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附全答案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23842235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附全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附全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附全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附全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附全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附全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附全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附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本大题共 10 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案纸指定的位置上。)1.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散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思维。A.具体形象B.抽象C.语词逻辑D.动作2.根据皮亚杰的观点,4 岁左右儿童的思维处于()阶段。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3.()于 1879 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A.冯特B.华生C.卡特尔D.铁钦纳4.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去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叫()。A.观察法B.心理测验法C.实验法D.个案法5.“鱼和熊掌不可

2、兼得”,这句话描述的是()冲突:A.接近-接近型冲突B.回避-回避型冲突C.接近-回避型冲突D.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6.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完成的。A.细胞体B.树突C.突触D.轴突7.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A.有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什么现象?()A.感觉对比B.感觉适应C.感觉阈限D.错觉9.军事上的伪装是混淆对象与背景的差异,主要利用了知觉的()。A.恒常性B.理解性C.整体性D.选择性10.按照记忆的干扰理论,早上起来记忆效果好,这是因为少了()。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3、D.自然消退【网络综合-教育硕士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二.填空题(每小题 1 分,本大题 5 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1.记忆的三个子系统中,具有鲜明形象性,保持时间非常短,容量较大的叫做_。2.个体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_。3.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_交互作用的结果。4.“暴跳如雷.欣喜若狂”是描述情绪的_状态。5.根据大脑皮层的机能区域的划分,视觉区在_。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1.高原现象2.知觉定势3.最近发展区4.聚合式思维5.习惯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

4、主要观点。2.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关系。3.简述观察的品质。4.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5.简述詹姆士一朗格的情绪理论和阿诺德的情绪理论。6.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五.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2.结合实际,谈谈能力是如何形成的。3.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B C A C B B D A二、填空题瞬时记忆、意志过程、社会、激情、枕叶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10

5、 分)1、 高原现象:高原现象是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现象。2、 知觉定势:即先前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影响人的当前知觉。3、 最近发展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4、 聚合式思维:也叫集中思维。它是把问题所提供的种种信息或条件朝着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优的解决问题的方案。5、 习惯: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1.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1)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1 分)(2

6、)行为主义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2 分)把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1 分)。行为主义还反对内省,主张使用客观研究方法(1 分)。2.简述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关系。(1)共同点。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1 分)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而且都可以建立初级强化。(1 分)(2)不同点: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1 分);(2)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1 分);(3)反应方式不同(1 分)。(1)观察力的定义:指人迅速、敏锐地 发现事物细节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觉能力。(1 分)(2)观察的目的性(1 分)(3)观察的客观性(1 分)(4)观察的精细性(1 分)(5)

7、观察的敏锐性(1 分)4.简述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识记的概念:是获得事物的映象并成为经验的过程。也就是说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的过程(1 分)。(1)识记的目的与任务(1 分)(2)活动的内容与性质(1 分)(3)识记方法(1 分)(4)材料的数量和性质(1 分)5.简述詹姆士一朗格的情绪理论和阿诺德的情绪理论。(1)詹姆士一朗格又称为机体知觉理论(1 分)。认为情绪并非由刺激引起,乃是由生理变化激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后产生的(强调大脑对身体反应的反馈)。(2 分)(2)强调大脑皮层对刺激影响的评估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认为人们的认识过程左右着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2 分)6.简述气质与性格的

8、关系。(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性格与气质的性质是不同的。性格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化特性(1 分),而气质受遗传影响较大(1 分)。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有所区别。气质的生理基础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1 分)性格的基本机制是在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基础之上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1 分)(2)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性格与气质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1 分) 虽然,气质对性格的形成与表现发生一定的影响,但它并不决定一个人最终形成什么样的性格。(1 分)五、论述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1)注意的概念(2 分)(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

9、教学(3 分) 无意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无意注意也可以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3 分) 学习目的性;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和坚强的意志品质。(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2 分)(5)结合实际(5 分)2、结合实际,谈谈能力是如何形成的。(1)能力的概念(2 分)(2)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2 分)(3)环境和教育(3 分)早期环境,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早期是儿童言语、感知和想象等多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学校教育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系统性的.(4)实践活动的影响(2 分)(5)主观能动性(1 分)(6)结合实际(5 分)3、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动机的概念(1 分)(2)动机的意义(1 分)(3)指导原则: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强化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3 分)(4)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远景性学习目的教育。(1 分,结合实际 1 分)(5)提高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1 分,结合实际 1 分)(6)明确学习目标。(1 分,结合实际 1 分)(7)及时、有效的反馈。(1 分,结合实际 1 分)(8)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1 分,结合实际 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