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54452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3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3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3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3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江市 2013 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及初中毕业会考试题A 卷(100 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怄气(u ) 愤懑(mn ) 埋怨(mi ) 校对( xio) 吹毛求疵(c )B 匀称( chn) 牟取( m ) 羸弱(li ) 眼睑(jin) 恪尽职守( k )C 沉浸( jn ) 愕然( ) 鞭挞 (t ) 炽痛( ch ) 舐犊深情(sh )D 芳馨(xn) 干瘪( bi ) 寒噤(jng) 惬意( qi ) 龙吟凤哕( hu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蜿蜒 文采藻饰 歇斯底里 张

2、皇失错 B 拮据 郑重其事 明察秋毫 喏喏连声C 抽噎 怀古伤今 根深蒂固 中流抵柱 D 潮汛 苦心孤诣 有例可援 销声匿迹 3 下列格局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么多树跟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B 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C 这些豆蔻年华的男女学生,参加这项活动的热情相当高。 D 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名人传是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 罗兰的作品,书中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

3、美他们的崇高风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也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分为“风” “雅” “颂”三个部分。 C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是我国第一篇关于农民战争的历史文献。D“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出师表就是这种文体的代表作之一。 5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青年人游梦想,就会做事有动力,前进有方向。 梦想是催人奋进的号角,一个民族有梦想,就会精神不跨,旗帜不倒。中国未来的希望,在亿万朝气蓬勃的中国青年身上,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最终要靠广大青年去实现。 当青年人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人民共同梦想之中,融入到祖国和民族的发展之中时,青年梦就成为了国家梦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所以,我们拥有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实现中国梦就有了坚实基础和坚强保障。 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21 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文成第 69 题。 (13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5、“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 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 偏爱。B 朝服衣冠 服:衣服。 C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间:偶尔。 D 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 7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于”字解释为“在”的一项是( ) (3 分)A 皆以美于徐公 B 欲有求于我也C 能谤议于市朝 D 皆朝于齐8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邹忌以自己的故事,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B 邹忌 “暮寝而思之”的

7、结果表明他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C“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指齐王受“私王” “畏王” “有求于王”的蒙蔽。D 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是齐国能“战胜于朝廷” 的根本原因。9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 分)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翻译: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翻译: (二)古诗文积累(8 分) 。 10.用课文原句填空(8 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论语 ) 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 ,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

8、 三、现代文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第 1113 题。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

9、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

10、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母亲和宏儿都睡着了。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

11、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1 选文第 1、2 段都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从描写内容看有何不同?请作具体分析。这种描写的作用是什么?(6 分)12 选文第 8 段“可悲的后障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 分)13 比较阅读选文第 13 段划线句和下面的链接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5 分)我懂得他的意思,他们正办新青年 ,然而那时仿佛不但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没有人来反对,我想,

12、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譬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睡熟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节选自鲁迅呐喊自序 ) 两段文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是什么?(2 分) 两段文字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内容作具体分析。 (3 分)四、作文(50 分) 1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3 年 5 月 12 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网等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过去 20年里,北

13、京大学保安队先后有 500 多名保安边工作边学习,获得大学或者硕士研究生学历。在众多报道中,都特别提到北大保安队副大队长汝阳青年农民张国强先后取得大专、本科、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等多项学历、资质证书的传奇故事。因为基础低,张国强最初选择了没有门槛限制的自学考试。保安工作很忙,八小时的工作以后还要备勤,经常是第二天考试,前一天晚上还要巡逻。求学之路,他比常人付出了更多。基本上靠中午 12 点到下午 1、2 点的午休时间看书,另外就是晚上八九点以后,十二点以前没有睡过觉。 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而要铸就不平凡的人生,让平凡的生命活出精彩,需要很多很多请结合以上材料和你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以“人生

14、需要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请把标题补充完整再写作文。 作文字数 600 字以上。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透露自己姓名、学校、区县等真实信息。 6001000B 卷( 60 分) 一、阅读理解(48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 1516 题(6 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岳阳边。15 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 (2 分) 16 请你谈谈本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 分) 颈联: 尾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第 1719 题(10 分) 。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3 分)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虎利其爪牙(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