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904432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同民族群体之间的社会交往不断扩大使得大型国家级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葫芦丝与柔软,如丝般柔滑的声音像是旋律感动了无数人心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和爱护,葫芦丝从民间文化艺术到城市文化艺术,从国内迅速蔓延到国外。目前,更强调学者探索仪器本身葫芦丝演奏技巧,但在葫芦丝音乐创作研究,成果并不丰富,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关键字:葫芦丝 音乐创作 发展目录引言 .1一、理论概述 .1(一)葫芦丝 .1(二)葫芦丝音乐 .1二、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现状 .2(一)古调音乐 .2(二)流行音乐 .2(三)民谣音乐 .3(四)改编曲 .3

2、三、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 .4(一)学校教育 .4(二)国际化 .5(三)旅游发展 .5参考文献 .60引言葫芦丝是流行于中缅两国傣族、德昂族中的一种传统民族乐器。过去傣族、德昂族男孩到十四、五岁时就要学吹葫芦摊,因为谈恋爱时,男方就是用葫芦摊倾吐自己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傣族民间有“目掌革,目宾字”(意为“小懂吹奏乐” ,小是小伙子,)的说法。在傣族看来,吹奏葫芦摊小仅是长大成年的标志,而且也是傣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之一。近几年,葫芦摊那勾魂摄魄的奇妙声音,引发了一股席卷全国的狂潮,天南海北的人们,都把会吹葫芦摊当作一种时尚、一种自豪;各种文艺晚会上,一当出现演奏葫芦摊的节目,总会

3、给人们的心灵深处带来一股南国边睡清凉的风。作为民族乐器,能够迅速进入中国主流文化,葫芦丝是唯一的。一、理论概述(一)葫芦丝葫芦丝,又称“葫芦箫” ,从云南德宏州梁河傣,阿昌和德昂等民族地区,是一个传统的云南少数民族簧片乐器。葫芦丝主要由主管,芦苇,带管,葫芦四个部分。主管:旋律管,具有多个按音孔,簧片:声乐部分;连接管:辅助发音管; 葫芦:葫芦漏斗效应,通过提升机的空气和附着在管内的头部。葫芦丝发音优美,亲切,略带鼻音,性能好温柔细腻的感情,给人以含蓄朦胧之美;外形结构简单古朴,当地的民族民俗风情,玩的方法是使用自然通风法或循环通风方法。葫芦丝是非常独特的民族乐器,形状和结构独特,音色圆润,一

4、直是千百年来,葫芦丝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累的历史。(二)葫芦丝音乐葫芦丝音乐独奏或伴有葫芦丝葫芦丝的音乐。他们的音乐柔和细腻,光滑,简洁,极富表现力。在葫芦丝演奏民歌等民间曲调常用,播放音乐或舞蹈的旋律和曲调流畅最适合一般都比较漫长的色调,丰富的和声,柔软而和谐的音乐,如“凤尾竹月光” , “竹林深处”是一个经典葫芦丝独奏歌曲。葫芦丝现代乐器1和合唱团,也可以体现在两个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古典与现代的温和亲切,温暖,令人陶醉的感觉相结合。二、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现状(一)古调音乐葫芦丝古调傣语称“幸革班陶” , “班陶”为老一辈的意思, “幸革班陶”是祖先流传下来的一代又一代。随着民族

5、形势,葫芦丝和其他文化遗产以同样的方式遗传下来,葫芦丝曲调独特而古老的民族排他性。 “葫芦丝老调”的声音拥有更丰富的情感,深沉而悠远的曲调,表达对爱情向往的歌词,思想和感情的内容使葫芦丝表现出相对稳定的音乐形式。也因为这些情绪,使其中不同环境表现出不同的味道,所以傣族的女生可以听音乐,葫芦丝识别物体。吹奏葫芦丝古调使用副通风管和双回路的方法,它可以使这种复杂的想法和感受。 葫芦丝古调听起来哀婉凄切,它也被称为“哭音 ”,学习葫芦丝老调是非常困难,主要是在使用“循环换气法” ,掌握技能如葫芦丝古调的歌, 老调重弹由葫芦丝遗产大师编曲的古歌 ,这首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史诗作品,它讲述了传奇的葫芦丝古

