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延安精神和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12169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延安精神和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延安精神和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延安精神和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延安精神和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延安精神和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延安精神和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延安精神和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延安精神和开展延安精神进校园活动一、延安延安是一座山城。延安是我国陕西省北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上一座雄伟的山城。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绕着延安城。延河水从清凉山下奔流而过。延河西岸的宝塔山上矗立着一座唐朝大历年间建造的宝塔。延河水、宝塔山成了延安的标志。延安是一座古城。它始建于 2000 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称高奴,隋改名为肤施,唐改名为延州,明清又改为延州府。它是陕北的中心城市,辖安塞、保安、宜川、延长、延川、子长等县。延安古代是一座边城。北宋范仲淹在延安做州官时写了一首著名的词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

2、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层峦叠嶂,长烟落日,羌声四起,将士思乡正是边城萧瑟荒凉的景象。延安有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延安所在的陕北地区处在黄土高原腹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 “中华开国万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轩辕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他就生息在这里,黄帝陵就在今延安所属的黄陵县桥山。解放前,陕北地处偏辟,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物产不丰,战乱频繁,经济文化落后。但它是一块典型的黄土地,陕北人民善良朴实,吃的是小米高梁,住的是窑洞土炕,披的是老羊皮袄,唱的是信天游。在艰苦的环境中培育一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生存精神。陕北人民极富革命斗争传统。中国历史上,明末农民大起义就

3、是在陕北爆发的,起义军的领袖李自成就是陕北人。上个世纪 30 年代,大革命的烈火烧到了延安。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一直在陕北坚持武装斗争,在革命斗争中,陕北的党组织和革命群众表现出了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不怕牺牲,英勇不屈的精神。陕北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保留了一块极其宝贵的落脚点。延安抗战时期是中国革命的“红色首都”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党经过南昌起义、秋收暴动,到 1930 年,在全国建立了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中心的湘鄂赣、鄂豫皖、湘鄂西、闽浙赣等大大小小几十块根据地。从 1932 年到 1934 年,蒋介石调动几十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和各个根据地进行围剿,由于王明路线的

4、错误,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 8 万多人,从江西的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辙出,开始长征。红军长征之初,王明路线继续在党内占统治地位。他们采取搬家式的大转移。湘江战役使红军损失惨重。红军从 8 万 6千多人锐减到 3 万多人。1935 年 1 月,红军突破乌江,攻占遵义。在遵义,党中央2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的军事路线,取消了他们的军事指挥权,恢复了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毛泽东受命于危难之中,他领导红军四渡赤水跳出敌人几十万大军的包围圈,使红军变

5、被动为主动。此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大雪山、穿越大草地。1935 年 9 月,毛泽东、彭德怀带领的一支 8 千多人的红军先遣队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镇,在休息时,毛泽东找到当地的一张过期的晋阳日报 ,看到有刘志丹、徐海东领导的红军还在陕北活动。9 月 27 日中共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正式把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定在陕北。1935 年 10 月 19日,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在陕北的吴起镇会师,这一天,标志着延安时期的开始。从这一天起到 1948 年 3 月 23 日中央机关和毛泽东在陕北的吴堡县川口渡口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前往河

6、北的西柏坡,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住了十三年,这一个时期,就是我们说的“延安时期” 。在这十三年中,党中央和毛泽东以延安及陕北根据地为战略基地,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精神正是党在延安时期伟大实践的结晶。1935 年 10 月红军到达陕北时,中共中央先在瓦窑堡落脚,然后迁到保安,1936 年“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进驻延安。1937 年设立陕甘宁边区政府,政府机关设在延安(边区政府相当于一个省的建制) ,边区属 26 个县(其中陕西 18 个县、甘肃 6 个县、宁夏 2 个县)总面积 12.96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200 万人。延安成了当时中国革命的“红色首都”。二、延安精神1

7、、什么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指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根据地军民在革命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延安时期为什么能孕育伟大的延安精神?伟大的实践孕育着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反过来推动着伟大的实践。延安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领导中国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形成的。2、延安时期的特点。第一、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历史转变时期。三个转变:我党我军重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国革命从国内战争,转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后,又转向解放战争,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第二、延安时期是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处于艰苦卓绝的时期,又是形成和

8、发挥优良作风的时期。在延安时期我党我军所面临的是极其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面临的是极其严酷尖锐的抗日伪、抗顽军的军事斗争形势,面临的是生活物资极其短缺,非常窘迫的经济形势。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带领根据地军民经受了考验,战胜了困难。在这些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在我党、我军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良的作风。第三、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时期。延安整风,在全党开展了一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经过延安整3风,批判了历史上党内的“左”右倾错误,彻底清算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整顿了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的现象,在

