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二森林过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62478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二森林过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二森林过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二森林过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二森林过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二森林过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二森林过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二森林过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十大环境灾难之二 森林过伐森林,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只要人类存在,森林就必须首先存在。森林,是地球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命线,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没有任何替代物。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特别是热带雨林,更有“地球之肺”的别称。森林生态系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控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是防洪保土的根本,是防风固沙的屏障,还可满足人类健康和精神的需要。森林生态系统又是太阳能转换为地球有效能量的枢纽,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强大的第一生产力,是整个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现在,面对全球森林生态系统惨遭蹂躏,人们更要全面认识它的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唤起越来越多的人去呵护它,守望它。(一)森林文

2、化,是人类认识森林的第一课;其实,自有人类以来,人就在创造森林文化,发展森林文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是生态平衡的杠杆。没有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生发和变异,自然界就无所谓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亦称自然平衡;生态演替是指一个生态系统被另一个生态系统所取代的过程。生态平衡与生态演替是对立统一的。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在无休止的平衡和演替的过程中,孕育出既原始又永久的森林文化。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大自然恩赐的企盼和对绿色希望的渴求,有识之士探索“森林文化”日渐升温。权威人士指出:森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雏形和最早表现形式,根深蒂固,源远流长,人类文明的进步史首先是森林文化演替

3、发展史。从远古时期森林的出现,直至今后可能出现的森林的毁灭,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繁衍、进化、变异和综合效益的总和,便是森林文化的全部内涵。英国环境生态学家 E格兰杰的论述,阐明了森林文化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森林,是一切生命之源,当一种文化达到成熟时,它必须返归森林,来使自己返老还童。如果一种文化错误地冒犯森林,生物的衰败就必不可避免。”格兰杰的论断是不容置疑的森林文化以外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森林文化的派生物,某种文化欲永葆青春就必须偎依森林而不能疏远森林。如果按起源先后论资排辈,森林文化则是全部文化的先导和母体,森林文化至高无上!于是,有人给森林文化写了这样的结论:先有森林文化文明,才有人类演

4、化文明,人类的起源、发展与进化,每走一步都与“木”字紧密相连。我们的祖先是吃着树果树汁从树上走下来的,是穿着树叶树皮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森林有一部光辉的史诗,森林属于今天,森林更属于明天,不堪设想会有一个没有树木的国家,一个没有绿色的社会!(二)纵观所有森林研究之成果,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森林,既是人类生存繁衍的摇篮,又是地球上功能最完整、生物生产量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一旦崩溃,整个大自然大环境就会随之崩溃。先从大农业的角度说说森林的巨大庇护效益:(一)调节气候。调节气候是森林的“特异功能”之一。地表上每增加 1%的森林覆盖率,即可增加降雨量 78 毫米。在农村,相对湿度提高 102

5、0%,农田蒸发量平均减少 2030%。同时,植物的光合作用能蒸发自身产生的水分,消耗蒸发所需要的热量。据测定,每公顷生长旺盛的森林,按每年向空中蒸腾 8000 吨水分计算,大约要消耗积蓄在地表的 40 亿千卡热量,可维持地表总热量平衡。(二)涵养水源。郁郁葱葱的森林是块巨大的吸水海绵,雨水降落林地后,有 50%左右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再迂回流出地表,一般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高出 7 倍。又据专家测算,1 万公顷森林所含蓄的水量,相当于一座容量为 100 万立方米的水库。夏天,每天每公顷森林,可以从地下吸取 3550 吨水化为蒸气。(三)保持水土。森林能防止成土母质、土壤和土壤养分的流失。

6、据测定,有林地可以控制水土流失的 7090%。专家断言:要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沙化,只有植树造林、绿化地表才能达到目的。(四)改良土壤。林地通过枯枝落叶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结构。有林地与无林地相比,有机质平均增加 80%,水解氮增加 2830PPm(百万分率)。(五)防风固沙。成片森林如绿色堡垒,带状林地如绿色长城,削弱风速立竿见影。通过森林分流,风力一般降低 4060%。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对抗风暴、防止荒漠化最有效的手段。(六)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经过近 40 亿年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而森林则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尤其是热带雨林,它

7、养育着 500 万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生物。所以,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下面再从维系生态、维持生命的角度,看看森林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的“特异功能”,而且是没有任何替代物的独家功能。据考究,几十亿年前,地球的大气层并不存在氧气。随着生物的演化,地球上出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大气中才有了氧气。大约 3 亿年前,大气的含氧量才达到并稳定在现今的比例,即 78%的氮、21%的氧和 1%的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其他气体。目前,全球每秒钟内要消耗 1 千万公斤氧气,照此推算大气中的氧只能供应 3000 年。同时,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又要产生数量巨大的二氧化碳。要使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

