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练习古文观止快哉亭醒心亭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90213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练习古文观止快哉亭醒心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文言文练习古文观止快哉亭醒心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文言文练习古文观止快哉亭醒心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文言文练习古文观止快哉亭醒心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文言文练习古文观止快哉亭醒心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文言文练习古文观止快哉亭醒心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届高三语文古诗文周练 第 2周1密云二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5 年 9 月 15 日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 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 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 澜汹涌, 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 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 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2、周瑜、陆逊之所驰鹜,其流 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 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宋玉曰: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 为乐 ,与庶人之所以 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穷会计 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 间 ,此其中宜有以 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 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 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

3、 骚人思士之所以悲 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势益张 益:更加B. 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舍:房舍,房屋C.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 即:就,就着D. 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 披:敞开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阿母为汝求B.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 其孰能讥之乎C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 下列关于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描述“快哉亭”可以观赏江流胜景,并说

4、明“快哉亭”得名的缘起,描写和议论有机结合。B. 第二段描述亭上所见之景物,真足以畅快人心,再叙凭吊附近往古历史之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C. 第三段 借宋玉与楚襄王对“风”之不同的看法,作为下段抒发议论之过渡。D. 第四段盛赞张梦得能不以物伤性,虽在贬谪中,亦能从其中领悟出“快哉”来。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 户湿青 红。长记平山堂 上,倚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5、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 ,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注释】 这首 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 年), 时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居于黄州。 平山堂:欧阳修于仁宗庆历年间所建,址在今 扬州市瘦西湖蜀冈法静寺内。兰台公子: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他曾任兰台令。其风赋中有大王之雄风 与庶人之雌 风之语。1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016 届高三语文古诗文周练 第 2周2密云二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5 年 9 月 15 日A全词描写的重点不在快哉亭的本身,而在亭子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

6、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在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B词的上片还描写了扬州平山堂的优美景色,表达了江南秀丽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往昔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 C词的下片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D这首词在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 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2

7、. 词上片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3.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评价这首词“其精微超旷,真足以开拓心胸,推倒豪杰” ,这句评语中的“超旷”表现在下片哪些方面?醒 心 亭 记 曾巩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 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 醒心” ,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 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为名,取 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

8、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 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以寄意于此也。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宴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 记 。1本文作者是曾巩,他和韩子、欧阳公等人在文学史上被称为“ ” ,其中,韩子世称“ ”, 欧阳公字 ,号 、 。2在本

9、文的第 段中,能与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相呼应的语句是:“ 。”3唐宋八大家:4第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一个成语来说就是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 直:径直 B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 滋:滋扰C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憾:怨恨 D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隅:角落6下列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部都表现“公之乐”的一组是 ( )2016 届高三语文古诗文周练 第 2周3密云二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2015 年 9 月 15 日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一山之隅,一泉之旁。 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 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

10、其宜。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 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A B C D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写欧阳修以“醒心”名亭,而曾巩为之作记,并与欧阳修的文章丰乐亭记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以“醒”贯串全篇。B本文虽为记,却主要围绕欧阳修的“醉”“乐”“醒”展开议论,议论长于记叙。C作者指出欧阳修“醉”只是表象,“醒”方是实质, “乐”则是体现,而这种“乐”就在于“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的山水之乐。D正如韩愈诗所说:“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欧阳修筑亭题名的含意就是为了使人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中能“洒然而醒”,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8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欧阳公

11、为人做官的看法。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1. B.舍:三十里 2. D (A.是/替;B.代词/难道;C.放句中表停顿/放形容词之后,译为的样子;D.介词,在) 3. A. 4. 略译文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在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在夜间,水中生物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万端,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我能在小桌旁边的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