6、时代以及葫芦丝的诞生的故事,音乐雄浑古朴,采用特殊技术通风循环,被称为傣族的史诗作品。目前有超过 100 人能吹奏葫芦丝古调,年龄最大的 77 岁,最小的才 26 岁,人员曲调逐渐减少。(二)流行音乐除了不同民族器乐作品的表现,但葫芦丝也可以用来演奏很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为了迎合现代人的口味,扩大葫芦丝演奏的范围,流行音乐的抒情将被移植到中葫芦丝音乐演奏中,使得葫芦丝音色柔得到更好的诠释。在演奏这些歌曲的时候,以扬长避短的形式,充分发挥葫芦丝表演和演奏技巧。大多数人会对一些旋律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有的加些前奏或引子,有些则插入长度范围不同的间奏或过门。

7、还有人觉得曲调太短没办法形成独唱歌曲,他采用了主题发展、变化反复、加花重复、模进、变奏等音乐创作手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葫芦丝虽然经常在独奏的2形式,但在许多情况下,它们被集成在其他艺术形式,如舞蹈伴奏,戏曲伴奏(二胡,板胡,扬琴等乐器) ,也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也体现了乐器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温和亲切,温暖,令人陶醉的感觉相结合。(三)民谣音乐葫芦丝音乐已经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从以前单一的古调的音乐渗透到创造性地利用不同的元素,演奏的音乐曲调十分广阔。用于演奏不同民俗的民间曲调,用于演奏旋律流畅的音乐最合适的,曲调一般比较长调,丰富的和声,音乐圆润和谐,可以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近

8、年来,大量的民歌流行的民间传统的基于葫芦丝音乐如雨后春笋,逐渐弱下来,给封闭的感觉。当代民歌“竹林深处”是一款经典的葫芦丝歌曲,歌曲最开始用慢板,安静的方式将人们带入一种情绪,那就是竹林,听音乐,其次是中速抒情的曲调表达男生对女生的爱意,通过聆听在脑海中就能有对丰富和充满异国情调的绘画描绘,再加上葫芦丝特有的一些轻、柔、美的特点,让更多的人产生联想。用十六分音符来表达一个活泼场和,再加上附着在管内的连续色调的第三部分,体现了和谐感,升华主题,心情更完美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现在,葫芦丝音乐并不局限于傣族少数民族群体和少数的民族的音乐文化,创意元素和主题几乎遍及各民族,这往往是更富有创造性专业化的

9、表现。如果西北民间音乐素材动机创作“黄土谣”蒙古族音乐元素的“牧歌” 、 “春到草原” ,侗族的音乐元素创作的“冬之夜”,反映劳动场面渔民的“渔夫”的,以及维吾尔族音乐创作元素“荷花” 、 “歌舞青春” ,藏族音乐元素的主题是“西藏玄子” 、 “情深意长” ,以沂蒙山的音乐元素为主题的“沂蒙风情”等等。这些歌曲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葫芦丝传播和扎根异地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面、深入的葫芦丝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改编曲因为葫芦丝表演内容日益多样化和教学需要,葫芦丝作曲家创造了大量的各种学科,各种风格的音乐。在编辑李春华葫芦丝课本,记录了李春华编写的“清清玉湖水” , “打跳歌” , “蓝色

