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生物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81492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新生物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新生物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新生物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新生物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新生物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新生物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新生物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新生物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清流县第二中学 黄智海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诸多新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的共识,如:教学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成为学生生物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教材更是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生物再发现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能力的过程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要贯彻这些新理念、新标准。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是

2、创造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而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非常需要创造型人才,所以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目标。关键词: 生物教学;创新;思维;创新学习通过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赋予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能力培养中的重中之重,生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堂这块教育阵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生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重视以下几点。1 创新教育策略的选择11 创设探究情境策略该策略在于引出教学任务,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教师把将要学习的生物学知识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或事件呈现给学生,并通过这一活动把学生

3、过去的活动和将来的活动联系在一体,造成学生认知结构与周围环境的不平衡,引起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注意和兴趣。这一策略要求教师要做到:(1)创设为理解各类生物学学习主题所需的而学生现在又欠缺的接近真实经验的情境;(2)提供一定的相互矛盾的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3)通过活动使教学目标逐渐明确起来,并有确立教学目标的规则和程序;(4)要避免直接解释概念,提供定义和答案,自己将结论陈述出来等做法。12 独立自主探究策略该策略给学生提供了确认发展当前的概念、过程以及技巧的经验基础。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有时间对教师准备好的“情境”来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全身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通过与教学情境、

4、材料以及课件的互动,积累了直接经验并了解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会遵循一定的模式,确定影响事件的变量,而且学会对事件进行质疑。这一策略要求教师要做到:(1)鼓励学生在没有教师的直接指导下一起学习,给予他们充分的活动和学习的机会;(2)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倾听,了解学生的需要,把握他们的思路等;(3)向学生提出需要仔细探究的问题以改变他们的研究思路;(4)教师应充当协助者教练或顾问的角色,不必领着学生一步步地解决问题。13 合作交流探究策略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将各自的探究结果进行交流与讨论,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对某生物学主题的意义建构。当然可能并不全面或正确,这就需要在一个相互协作

5、的学习群体中对各自的观点、假设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协商和辩论,使不同的观点得以交锋、碰撞,从而加深、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一策略要求教师要做到:(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概念和定义,并请他们对自己的解释做出说明或提供证据;(2)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他们的解释,批判性地倾听他人的解释,并对其他解释提出质疑;(3)用学生现有的经验作为解释概念的基础,进而向他们提供正式的定义、解释以及新的说明性的短语;(4)避免向学生介绍不相关的概念或技巧,也不要接受学生不合理的解释。14 实践引深探究策略该策略目的在于通过质疑、复习、实践等活动来扩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给学生提供新的经验,使

6、学生形成更深刻、更广泛的理解,获得更丰富的信息和恰当的技巧。这一策略要求教师要做到:(1)鼓励学生使用正式的定义或解释,并将这些新的说明性短语、定义、解释和技巧运用到新的相似的情境中去;(2)提醒学生做替代性的解释,使学生形成更深刻、更广泛的理解,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技巧;(3)使学生注意信息和证据,让他们从证据中得出合理的结论,提醒他们不要忽视以前的信息和证据而牵强地得出结论;(4)应注意避免向学生提供明确的答案;避免领着学生一步步寻找答案、解释怎样解决问题;避免因学生的错误结论而训斥学生等问题。15 反馈评价探究策略该策略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评估自己的理解力和创新力,同时也为教师提供评价学生达到教

7、学目标的程度的机会。教师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程序来评估学生的观念、态度和技巧,学生则得以检验他们在新情境下的解释、行为及态度。这一策略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施行。这一策略要求教师应做到:(1)注意观察学生使用新知识、技巧的情况,寻找学生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迹象。 (2)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巧,但要避免检测他们词汇、术语及孤立的事件。 (3)允许学生评估自己的学习以及小组协作的技巧,并提出有利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4)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证据以及以前接受的解释来回答开放性问题,但不要筹划与知识和技巧无关的开放性讨论。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8、” ,学习兴趣是学生想学乐学的基本情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进行创造力培养,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探奇求索,寻根究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创设问题情景。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细胞观察”探究实验过程中,课前事先训练的学生小组长,在探究实验中进行“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制作的演示,就有学生发出质疑,对教材中介绍的实验方法提出疑问:(l)为什么临时装片要用洋葱的下表皮,而不用上表皮?(2)载玻片中央为什么要先滴上一滴清水,不滴行不行?(3)染色时为什么要先盖上盖玻片,再滴碘液等等

9、。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疑问,笔者一一肯定了学生的问题提得好,并鼓励他们针对自己的疑问,设计方案.进行操作。通过学生的自己操作比较,都解决了实验前的疑问。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进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笔者认为,在新生物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教师教学具体的实施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2.1以创新思路处理教材教师要敢于用创新思路来处理教材,使教学内容不断得到创新。通常情况下,教材编订后会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基本稳定,但科学技术和当今社会正在迅猛发展,教材中必然会有部分内容不能适应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对这

10、部分内容应做出适当变动:另外,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编排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对部分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重组,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增加人与生物圈关系的知识,让学生认识与理解人和生物圈的关系,使学生学会健康环保地生活。2.2备课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教师备课时应当在教学设计中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在深入挖掘新课程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切入点,它们可以是教学难点、重点,可以是演示实验,可以是生物学家的创新经历与体验,也可以是学生的创新成果展示,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和创新欲望。2.3改

11、进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型学习、自学式学习,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启发学生主动发问,质疑问难。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设疑,使设疑与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此外,教师要注意恰当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诸多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4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

12、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生物问题的基本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生物学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指导学生对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进行讨论、辨析甚至改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设置相应的实验,亲自动手去做,引导学生分析每一种方法产生的探索结果,评出设置最佳者,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还可以把某些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

13、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3 为学生提供表现的空间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得不到表现、认同,创新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创新意识就得不到强化,创新的动机也会慢慢消失,因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展现创新的才能,体现创新的乐趣。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着重讲明基本概念、观点及提示有关材料的基础上,把寻求结果的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体验智力劳动甘苦的空间,从而激发其搜索精神,使其创新思想得到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培养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想使学生在校期间做出惊

14、天动地的发明,也是不现实的。但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学生的创新能力必定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显现出来,并能终身受益,成为具有改革精神、具有渊博知识、具有敏捷思维和高超技能的一代新人。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室有限空间的约束,培养其创新能力。3.1要留给学生独立的思维空间。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教师要鼓励学生顺着他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防止为了保证学生少走弯路而急不可耐地去指导学生。只有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展现出来,教师才能对其种种思维方法的合理性作出正确的评价,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2要注意扩展思维的

15、广度。教学中,教师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摆脱原有的定式思维的束缚,不断扩展思维的广度,通过发散思维的培养达到扩展思维广度的目的。生物本身是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没有实验,学生就不可能有创新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实验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空间思考问题,以拓宽思路。参考文献:1付尊英、潘紫千.生物教学研究引论.河北科技出版社,2000.2叶佩崛、刘恕,生物学课程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4皮连生,教学设计一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皮连生,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一打开有效学习之门的钥匙,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6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 条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关渊方,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J,学科教育,2001.8刘恩山、党凤良,初探高中生对生物学不同学习方式的兴趣,学科育,2002.9刘恩山,21 世纪我国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构想和发展策略,学科教育,2001.10刘毓森,生物学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