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技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5480 上传时间:2017-07-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作文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作文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作文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作文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作文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作文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作文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技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作文如何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技巧走进考场,拿到作文题,不少考生常常是脑中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起来。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打开作文思路所致。其实,仔细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不难发现,引导考生打开作文思路是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特色。只要考生审题立意得法,养之有素,平时有过这方面的训练,自然很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材料自然也会纷至沓来。下面就以高考作文题为例,跟大家谈谈迅速打开作文思路的巧妙方法。一、简单替换思想简单替换,就是针对作文题目、话题或引题材料,将其所隐含的道理、观点、意蕴以及写作指向、写作意图等揭示出来,选取类似于这些义项的人物、事件或现象来替换的思想方法。但运用替换思想不能

2、望文生义,想当然,一定要根据题目、话题或引题材料,仔细推敲其替换的类似性和准确性。通常是选取我们所深知熟虑的,且能触发我们联想的人物、事件或现象来替换。1、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暗喻或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喻体置换为本体或本体置换为喻体。如 2010 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难题”,本体不出现。如果我们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只想到不容易解答的题目,就不能挖掘出新意,写出新颖的文章来。但如果我们能联系实际,从生活中找出各种比喻“难题”的本体来替换,诸如难以解决的问题、难以处理的事情等,思路就会大开。从小处说,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有学习上的,有生活中的,

3、对于这些“难题”我们无法逃避,只有迎难而上才能最终解决“难题”。从大处说,一个国家的发展,或者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会遇到“难题”,甚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也面临着环保的“难题”等。由此展开联想,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此时我们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来替换具有多义的词语。例如 2011 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作文题“一切都会过去PK 一切都不会过去”,引题材料是: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4、篇文章。以“一切都会过去 PK 一切都不会过去”为题目,“一切都会过去”怎么理解?又怎么理解“一切都不会过去”?这是立意的关键。“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看似矛盾,实则辩证地揭示了生命、历史、文化等过程性事物的特点。作文题在审题上难度不大,但对考生辩证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两个观点都能兼顾,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性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倘若考生的文化积累不够厚实,不能达到广征博引,要想将一个通俗的道理讲得令人心服口服,绝非易事,更何况是双话题,起承转合的要求较高呢?但如果考生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来替换这两个具有多义的短语,从“暂时和永久”、“现象和本质”等方面切入,就很容易打开

5、思路。近的可以联系自己眼下正在进行的高考,因为考试得了多少分,关系到考生自己能不能进一所好的大学,但这只是暂时的,而个人素质的提高则更重要,那才是永恒的,由此考生可以借此谈一谈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差别。远的则可以联系社会,一些人为谋取利益,不讲诚信,虽然钱赚了很多,GDP2上升很快,但社会没有得到进步。因此考生也可以从“现象和本质”的角度阐发自己的观点。明白了这些,该谈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3、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此时可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例如 2011 年山东省高考作文题“这个世界需要你”。世界就是由“你”、“我”、“他”组成的,心中如果只有自我,世界则是不完

6、整的。遗憾的是,现实世界里以我为圆心的人太多了,无论何时何地,很多人都在为自己着想,哪里还有你和他人?这样的世界,又怎么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而考生若能撇开自我,把视线转向对方的“你”,我们会从“你”身上看到什么?我们就会看到“你”的贫穷,“你”的富贵,“你”的不公,“你”的进步,“你”的文明,等等。我们会想到什么?我们就会想到关爱,想到团结,想到感恩,想到平等,想到正义,想到共同富裕等。“你”是谁?“你”可以是农民工,可以是干部子弟,可以是下岗工人,可以是一掷千金的大款,可以是沿街乞讨的老人,也可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片蓝天,一方水土等等。这么一替换,我们的作文思路自然也就被打开了。二、阐

7、释补充思想阐释补充,就是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思想方法。1、对标题进行阐释补充。例如 2011 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期待成长”。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要想打开思路,写好这篇作文,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谁期待成长。当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期待长大,期待穿上大人的鞋子,走大人走烦了走怕了走累了的路,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我(我们),可以是他(他们)。二是期待谁成长。当然是未成年的孩子,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他(他们),也可以是我(我们)自己。三是对“期待”、“成长”的阐释补充。亦即对“期待”、“成长”是否有足够个性化的理解。“期待”什么?“期待”成长?“期待”怎样的“成长”

8、?“期待”着一次邂逅,“期待”着一场拼搏,甚至是“期待”着得到贵人的一句指点,师长的一句鼓励,朋友的一句安慰,以此来改变我们“成长”的轨迹,人生的命运;抑或“期待”着悲壮、磨砺、暖流、暴风雨尽快到来,以此来滋养我们的生命之花,使生命之树健壮成长,使我们有勇敢面对挫折的勇气,有纯洁善良的感情,有独自承担责任的生活能力。比如现在家长、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过于期待,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期待他们成长,通过一系列人为的揠苗助长手法,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欲速则不达。对此考生就需把青少年对家庭、社会、学校期待自己成长的正确态度表达出来。做这样的阐释补充后,我们的思路自然就会被打开。再如 2011