10、的乡巴拉 ”,这些歌曲大多是基于对3云南和云南少数民族的当地美丽的风景构成的音乐,如“打跳歌”就是从纳西古乐改编自播放的歌曲,打跳是一种少数民族集体舞蹈的方式,音乐丰富多彩的运动,舞蹈的最重要的形式是一步一跺脚。 这首歌采用了很多波音、叠音、打音和虚指颤音,所以演奏歌曲的最基本技能是要求有很高的手指演奏功底,手指应用灵活,舒适,将手指“打跳”一个比正常更重要。这首歌的另一个特点是吐音和打音同时进行,提高了强音的硬度和弹性。此外, “赛马”这首歌曲也是李春华改编的歌曲,以葫芦丝的轻便、灵活,体现在赛马现场的生活,一点也不逊色于二胡的演奏。其他地区歌曲的风格和乐器的融合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很

11、好的推动作用。三、当代葫芦丝音乐创作发展的文化背景(一)学校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这些葫芦丝培训的主要场所应继续加大葫芦丝培训力度。虽然一些大学和云南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开设了民族乐器等民族特产,可以开发出一批优秀人才,提高演奏葫芦丝音乐天赋,但目前的教育和培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是更多的培训葫芦丝演奏人才,真正葫芦丝音乐创作技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应该加大葫芦丝音乐创作技术培训,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改进的升级葫芦丝音乐创作所要依靠的就是这个。我们经常听音乐葫芦丝只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 “凤尾竹月光” 、 “誓言”等,这是为什么?葫芦丝不仅因为这些都是经典曲目,不断的被人们拿出来演奏和播

12、放,另一个原因是,在当下并没有创建一个类似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众,深受喜爱的经典曲目。因此,高校应注重创意人才的文学文化,创造更优良的轨道的新时代,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云南葫芦丝巴乌学会协会成立于 2009 年,葫芦丝,巴乌在国内迅速发展,一些省,市,区相继成立葫芦丝巴乌专业机构,以促进和推动一个强大的葫芦丝巴乌表演艺术的发展。葫芦丝加强培训,继续开展“葫芦丝进课堂”成定期举行,以鼓励更多的人来带动机关和其他培训活动,葫芦艺术表演。4(二)国际化葫芦丝艺术可以说是逐步国际化。 1977 年,龚全国的一个“竹林深处”获得了轰动效应。 1984 年、1986 年,他两次在日本演出,1991 年又在香

13、港的表演,使葫芦丝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文化市场。龚全国的表演在国外众多的放映,并且生产销售葫芦丝音乐光碟,因此演奏艺术和文化的葫芦丝教程问世,促进葫芦丝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使国外风糜葫芦丝音乐,葫芦丝突然掀起了一股学习。很多国内外的学生都来拜龚全国为师,大多是从日本,意大利,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外国学生。龚全国曾作为文化友谊使者,把葫芦丝这种民间艺术传播到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在 2007 年的史密森民俗艺术节上,龚全国先生在美国肯尼迪中心演奏了一曲葫芦丝音乐在,让美国人民深切的感受到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使来自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地区的人们在快乐而优雅的音乐和声音增强相互了解,

14、增进了友谊,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日本大阪,尹藤悟掌握了葫芦丝演奏技巧后在泰国与朋友一起举行了葫芦丝演奏会,并为演奏了很多泰国的民间音乐。可见,葫芦丝不仅在梁河、云南德宏,在中国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艺术葫芦丝的追随者,爱好者和传播者。葫芦丝文化在国外确认,并在不同国家流行,葫芦丝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三)旅游发展葫芦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民间乐器的特性,形状和结构独特,音色圆润,方便,携带方便,操作简单易学,在旅游市场上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葫芦丝不仅是乐器,已成为少数工艺品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葫芦丝作为云南特色的纪念品许多游客会被吸引乐葫芦丝柔美的音乐和葫芦丝美妙的工艺品吸引,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会买一个或多支自己喜欢的葫芦丝。葫芦丝只有少数乐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云南民族工艺品特产旅游商品,游客也被看做是云南葫芦丝标志性的纪念品。游客购买和学习葫芦丝音乐的范围扩大蔓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