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无锡慧源高复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62427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无锡慧源高复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无锡慧源高复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无锡慧源高复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无锡慧源高复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无锡慧源高复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无锡慧源高复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无锡慧源高复高三语文模拟试卷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无锡慧源高复语文模拟试卷(八)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近段时间,大学“撕名牌”校名简称之争,因几起案例连续涌入舆情管道:那边厢四川“川医”的争论还没 ,这边厢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又掀起“南大”简称之争。对此,光明网评论道:“它纯属虚荣心作祟;高校若想通过简称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属于 。”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 的争论。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各有千秋,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A尘埃落定 本末倒置 旷日持久 大相径庭B烟消云散 细枝末节 经年累月 南辕北辙C尘埃落定

2、细枝末节 旷日持久 南辕北辙D烟消云散 本末倒置 经年累月 大相径庭2下列诗句中,属于表达“人事沧桑,自然永恒”感慨的一项是(3 分)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C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D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3对下面加点诗句所用的修辞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A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夸张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比拟C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借代D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比喻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 分)A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炯、

3、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唐诗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体现了诗歌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特点。B经过初唐诗人的开拓创新,唐诗迎来了它的全盛时代。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C在盛唐诗坛上,李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巨星。杜甫称赞他“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自己却爱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一生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仁爱和忧患情感,因而被称为“诗史”。5、下列不是出自杜甫之手的诗句是(3 分)A.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C.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

4、生陇亩无东西。 D.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二、文言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秦晋崤之战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

5、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遂发命,遽兴姜戎。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文

6、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选自左传,有删节)【注】公元前 628 年,晋文公重耳去世,但还未安葬,晋襄公继位,晋文公曾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得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国即君位。文赢:秦穆公的女儿,晋文公夫人。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公辞焉 辞退 B. 不腆敝城

7、邑 丰厚、富裕C. 彼实构吾二君 离间 D. 不替孟明 废去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来刻画人物,突出人物个性。蹇叔的三段话直接谏诤秦穆公,但语气大有区别,使蹇叔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亲、丰满完美。B.以蹇叔论战为中心,以秦军东进为经,以秦、晋、郑主要人物的活动为纬,把众多人物、纷杂事件有条理地编织在一起,以印证蹇叔对战争的判断和分析的预见性。C.皇武子辞客一段话,旁敲侧击,在表示抱歉的客气的话语中则婉转而又严厉地揭露了秦国的阴谋,其实是下达了逐客令,外交辞令巧妙得体。D.郑国内部团结一致、上下齐心,采取果断措施,作好准备,使秦的野心未能得

8、逞。晋国在“崤之战”中虽获胜利,但其内部矛盾重重,君臣不齐心。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9.郑商人弦高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特点?请简要概括。(4 分)三、古诗词鉴赏(10 分)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黄溪夜泊 欧阳修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非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注】本诗是诗人于景祐四年被贬夷陵经黄溪时所作。(1)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颔联。(5 分)(2)请结合全诗,概括诗人抒发的丰富情感。(5

9、分)四、名句默写(9 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长笛一声人倚楼 。(长安晚秋)(2)君不闻, , 。(兵车行)(3)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4)云横秦岭家何在?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5)东指羲和能走马, 。(天上谣)(6)今逢四海为家日, 。(西塞山怀古)(7) ,不用登临恨落晖 。(九日齐山登高)(8) ,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变奏的乡愁李新勇多年以前,不管是在新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一旦出现“大凉山”“西昌”或者“安宁河”这些字眼,心头澎湃的情绪就如同初恋时节在路上遇见暗恋的女

10、孩。那时候,我的文字总走不出由这三个字眼组成的故乡,连做梦都奔走在回家路上。因为那里有我的父母兄弟,有熟悉的乡音,有熟谙的粗茶淡饭,有熟稔的山山水水。这些年,逮上个机会我就会回故乡住上几天。跟爷爷同时代的老人,走得一个不剩了;跟父亲同时代的,已都步入老年;我的同龄人已到中年,各忙各的生计;比我年轻的,我们彼此都不认识。小村无法挽留年轻人的脚步,翅膀稍硬,便飞进城市。小村的道路不断改变,房屋不断翻建。一次次回去,一次次积淀着陌生。故乡能被我感知的气息越来越微弱,乡愁变得越来越不可捉摸。火车提速、机票打折,让曾经在火车上熬五十多个小时的漫长细节,一下子缩短为一二十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快到我还没有