9、马列主义的基础上达到了党内的空前团结,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北斗耀群星,群星拱北斗。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到极至,倡导、培育了延安精神,使它成为凝聚在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一种独特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行为规范而光照千秋。第四、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的时期。在延安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毛泽东选集第一至第四卷中,共有文章 159 篇,其中在延安和陕北时期写的有 112 篇。1937 年 7 月至 8 月毛泽东撰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 ,标志着毛泽东哲学理论的创立。1936 年底至1940 年底的中国革命战

10、争的战略问题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立。1939 年至1940 年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化和成熟。1941 年前后的共产党人发刊词 、 目前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问题和论政策等文章,标志着毛泽东统一战线理论的创立。1942 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标志着毛泽东文艺理论的创立。在整风期间发表的整顿党的作风 、 反对党八股等,标志着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的创立。1945 年在延安召开的党的七大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直接为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思想上的指导。第五、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和中华民族主心骨的辉煌

11、时期。在全面抗战爆发之际,党代表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全面抗战的路线,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延安时期党中央和边区政府艰苦奋斗,廉洁高效的光辉形势,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革命青年和有识之士向往延安,国民党统治区乃至沦陷区的知识青年把延安视为“圣地” ,纷纷奔赴延安参加抗战。3、延安精神的产生延安精神是在延安时期的伟大实践之上,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延安时期有很多非常重要、影响深远、烩炙人口的人和事,是延安时期伟大的经典的实践,它闪烁着延安精神的光辉。延安精神正是在延安时期的日日夜夜,从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和事中产生,而由毛泽东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12、倡导培育而形成的。第一,抗大精神。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 。抗大的宗旨是为抗日战争培养军事政治领导干部,它的教育原则是“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 。因此,抗大的入校资格不分阶级、党派、职业、性别,也没有严格的文化程度要求,主要是看是否有坚决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决心、抗日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习时间约为 6 至 8 个月,毕业后,根据情况分配到各个战线和各抗日根据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毛泽东亲自题写了抗大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抗大的校训是:“坚定、勇敢、艰苦、灵敏” 。校风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13、是抗大的必修课。抗大学员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通过衣食住行等艰苦环境锻炼出来的。抗大学员吃的是小米加土豆,加南瓜萝卜,有时甚至吃黑豆。穿的是土布灰军装,每人每年一4套单衣,一套衬衣,两年一套棉衣。住的是窑洞,睡的是土坑。上课在露天,坐的是小板凳,每人每学期发一支铅笔,发两张油光纸,几人共一盏小煤油灯。从校长到学员,人人都要开荒种地。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抗大 1936 年 6 月至 1945 年 8月共培养了 10 多万军政干部。第二, “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 。1942年 12 月,毛泽东在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著述中说:“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在他们的思想中、

14、行动中,没有丝毫消极态度。他们完全不怕困难,他们像生龙活虎一般能够征服一切困难。 ”“我们希望全边区的同志都有延安同志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工作态度,这样的和群众打成一片,这样的调查研究工作,因而也学会领导群众克服困难的马克思主义的艺术,使我们的工作无往而不胜。 ”毛泽东在这个讲话中,提出了“延安县同志的精神”这一概念,并概括了其内涵。 “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体现了延安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三,延安整风精神。延安整风运动是我党的一次有领导、有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的马列主义教育运动,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以整顿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为主,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15、,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目的是为了使我们党的领导机关和广大的党员干部,从王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样一个基本方向。延安整风对延安精神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经过整风教育,大家提高了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了党在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分清了是非,加强了团结,达到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高度统一。经过整风,使全党进一步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第四,南泥湾精神。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采取了消极抗日、积极的政策,调动了几十万大军,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

16、封锁,给根据地军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困难。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减轻人民的负担,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八路军 359 旅开垦南泥湾,形成了南泥湾精神。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 45 公里处。抗日战争时期,南泥湾是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八路军 359 旅驻防在这里,一边练兵,一边生产,既保卫了边区南线的安全,又利用南泥湾的自然条件屯田垦荒,渡过经济难关,把一个处处是荒山野草的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1943年 2 月,八路军总政电影团拍摄了南泥湾的影片,解说词中说南泥湾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第五,白求恩精神和张思德精神。在延安时期,有两位著名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受到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影响了几代共产党人。这就是白求恩和张思德。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专家。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于 1938 年春到延安,不久奔赴抗日前线,到五台山工作。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