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86737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10 页) 语文试卷第2 页(共 10 页)装订线葫芦岛市 20122013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第 二 部 分题号 第一部分一 二 三 四第三部分 总 分得分第一部分(17 题 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 A吮吸(shn)贻误(y) 颠簸(b)B镂空(lu) 嶙峋(xn) 池沼(zho)C栖息(q) 萦回(yn) 蜇伏(zh)D眷顾(jun) 对峙(zh) 锦簇(ch)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 )A招摇过市 先发治人 措手不及B水涨船高 重峦叠嶂 因地制宜C家

2、喻户晓 怒不可遏 不解之缘D爱不释手 肃然起敬 我行我素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黄宇说话总喜欢引经据典,自以为是,真令人讨厌。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C经过大家一番开导,他豁然开朗。D春日的午后,小娅养尊处优地在阳台上看书。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通过迎接“全运”项目在我市举行,使我市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C予人玫瑰,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D “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成为今年“”得 分 评 卷 人学

3、 校姓 名考 号命题人:鲁杰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5口语交际。(3 分)甲、乙同学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甲靠父母外出打工挣钱供他上学,乙家境富裕,但从不乱花钱。有一天,甲同学想为自己过生日向乙同学借点钱,可乙同学反对甲同学的这种做法。如果你是乙同学,该怎样回答既不伤友情,又能让甲主动放弃生日请客的想法?乙同学: 6名著阅读填空。 (5 分)国著名传记作家罗曼罗兰所创作的巨人三传 ,包括 、 、 三部名人传。7默写诗词文名句。 (11 分)(1)海日生残夜, 。(2) ,小桥流水人家。(3) ,脉脉不得语。(4) ,恨别鸟惊心。(5)念天地之悠悠, !(6)山回路转不见君, 。(7) ,濯清涟而不

4、妖(8)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句子是: , 。(9)在饮酒诗中最能体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的名句是:, 。第二部分(820 题 40 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第 8 题。 (3 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 ,云生 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得 分 评 卷 人8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以一个“从”字,凸显了诗人眼中犹如长江跟着自己游览的大气魄。B颔联所描绘的天开地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C颈联中的“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 幅新奇美妙的图画,让诗人流连忘返

5、。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 (12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 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 学家设帐 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 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 乎?” 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 闻 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

6、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本文的作者是 , 代学者、文学家。(2分)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一寺临河干( ) (2)山门圮于河( )(3)二石兽并沉焉 ( ) (4)阅十余岁(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答: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答: 1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316 题。 (10 分)甘露的秘密仇春霖甘露在我国古代人们

7、的心目中,是一种了不得的 “神物”,被认为是“神灵之精,仁瑞之 泽”, “天下升平则甘露降” ,就像龙、凤、 龟、麟一样,一向作为吉祥的瑞征。有些帝王听说域中喜降甘露,连当时的年号也以甘露命名。汉宣帝刘询,吴国的归命侯孙皓,西晋前秦的苻坚等,都曾以甘露作过年号。传说甘露还是一种延年益寿的“圣药”, “其凝如脂,其甘如饴”,吃了能使“不寿者八百 岁”,所以称 为“ 天酒”、 “神浆”。于是,它便成为那些妄想长生不老的封建帝王、 贵族豪强们所梦寐以求的珍宝。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 年),汉武帝为了吃到甘 露,在 长安城外的建章宫内建造了一座高二十丈、大七围的承露盘。清朝的乾隆皇帝梦想“ 长生久视

8、” ,也效法汉武帝建造了一座铜仙承露盘。一尊铜仙塑像,立于四米多高的蟠龙石柱之上,手托铜盘,祈求上天赐露。如今这座承露 盘,仍坐落在北京北海公园 琼岛 西北面的半山之上。汉武帝和乾隆究竟得到天赐的甘露没有?古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我可以断定,在他们的承露盘里,永 远也不得到什么“天酒”“ 神浆” 。因为所谓的甘露,根本就不是什么天降的“神灵之精”,说起来实在可笑,它不 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蚜虫是一种附生在草木枝叶上的小虫,又名蝣蚁、地蚤、木虱、油虫,种类很多,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有 2000 多种。其中除五倍子蚜虫外,都是庄稼的大敌 。危害庄 稼、蔬菜、果木的麦蚜、豆蚜、棉蚜、菜蚜、桃蚜、柑