11、把频道调过来,就到老家大门口了。还有电话和手机,从前四天才能寄达的情绪,如今动一下指头就搞定。还有微博、微信,故乡每天发生的大小事情,从天气到高原湿地开发、排污抗污,都在眼睛到手机屏幕那么短的距离间。我在第二故乡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的出生让我有一种在脚下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感觉,我将成为孩子的起点和圆心。孩子长大了,小学、初中、高中,眼看就要上大学了我对老家的乡愁跟春天开河的冰凌一样,再坚强也无法阻止崩塌的命运。我的父母在故乡替我留了一小块土地,希望我回去建房子。有现在这份工资,再在老家的自留地上经营一个梭罗笔下的庄园,那种无忧无虑的田野牧歌生活的确令人向往。我估计,待到退休,我早已没有这份心境。

12、到那时候,我成了我女儿的故乡。人生的维度就那么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却又非常简单。任何人心头都有一份乡愁,哪怕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出生地。比如我的邻居,买土豆要买本地土豆,买鸡蛋要买家户蛋,买鱼虾要买野生的,诸如此类。本地土豆、家户蛋、野生鱼虾我们也喜欢,虽然我从前生活在四川,他们一直生活在江苏,那是我们童年和少年时候共同的味道。良种蔬菜抑或转基因蔬菜吃到嘴里,口味差得跟从前的猪食一样。乡愁从味蕾开始,跟离不离开故乡没有多大因果关系。这种乡愁已不属于地理范畴。2011 年,从鲁迅文学院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梦境都在文学馆路、中国现代文学馆、鲁院的教室和宿舍里。后来多次到北京出差,无论时间多么紧张,都

13、要挤出时间回去看一看。铁打的鲁院,流水的学员。树长高了,院子更美了,池中的红鲤鱼变大了。但在我心底,“我们”的气场还在。仿佛我们同届的学员都还在宿舍里指尖飞舞,构筑皇皇大著,只要在楼下喊一声“打球啰”“拔河啰”,就能把大家热热闹闹地招呼到楼下来徜徉半日,徘徊于小径,在往事中流连忘返。临到要离开,人就落到现实了。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不落到现实,更痛。这个别致的学院,成了多少中国作家的精神故乡。乡愁如果有生长期,其童年、青年、壮年,大概也是一直生长着,变化着的吧。12文章开头用“多年以前”这种方式叙述有什么作用?(4 分)13第三段最后写道,“我对老家的乡愁跟春天开河的冰凌一样,再坚强也无

14、法阻止崩塌的命运”。请具体说说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崩塌”。(4 分)14“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不落到现实,更痛。”解释这句话在文中含意。(6 分)15本文题为“变奏的乡愁”,说说作者表达了哪些形态的乡愁,并简析其具体内容。(6 分)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欣赏中国戏曲之美季国平俗话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唱戏与看戏当场互动的重要性于此可见。在巴黎,法国观众不了解中国戏曲,看昆曲白蛇传时如同观赏歌剧般正襟危坐,“疯子”没有遇上“傻子”,剧场气氛有点冷清。而在慕尼黑,我们建议德国观众观看中国戏曲时可以像观看足球比赛一样,随时表达自己的喜怒

15、哀乐,结果是,台上的“疯子”遭遇了台下的“傻子”,那天剧场效果的火爆不亚于国内。两场演出效果反差之大,主要就在于如何认识戏曲之美和如何进行戏曲审美。如果对戏曲的审美特性不了解、不熟悉,自然就不知道戏曲美在哪里,好在何处。显然,戏曲欣赏的要义正在于理解戏曲独特的表现方式,懂得戏曲的审美风范,知道看戏曲与看话剧、歌剧、音乐剧的差异所在。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吃的是麦当劳,看的是外国大片,离戏曲艺术已经太远了,误解便由此而来,不少人误以为戏曲落后于西方舞台艺术,甚至一些戏剧名家也抱有这样的偏见。事实上,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人的审美家园。黑格尔说:“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已经开化的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