8、例保持不变,只有依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测定:每公顷阔叶林每天可吸收 1000 千克二氧化碳,放出 730 千克氧气,同时吸收一定数量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气、氯气、氟化物一类的有毒气体。此外,森林的净生产量占整个陆地净生产量的 64%,森林生态系统固定太阳能能力是草原生态系统的 3.6 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6.3 倍,森林生态效益是林木价值的 620 倍。(三)现在,我们着重说说全球“森林过伐”的现状和可能出现的巨大生态灾难。据考古学家推断,最初坐稳自然界第一把交椅的是植物而不是动物,亦即是森林而不是人类。经过千万年的变迁,人类反客为主,涂炭自然,除人以外的一切环境资源,都成了人类的掠夺

9、对象,树木、森林自然更难幸免。一千多年前,地球森林覆盖率高达 70%,1984 年还有 26%,1996 年只有 25%,全球森林约 38 亿公顷。别小看这一个百分点,却宽达 149 万平方公里。而我国从 1984 年干到 1996 年,森林覆盖率才由 12%提高到 13.92%,12 年提高了 1.92 个百分点,计 18.4 万平方公里。以上数据表明,全球或大版图国家,森林覆盖率升降一个百分点,都要增加或者减少数额惊人的森林面积。更何况毁林容易造林难,所以防止森林覆盖率下降,是压在全人类头上的千斤重担!遗憾的是,人类正在疯狂地毁败曾经孕育和还在孕育自己的森林。1980 年至 1995 年,

10、全球消失森林 1.8 亿公顷。目前,全球森林覆盖率仍呈下降趋势,每年至少有 1700 万公顷森林在消失;过去 40 年中,亚洲森林面积减少了 50%。在一场场绿色劫难中,首当其冲的又是被称之为“地球之肺”的面积只有 10 多亿公顷的热带雨林!哺育亚玛逊雨林的亚玛逊河,流经巴西、秘鲁等 8 国,支流 1000 余条,雨林面积 420 万平方公里,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 11%,而立木储量竟占了世界森林总储量的 1/3。同时,亚玛逊的生态效益大得惊人:入海淡水占全球 1/6,能为全球降雨提供 50%的水蒸气,为全球每人提供一升水只需 30 秒钟,保护了占全球物种 2/3 以上的 1000 多万种动植物

11、和其他生物,是全球最大的植物资源库和生物基因库。可是,巨大的资源储量诱惑着本国人的“开发热”和外国人的“掠夺热”,全球的板斧几乎都朝亚玛逊砍去。包括亚玛逊在内的 10 亿公顷热带雨林,每年至少消失 1000 万公顷,不仅殃及千万年来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 50%以上的生物物种,直接恶化当地的生态环境,更使整个地球气候失去平衡,各种超级自然灾难频频而至,毁灭森林就是毁灭人类将从这里起步!热带雨林遭劫岂止一个亚玛逊,南亚的、中非的无一幸免,即使我国巴掌大的一小块热带雨林亦在哭泣:海南岛的绿色王国曾经“战火连年”,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也曾被大块人工橡胶林所取代,我国的热带雨林已经消毁过半。原始森林是不可修复

12、的,无论再种上多少人工林,也无法替代原始森林的生态效益。目前,尽管我国森林出现了总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的好势头,但森林的生态功能即生态效益已严重下降,黄河断流,长江变黄,荒漠化呈上升趋势,足以说明我国森林的庇护效益已大幅度滑坡。1993 年一场沙尘暴窜入无林之境,席卷西北四省,数百人死伤,37 列火车停运,4000 多间房屋被毁,37 万公顷农田受灾,沙尘暴前锋威胁首都北京。又如湖南史料记载:一百年中旱灾水灾年数,十四世纪分别只有 20 年和 28 年,而二十世纪竟增加到 90年和 94 年。这是湘人肆意践踏以森林为核心的自然环境得到的报应!现在,全球范围内荒漠化猖獗,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

13、减,温室效应加剧,大气质量下降,水旱风暴灾害频频发生,生命维持系统受到严重损害都是人类过度毁林造成的恶果。有林业专家作了一个科学设想,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后果:第一,陆地上生物产量的 90%将消失,450 万个生物物种将会灭绝;第二,全球 70%的淡水将会白白地流入大海,人类将会出现不能承受的用水危机;第三,陆地上 90%的动、植物,因没有森林蓄水,将会面临“死亡型”的干旱威胁;第四,生物固碳将减少 70%,地球上二氧化碳将大量增加,生物放氧将减少 67%,地球将大幅度升温,人类生成将受到严重威胁;第五,许多地区将发生洪涝灾害,大批农田、城市将被洪水淹没。结论:毁灭森林就是毁灭人类!目前,森林锐减导致的一系列生态危机,已经构成了对人类的严重威胁,国际社会对此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1984 年,罗马俱乐部的科学家们强烈呼吁:“要拯救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首先要拯救地球上的森林。”联合国粮农组织原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即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1992 年,世界环发大会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称:“在本次世界最高级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