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现代文阅读复习题访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89427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下面文章现代文阅读复习题访兰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阅读下面文章现代文阅读复习题访兰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阅读下面文章现代文阅读复习题访兰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阅读下面文章现代文阅读复习题访兰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阅读下面文章现代文阅读复习题访兰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下面文章现代文阅读复习题访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下面文章现代文阅读复习题访兰(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 17 题。访 兰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

2、,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闯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

3、,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

4、。 (选文有改动)1对文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里的“味”专指兰草的品格、气质。B. 这里的“味”指兰草的品格、气质和做人的品格。C. 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D.这里的“味”指家里兰草的香味和野兰的味道。2. 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C )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B. 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C 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 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

5、惋惜。D. 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 “我” “访兰” 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3.选出对文章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 D) A.文章表明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为了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变得低俗。B.揭示了兰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C.文章用衬托手法突出兰草的高雅不俗,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D.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性,不献媚,不低俗,才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的人生哲理。三、现代文阅读 (22分)(一) 、寻春(韩少华)迎 着 早 春 的 轻 寒 ,或 野 游 ,或 山 行 ,多 么 好 啊 。也 许 ,早

6、春 的 景 色 过 于 素 淡 了 ;可 也 正 因 为 还没 有 万 紫 千 红 的 撩 拨 ,才 更 宜 于 漫 步 ,沉 思 趁 个 假 日 ,我 出 了 城 ,径 自 寻 春 去 了 。“山 带 去 年 雪 ,春 来 何 处 峰 ? ”眼 前 ,蓟 塞 披 沙 ,燕 山 负 雪 ,可 凭 借 什 么 去 寻 觅 春 天 的 第 一 双足 迹 呢 ? 嗯 ,春 的 影 子 么 ,该 是 绿 的 。如 果 找 见 了 大 地 上 最 初 的 一 小 片 草 地 ,那 就 一 定 是 春 天 刚刚 落 脚 的 地 方 。春 天 必 在 那 里 。不 上 田 间 小 路 ,我 只 朝 着 旷

7、野 走 去 。微 风 挟 着 寒 意 , 卷 地 而 来 。 这 大 概 是 朔 气 的 余 威 了 。 “燕 北 地 寒 生 草 迟 。”低 眉 所 见 ,尽 是 些隔 冬 的 衰 草 ,谁 知 有 没 有 一 两 株 敢 于 破 土 而 出 的 ? 即 使 有 ,怕 也 不 易 找 见 穿 疏 林 ,过 小 桥 ,桥 下 流 水 无 声 ,慢 吞 吞 的 ,仿 佛 刚 才 融 没 了 最 后 一 片 残 冰 ,那 满 怀 凝 冻 的 迟疑 ,还 没 散 尽 我 不 禁 责 怪 起 自 己 来 :虽 说 是 早 春 之 游 ,也 未 免 太 早 了 。但 是 ,既 来 之 ,则 安 之 走

8、吧 。渐 渐 的 ,云 雾 中 的 燕 山 越 来 越 清 晰 了 。到 了 山 脚 下 ,有 大 石 如 卧 。近 前 转 身 坐 定 了 ,无 意 间 ,向 着 来 路 抬 眼 一 望 怎 么 ? 远 处 ,小 桥 头 ,疏 林 边 ,那 旷 地 上 ,竟 泛 出 一 片 新 绿 ! 仔 细 看 去 ,还 含着 几 分 鹅 黄 好 嫩 ,好 新 鲜 。可 那 旷 地 ,分 明 是 我 才 经 过 的 ,没 见 一 芽 新 草 。莫 非 不 早 不 迟 ,正 当 我才 上 了 小 桥 那 阵 儿 ,就 在 我 背 后 ,春 天 ,悄 悄 儿 地 飞 落 在 林 边 了 ? 我 猛 地 站 起

9、 来 ,朝 着 那 片 草 色奔 去 。小 桥 下 ,流 水 依 然 迟 迟 的 ;林 边 旷 地 ,又 在 脚 下 了 。仍 旧 是 几 抔 衰 草 ,一 带 疏 林 。莫 不 是 春 天怕 这 里 寒 肃 ,刚 落 脚 ,竟 又 携 着 她 那 青 青 的 影 子 ,一 同 飞 去 了 ?哦 ,这 不 正 是 “草 色 遥 看 近 却 无 ”!重 又 跑 回 山 脚 下 ,大 石 跟 前 ;转 身 再 放 眼 望 去 ,可 不 ,那 疏 林 边 ,草 色 依 稀 ,似 乎 比 刚 才 又 浓了 些 ,也 扩 展 了 些 。“草 色 遥 看 近 却 无 。”这 早 春 草 色 ,为 什 么

10、只 可 遥 看 呢 ? 回 想 一 路 所 见 ,是 了 ,说是 来 寻 春 ,却 只 低 眉 顺 目 ,眼 界 自 然 仅 限 于 咫 尺 间 了 。“燕 草 如 碧 丝 ”;走 三 五 步 难 见 一 两 芽 ,何 况 还 有衰 草 杂 陈 呢 。若 是 放 眼 望 去 ,那 些 萌 芽 ,就 算 是 一 个 个 微 绿 的 质 点 吧 ,那 么 ,这 十 里 平 川 ,尽 收 眼 底 ,那 质 点 ,也 该 不 可 胜 数 了 。无 数 个 微 绿 的 质 点 ,横 衍 纵 漫 ,就 密 了 ,草 色 也 浓 了 瞧 那 边 ,好 一 抹 新绿 。衰 草 的 憔 悴 ,被 欣 欣 然 的

