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史记》《唐诗宋词》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45039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选修《史记》《唐诗宋词》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选修《史记》《唐诗宋词》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选修《史记》《唐诗宋词》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选修《史记》《唐诗宋词》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选修《史记》《唐诗宋词》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选修《史记》《唐诗宋词》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选修《史记》《唐诗宋词》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7 页选修史记 唐宋诗词试题(时间 120 分钟 总分 100 分)一、语言积累运用(25 分)知识积累(共 10 分,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霰粒 xin 惨怛 d 喟然 wi 吟啸 xioB稽首 j 韶光 sho 笃仁 d 征辔 piC濯淖 no 缧绁 lixi 碣石 ji 溽暑 rD靖康 jng 田畴 shu 渌水 l 憔悴 qio2下列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流砥柱 运筹帷幄 捣衣砧 竹暄归浣女B令行禁止 豪杰蜂起 扁舟子 萧萧班马鸣C高山仰止 意兴阑珊 惊层颠 脚著谢公履 D搏闻强志 忧愁幽思 干云霄 皓腕凝霜雪 3下列各组句

2、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因利乘便 因材施教B 屈平属草稿未定 若属皆且为所虏C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D 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4下列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褒周公之德也 (以:连词 表目的 用来)B乃喟然而叹曰 (而:连词 表修饰)C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乃:才)D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最终)5. 下列诗句与其所评价的诗人对应错误的一项( )A.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B.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初唐四杰” )C.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奋,著成信史照尘寰。 (屈原)D. 大明湖畔,

3、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文学常识(共 6 分,每空 1 分)6. 史记作为第一部 ,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余年历史。司马迁首创的一种述史方法,即 ,就是将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一件历史事件的始末经过 ,分散在数篇之中 ,参差互见 ,彼此相补。7. 词的流派分为 派和 派,前者代表词人有 ,后者代表词人有 。8. 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共 6 分,每空 1 分)第 2 页 共 7 页谚曰“ ,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李将军列传 )仓廪实而知礼节, 。 (管仲列传 ) ,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独自莫凭阑,

4、无限江山, 。(李煜浪淘沙令)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9. 在下面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整句。(3 分)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文学珍宝馆。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 ;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也能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有,有 ,有草长莺飞的梦江南。二、阅读鉴赏题(共 35 分)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 1012 题(共 10 分)甲(广) 望匈奴有数千 骑,见广,以 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 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

5、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 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乙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 爱乐为用。其射, 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 分)(1)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 )(2) 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 ( )(3) 得赏赐辄分其麾下 ( ) (4) 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 )11. 对下

6、列加点词的解说正确的一组是(2 分)( )今皆解鞍以示不走 士以此爱乐为用即有急,奈何 其射,见敌急A. 相同 不相同B. 相同 相同C. 不相同 相同D. 不相同 不相同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 分)(1) 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译文: (2)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译文: 第 3 页 共 7 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15 题(共 6 分,每题 2 分)齐 使 者 如 梁 ,孙 膑 以 刑 徒 阴 见 ,说 齐 使 。齐 使 以 为 奇 ,窃 载 与 之 齐 。齐 将 田 忌 善 而 客 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 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 马有上、中、下辈。于是

7、 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 驷与彼中驷,取君中 驷与彼下 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 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 膑辞谢曰:“刑馀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 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8、。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 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

9、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孙膑以刑徒阴见 阴:暗中B齐威王欲将孙膑 将:率领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客气D明日为五万灶 明日:明天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B赵急,请救于齐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C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信而见疑,忠而被谤D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15.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并帮助齐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B.在魏国攻打赵国时,田忌按孙膑所说趁机攻打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于是魏军果然去了邯郸,在桂陵与齐军交战,结果被打败。C. 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场心理战争。孙膑紧紧抓住魏军凶悍勇猛,一向瞧不起被认为胆小怯弱的齐兵的心理,精心策划,巧设埋伏,终于计胜庞涓。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后来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16. 指出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2 分) ( )旅夜书怀第 4 页 共 7 页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

11、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A首联用“细草” “微风” “危樯” “独舟”等意象营造出了凄凉孤寂的意境,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融情于景。 B颌联以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明朗的月光烘托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C颈联既是自我解嘲,又流露出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慨之情。D尾联,诗人借景抒情,用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自叹身世飘零,从而抒发了自己失去依托,漂泊无定的孤独之情。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1718 题(5 分)月 上 瓜 洲南徐多景楼作南宋张辑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注】南徐,古

12、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 。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17. 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答出两点即可)(2 分)18. 本词特点是情景交融,请简要分析。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共 12 分)明月清泉自在怀贾平凹读王维的山居秋瞑时年龄还小,想象不来“松间明月”的高洁,也不懂得“泉流石上”是什么样。母亲说这是一幅很美很美的风景画,要我好好背,说背熟了就知道意思了。可我虽将诗句背得滚瓜烂熟,其意义依然不懂。什么空山、清泉、渔舟这些田园风物也只是朦胧意象,而乡野情致则更模糊了。 后来上了大学,有了些古文功底,常

13、常自豪于同窗学友。翻来覆去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能时常获得师长赞许。再后来深入乡村,那儿有田园,却无松竹流泉;及至上了华山、峨眉山,并且专在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南渔舟,访溪边浇女,都为寻找王维山居秋瞑的那种灿烂意境,都为了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那份执著情绪。一段时间,于人世纷杂之中,自以为林泉在胸,甚至以漫樵野老自居,说和同事纠纷,劝解祸中难人。自以为心中有了王维,就了却了人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更自以为一壶清茶,便可笑谈古今。真正进入了人生的生存程序结婚、生子、住房、柴米油盐,等等,才知道青年时代“明月松间照”式的“超脱”,只不过是少年时代“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浮雕和顺第 5 页 共 7 页延。真正对王维和他的诗的理解,是在经历了无数生命的体验和阅历的堆积之后。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潭里不能没有月辉。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灵秀。顶上的松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