9、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拒绝平庸”,针对这道题,考生的思维可若马腾雀跃,纵横开阖,无拘无束。然而对于多数考生而言,开放性思维带来的漫无边际,很可能会同时带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头绪繁多,思维散发,不知从何入题,不知从何下笔。因此要写好这篇作文,就需考生作必要的阐释补充,方能抓住写作的关键。“平庸”有何而来?缘何而来?为何要“拒绝平庸”?怎样“拒绝平庸”?只有作出这样的补充阐释,深入思考,弄明白这些问题,才会认识到,“拒绝平庸”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我们对这“三关”的要求,同时就会得出类似下面的结论: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处世要有原

10、则,有鉴识,有坚守。拒绝平庸,无疑是在给自己增加能量,给生命注入新的活力;拒绝平庸,是时代对我3们每个人发出的召唤。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立意、选材就有了取舍的空间,也就会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来。2、对材料进行补充阐释。例如 2011 年陕西省高考作文题“我眼中祖国的发展”,所提供的材料主题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祖国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要求考生针对祖国的发展和变化书写自己的感想。那么是不是仅仅依靠所给的材料就可以完全反映出祖国的发展变化了呢?不是的,能够反映祖国发展变化的典型材料有很多。因此考生可根据作文要求,一方面对所给材料进行准确阐释,另一方面须对自己所掌握的典型材料进行补充阐释,进而感想、感悟,

11、才能表达出独特见解,写出新意。更重要的是,对于祖国的发展和变化,我们不仅需要看,更重要的是思考和感悟。无论是看,还是思考与感悟,都需要用心,才能避免肤浅,人云亦云,才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富有新意,获得高分。三、联想扩展思想联想扩展,就是运用联想、想象能力扩展思路的一种思想方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道作文题,如果我们全方位思考,多层面、多角度联想和想象,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而使思路洞开,文思泉涌。随着思路的打开,相应的写作素材也就会纷至沓来。思路的激活,将会导致写作激情的高涨,写作灵感的激发,为创造性思维开辟广阔的天地,为多元化构思立意打下基础。例如 2011

12、 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总有一种期待”,可针对题目进行联想扩展。这里,“期待”是关键词,为文的重心即在此,“期待”就是“期望、等待”之意,这种“期望”和“等待”是他人或者自己长期萦绕于胸的情愫,很久未得纾解。但在审题时也不能忽略了“总有一种 ”,限制了这种“期望”和“等待”只能是一种,不能是多种。可以是不同的人有同样的“期望”或“等待”,不能是一个人有多种“期望”与“等待”。此外,“总有一种期待”强调的是积极乐观的情绪。因为“期待”有期盼、 等待、渴求之意,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加上“总有一种”,加强了这种感情并且带有一定的哲理。由于作文要求考生自主立意,考生从关注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13、人与他人这些平时训练积累的角度都能立意,比较容易找到切合点。所以通过联想拓展,考生很容易发现切合现实的角度有很多,如:期待那份亲情友爱;期待那份灵性,期待他们的个性和精神追求;期待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期待世界的安宁与和平。有很多题材可以用,比如写李娜对成功的期待,写她因为对中国甚至亚洲网球立于世界的期待才有那份拼搏和力量;写作家因期待发掘人性的美艺术的美才有那份不懈的创作激情;写今人期待和古代先贤古代文人才士神游。也可写因为缺失所以期待,因为遥远所以期待,因为没能实现所以期待,都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当然,我们不仅可以赞颂,也可以进行反思批判。作这些联想,思路就会大开。再如 2011 年广东省高

14、考作文题“回到原点”,此题就给考生留有较大的联想思维空间。大千世界,“原点”无处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可以是物理上的“原点”,也可以是精神上、抽象的“原点”,这些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经历都能够吻合得上。考生可以写自然景观,可以写社会现象,也可以写个人经历,能够将人生积极向上,奋发向上,具有真情实感的东西辩证地、有效地提炼出来。例如:在写作中,考生既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辩证立意。在具体4内容上,“回到原点” 可以是一种调整策略或力量后的再出发、再冲刺,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处事艺术;也可以是一种反思反省后再出发的大智慧;还可以把“回到原点”当

15、作是表面上的一种重复或位置的复原,其本质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可以就生活中的具体话题,如自然环境回到原生态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物质丰富的今天,人的精神和道德应该回到本真的状态,还可以写个人迷失后,如何找回自己本来的位置,等等。这样的思考感悟就是在联想、想象中得到的升华,联想、想象也会在思考感悟中生发、延伸。四、角度变换思想许多材料作文,往往需要考生从不同角度对所给材料进行审视,以发现能够打开作文思路的角度。例如 2010 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这是一道命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如下: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此现象称为“反哺”。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现象。年轻一

16、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引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社会,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角色转换之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所以大多数考生很容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和高考作文倡导的关注生活、关注人生是吻合的,利于引导考生进行反思、反省,从而调动起他们的情感思维,写出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文章,体现出写作能力,的确也是一道好题。那么,考生该怎样打开思路呢?其实在材料部分就讲了自然和社会关于“角色转化”的信息,这已经限定了写作的方向和思路。能否抓住“转换”这个侧重点,是立意是否准确的关键。从材料里我们可以找到几组关系,雏鸟和母鸟、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父辈和子辈,总之,是“施教者和受教者”,我们不必拘泥于这几组关系,可以适当延伸,如果拘泥于此,思路反而打不开。可将表达的重点放在“我感受”“我经历”“我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