11、 生 机 淹 没 了 。 这 一 霎 间 ,我 似 乎 寻 到 了 春 天 的 步 履 。 真 的 ,就 连 野 游 ,都 需 要 扬 眉 放 眼 ,才 能 从 无 数 点 刚 刚 破 土 的 萌 芽 上 面 ,看 到 无 边 的 春 色 。那么 ,对 于 生 活 呢 在 人 生 的 道 路 上 ,在 斗 争 的 历 程 中 ,总 会 有 阴 霾 、霜 雪 ;但 是 ,尽 管 朔 气 如 磐 ,时间 却 没 有 一 瞬 的 凝 固 。“今 朝 腊 月 春 意 动 。”这 是 诗 意 ,也 是 万 古 不 灭 的 规 律 。而 正 当 风 雪 弥 天 的 时 刻 ,谁 能 在 胸 怀 深 处 寻

12、 到 那 最 初 的 一 抹 新 绿 ,用 自 己 的 心 去 暖 它 ,催 促 它 ,谁 就 会 拥 有 一 个 芳 草 连 天 、艳阳 满 地 的 内 心 世 界 。心 里 有 一 个 春 天 ,那 就 往 前 走 吧 。哪 怕 真 是 “燕 山 雪 花 大 如 席 ”,砸 到 热 腾 腾 的 胸膛 上 ,也 将 立 刻 消 融 。如 果 谁 的 内 心 的 春 光 与 大 地 上 第 一 抹 草 色 联 成 一 片 了 ,那 就 把 步 子 迈 得 再 大些 。这 样 的 步 子 ,每 一 落 地 ,都 会 铿 锵 作 响 ;路 旁 的 花 蕾 呢 ,也 将 应 声 怒 放 。12、下列

13、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第段“谁知有没有一两株敢于破土而出的?”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和疑问的语气,告诉人们,小草如能在严寒下萌发,简直就是奇迹。所以句中的疑问正是他心愿的写照。B、第段“春天,悄悄儿地飞落在林边了?”中的“飞”字用得考究,耐人寻味,用“飞”来形容春天的到来,含有“轻盈、飞快“之义。C、第段和第段都引用了“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其用意是相同的,表达的是“我”的顿悟。D、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是:径自寻春去了:心情急迫看到衰草:后悔寻春遥见草色:感悟春天。13、第段“心里有一个春天,那就往前走吧“这里的“春天”指什么?(3分)14、朱自清春的结尾是

14、“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就表达方式而言,这样的结尾与本文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3分)15、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题“寻春”的理解。 (3分)12C 段引用表达的是“我” 的顿悟:原来正如古人所言。段引用表达的是“我”对之前的顿悟的确认与肯定,引出下文对早春春色为什么只是遥看的解说。 13指人生的理想,目标,心中的希望等。言之有即可。 14春运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春天新、美、壮的特征;本文运用了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号召人们去寻找“心里的春天” 。15、

15、“寻春”蕴含两层意思:寻自然之春天、春景;寻内心世界之“春” 。 (内心世界的活力、希望、温暖等意思)(二) 、永不受伤的飞翔1 那 天 下 班 的 路 上 ,我 不 紧 不 慢 地 骑 车 往 家 里 赶 。2 快 过 幸 福 大 街 的 时 候 ,一 辆 摩 托 车 从 身 后 呼 啸 着 过 来 。我 发 现 这 辆 车 的 轱 辘 后 边 好 像 拖 带 着 什 么东 西 。起 初 ,我 以 为 是 一 根 慌 了 神 的 柴 草 ,一 失 足 被 卷 拽 到 了 轱 辘 里 。后 来 ,我 发 现 ,那 不 是 根 柴 草 ,好像 是 根 线 ,线 后 边 还 拴 着 一 样 东 西

16、 。3 正 好 这 辆 车 要 往 旁 边 的 巷 子 里 拐 ,速 度 慢 了 许 多 ,我 才 看 清 楚 。车 上 有 两 个 人 。前 面 是 个 女 的 ,后边 是 个 男 的 。男 的 手 里 拿 着 一 截 儿 短 棍 ,短 棍 上 系 着 一 条 细 线 ,线 的 末 端 拴 着 的 ,竟 然 是 一 只 鸟 。4 那 鸟 显 然 已 被 拖 得 奄 奄 一 息 了 ,身 子 和 腿 已 经 不 能 动 弹 ,只 是 它 的 翅 膀 还 在 扑 腾 着 ,努 力 地 保 持着 向 上 飞 翔 的 姿 势 。我 看 不 到 鸟 的 表 情 ,但 从 它 的 挣 扎 中 ,我 能 感 受 到 它 的 痛 苦 。5 我 本 能 地 紧 蹬 了 几 步 ,赶 在 那 辆 车 的 前 面 停 了 下 来 ,急 切 地 把 小 鸟 的 惨 状 告 诉 了 他 们 。谁 知 后 面的 那 个 男 人 几 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