个体主观的情绪性.研究表明,幼儿在作自我评价时常常以自己的情绪体验作为评价的依据.较多的幼儿都表现为过高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评价才逐渐接近客观事实.幼儿到了一定的年龄,尚未调整过高评价自身的状况,就可阻碍个性健全地发展,就是因为这些幼儿自信心过高,只注意到成功而不考虑困难,一旦行为地结果与他们的期望不符,或者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不高,就会出现强烈的情绪骚扰.在幼儿中,过低评价自己的幼儿很少.自我评价过低的幼儿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低度的自我尊重,只为自己确定很低的目标

15、,只有很差的成就动机,常常表现为沉默寡言、不善交往、行为退缩、情绪抑郁.这样的幼儿很难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他们的个性特征和行为会出现种种问题和障碍.、自我调节.自我意识的发展必须体现在自我调节上,人不仅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还要能够掌握和调整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维持心理的健康.幼儿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各种环境的直接制约而产生的,如成人的指示、奖励和惩罚,同伴和压力、他人的期望等.然而,随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即使在没有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幼儿也会以某种方式监督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可以为了较长远的目标而放弃眼前的需求,或者可以用较高的标

16、准要求自己,或者可以通过情绪的调整便自我和环境之间获得平衡.有良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而又善于在各种动机冲突或挫折情境中作自我调节的幼儿,其心理的发展渴望达到健康水平.8(二)幼儿的情绪与心理健康情绪是人的一种复合状态,它是体验,又是反应;是冲动,又是行为.它包括人在生理和心理许多水平上的整合,与其他心理过程有广泛的联系.研究表明,情绪是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主要中介环节,这是因为由生理、心理变化以及环境刺激等因素而造成的各种情绪反应,可以导致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内的生化系统的变化,使人的机体、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也产生相应的变化.情绪具有先天的性质.情绪从幼儿出生其,就同时逐渐具有了社会的性质,幼儿心理的紧张状态和平衡失调往往是与幼儿的情绪状态,特别是消极情绪状态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情绪表现非常强烈,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生理和心理机能发生病变.例如,幼儿在极度愤怒或恐惧的强烈情绪下,可出现意识范围狭窄、判断力减弱、失去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时还可引起身体的相应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