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琵琶行》阅读训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83712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琵琶行》阅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琵琶行》阅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琵琶行》阅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琵琶行》阅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琵琶行》阅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琵琶行》阅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琵琶行》阅读训练(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琵琶行阅读训练一、 琵琶行练习基础巩固1下面加黑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浔阳(xn) 枫叶(fng) 瑟瑟(s) 迁谪(zh)B慢捻(nin) 霓裳(n) 六幺(yo) 嘈嘈(co)C幽咽(y) 暂歇(zhn) 乍破(zh) 转徙(x)D收拨(b) 裂帛(b) 钿头(din) 银蓖(b)2下列句子 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D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3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2、白。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4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 些老屋确实有些味道,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了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能力

3、提高1白居易,字_,晚年号_。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_诗人。他倡导“_”运动,主张“_,_”。著有_。22琵琶行 中表现琵琶女和作者自己不幸身世和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 _。3琵琶行(节选)中两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 _ 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 _, _”来进行侧面描写。4.琵琶行这首诗中有许多描写乐曲声音之美的句子,请把他们写出来。(1)描写乐曲声音粗重的: 。(2)描写乐曲声音轻细的: 。(3)描写乐曲声音流畅的: 。(4)描写乐曲声音冷涩的: 。(5)诗中有两处写月的句子,请写出来。鉴赏品析阅读

4、琵琶行,回答下列问题。1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2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

5、奏的昂扬。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4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5.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 1213 题。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

6、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6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7对以上部分

7、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 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二、李凭箜篌引基础巩固1.解释加点的词张高秋( ) 颓不流 ( ) 中国( )泣露( ) 逗秋雨 ( ) 露脚( )42.

8、李凭箜篌引选自_ ,作者_,唐代诗人。 3.吴丝蜀桐张高秋,_。_,李凭中国弹箜篌。 能力提高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 “吴丝蜀桐”写箜篌 ,借以衬托 。 “高秋”一语除了表明 ,还含有 的意思。2.二、三两句写 。前四句先写 ,再写 ,后写 ,有 的艺术力量。3.五、六两句正面写 ,而又 ;“ ”以声写声, “ ”则以形写声。4.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 。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 ”诗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巧妙过渡,把诗歌的意境由 扩大到 。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向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鉴赏品析读诗句,完成

9、下列各题1、清代人方扶南把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2、 “老鱼跳波瘦蛟舞”一句中的“老” “瘦”是否妥当,试分析。3、诗中有一句起过渡作用,找出来,加以分析。4、最后一句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写乐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读口技 ,回答问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虽人有百手( )(3)两股战战( ) (4)几欲先走( )(5)夫起溺 ( ) (6)微笑嘿叹 ,以为妙绝也( )2.用原文语句填空。5(1)统领全文的文眼在“ ”一句中。(2)写宾客的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语句: , 。(3) 口技中有两处以动写静

10、的描写,它们分别是: 和 。这种以动写静,更显其静的写法在古诗中较多出现,请举出一个例子: 的 中的 、 。(4)概括形容声音之杂的语句: 、 。3.翻译句子。(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的是( )A 会宾客大宴 B 施八尺屏障C 京中有善口技者 D 不能名其一处也5.开头交代道具时连用四个“一”字,这是为什么?6.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声音的?7.课文是如何描写口技艺人高超的表演技巧的?阅读项链,从“有一个星期天结尾”1.“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依旧年轻

11、,依旧美丽动人”中的“依旧”起什么作用?2.“一个平民妇人这样亲呢好叫她,她非常惊讶”句中佛来思节夫人为什么惊讶?从人物形象看 从时代特点看 3. “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和“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中的两个“可怜”各指什么?64.对画线句中得意一词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玛蒂尔德没有被灾难压倒,凭自己的力量还清巨款,她的“得意”不无自豪之感,显示出自己还是有能耐的。B.玛蒂尔德为自己终于苦尽甘来而感到得意。C.玛蒂尔德为自己终于能在佛来思节夫人面前扬眉吐气而得意。D.十年的苦难磨炼了玛蒂尔德,她为终于能战胜自我,不在存非分之想,从此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而感到欣慰、得意。5.对结尾的妙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佛来思节夫人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感动极了”,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使小说的结尾显出亮色。B.结尾奇峰突起,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生动,也使玛蒂尔德已遭惩罚的虚荣心再次受到打击,从而深化了主题。C.玛蒂尔德还清欠债,故事已告结束,不料又起波澜,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D.佛来思节夫人十年后才向朋友说明那挂项链是假的,从而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充满了尔虞我诈。阅读珠宝从“一道阳光照醒了他他叫了一辆马车,回去拿首饰”完成下列练习。1、文中“天气晴朗,蔚蓝的天空覆盖着这笑脸迎人的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