9、蚜、苹果绵蚜、葡萄瘤蚜、甘蔗绵蚜等,都是蚜虫家族中的成员,它们专靠吸取植物的汁液为生,是农业的害虫。蚜虫在觅食的时 候,先用那唇端的短毛,向四周探索一番,一旦发现了可以猎食的目 标,便将那根尖 细的刺吸式口器刺进植物组织内部,不停地吸取植物体内的浆汁。植物遭到蚜虫的危害,有的发生卷叶病、黄萎病,有的发生肿瘤病、黑霉病,不仅影响正常生长,严重的还 大片地枯死,造成灾害。法国昆虫学家莱拉特和凡拉在 1880 年曾作出一个估计,法国葡萄园受葡萄瘤蚜为害而造成的损失,每年达 1000 万法郎。 1951 年,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棉田,一度遭到棉蚜的侵害,结果使籽棉减产 1.5 亿斤。蚜虫给人类带来的

10、损失实在惊人!蚜虫吸取了植物的汁液,经过 消化系统的作用,吸收了其中的蛋白质和糖分,然后把多余的糖分和水一起排泄出来,洒在植物的枝叶上,有的“ 其凝如脂”,有的 “皎莹如雪”,这就是所 谓的甘露。宋代文豪苏东坡在物类 相感志中记载说:“ 此露天降,着草木上,如饴糖。 ”蚜虫的排泄物确实含有较多的转化糖、甘蔗糖和松子糖。据分析,其中碳水化合物占 70左 右,糖精占 20以上,蛋白质占 3。说它有滋养作用,确是诚言不谬。但是,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实在想不到 这东西竟来自小小的蚜虫。最早揭穿甘露的秘密的是我国明代学者杜镐,他 说:“此多虫之所,叶下必多露,味甘,乃是虫之尿也。 ”一泡虫 尿,竟被

11、那些昏庸的封建帝王当做天赐的“天酒”、 “神浆”, 实在荒唐得可笑!13根据文章的说明内容,简单概括甘露的特点。 (2 分)答: 14帝王、贵族、豪强们对甘露梦寐以求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 15概括本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 (列出四种即可) (4 分)答: 16一泡虫尿,竟被那些昏庸的封建帝王当做天赐的“天酒” 、“神浆” ,实在荒唐得可笑!”你从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2 分)答: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720 题。 (15 分)太 阳 雨 方英文我的 书房处 在一个大深坑里的一排二层砖楼的底层中间。这排房子东西走向,阴暗潮湿,又由于地势低,所以底层的居民多半都患上了关节炎。尤其是四

12、周的楼房冲天而起之后,这排房子几乎再也见不到阳光了。这样 倒也有个好处:门庭冷落,安静自在,是个读书写作的绝佳境地。 早点 过后,走进书房,读一 读,写一写,自以 为没有比这更快活的事了。累了乏了,就喝口茶,抬头看窗外的楼群,和那逼仄的一线天空。一天早晨,我正写到艰难处,文思枯竭, 满心焦虑,窗纱里忽然穿进一束强 烈的光芒,如探照灯般绕来绕 去,把个宁静的斗室弄得一片光明,宛若火光四溅的铁匠炉子。我有些不解,刚站起来,那束阳光就钉住我的脸,使我无法 睁开眼睛。我觉得烦人,猛地举起拳头,那束阳光一下子不见了。我 睁开眼,隐约发现那是个六、七岁的孩子,晃着小圆镜,在玩太阳呢。我笑了,并不计较,坐下来继续写作。 刚写了一句,那束阳光又跑了进来,在我的额上绕过来绕过 去。我有些 恼了,就起身出门,我要教 训教训那个顽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