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排好)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41466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排好)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排好)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排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排好)(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1 地球仪地图2 地球的半径和赤道周长3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4 经度纬度的递变5 东西半球的划分6 根据经纬网确定位置和方向7 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8 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行进方向9 比例尺大小/变化与图示范围10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11 等值线的基本特征12 等高线与地形地势地貌、河流和 选址13 两点/陡崖的相对高度14 地球上两点间的距离计算15 重要经纬线的地形剖面图1617 地球运动18 天体(分类、特征)及天体系统(太阳系)19 地球的普通性(八大行星特征)和特殊性(原因)20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21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我国太阳辐射分布)22 太阳活动及其

2、对地球的影响23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和意义24 同步卫星25 晨昏线/圈的判读及其特点26 地方时、区时、 时区的计算27 北京时间和标准时间28 日界线及日期的分割29 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和意义30 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31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32 各地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关系)33 等太阳高度线34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35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和季节变化规律36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37 太阳的视运动(方位和太阳高度)38 物体影子的朝向(尤其是极昼)39 月相的成因及观测时间(日食和月食)40 昼夜长短的计算41 夏之日20、30、 40、60度的昼长42

3、昼夜长短的纬度和季节分布规律43 昼夜长短与太阳高度的关系44 日照图的判读45 四季(天文、气候、欧美)的划分46 卫星发射基地(太原酒泉西昌文昌)的区位选择4748 大气49 大气的组成及作用50 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各层的基本特点51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地面和大气 辐射)5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53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54 气温的日变化与热量收支55 气温年较差及其影响因素56 气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57 逆温的产生和意义58 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59 等温线判读及弯曲的因素60 气候类型的判读61 降水的形成条件及类型62 雾的形成63 热力环流的形成、等压面、天气和应用64 大

4、气的水平运动及受力分析65 风压定律66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的关系67 等压线的判读68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69 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70 直射点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71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72 东亚南亚的季风环流(风向、性质、分布及影响)73 我国雨带随时间的移动74 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对我国的影响75 锋面天气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特点 76 低压(气旋)/ 锋面气旋、高 压( 反气旋)天气系统 77 气候理想模式图78 十三种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79 影响气候的因素80 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8182 水83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

5、意义84 陆地水体(雨水,冰雪,地下水)的相互关系85 等潜水位线(埋藏深度)的判读86 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季风区、东北、西北)87 河流的水文特征88 河流的水系特征89 世界主要的河流特征90 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91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及等温线的弯曲原因92 海水盐度分布及影响因素93 潮汐与月相94 洋流的成因(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95 洋流模式图(注意性质)96 世界洋流的分布、名称97 洋流的意义(航行、气候、生物、污染物)9899 陆地100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各圈层的特点101 地震波在各圈层的变化102 主要的造岩矿物103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104 沉积岩的特征

6、105 地质循环和意义106 地质作用的分类和表现形式107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08 地形倒置的原因109 地质构造意义110 岛屿的形成111 常见的外力作用与地貌112 河流的下蚀和测蚀113 板块构造学说114 板块边界与地貌115 地质年代与生物发展116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各要素的关系)117 生物循环的作用118 绿色植物/绿化带的环境效益119 土壤的组成、形成及影响因素120 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121 非洲地域分异规律122 垂直自然带带谱123 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复杂的原因124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25 非地带性因素及其案例126 气候与植被、土壤和自然带的模

7、式 图127128 自然资源129 自然资源分类(按性质、利用、空间)130 气候资源与农业、交通、建筑和旅游131 海洋资源(化学、生物、矿产、能源、空间)132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133 海洋资源与利用134 海洋能源的优缺点135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分布及成因136 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和国家137 过度开采地下水带来的影响138 缺水的可能原因139 四大著名渔场和我国舟山渔场的成因140 盐场的成因(长芦、莺歌海、布袋盐场)141 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治理142143 自然灾害144 自然灾害的属性、两大灾害带、分类和特点145 自然灾害的特点146台风(性质,结构,分

8、布,成因,天气状况,危害,防御措施)147 地震(成因,构造,影响烈度的因素,分布)148 滑坡和泥石流(我国西南多发的原因)149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原因,危害和防治 (全球变暖,臭氧空洞,海水入侵)150 我国的寒潮(天气特征,入侵时间 和范围,危害)151旱灾 (华北春旱,长江中下游伏旱,西南干旱,及与夏季风的关系)152洪涝(孟加拉湾,长江和淮河多洪 涝的原因及其解决的工程/非工程措施)153 凌汛产生的条件154 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厄尔尼诺/拉尼娜)155 自然灾害的防范156 我国的自然灾害逐年上升的原因157158 农业159 农业的分类(对象、投入、用途)160 农业自然区

9、位因素(地形、水源、气候、土壤)161 农业社会经济因素162 季风水田农业分布、条件、特点、发展方向163 商品谷物农业的条件和特点(美国和我国东北)164 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和措施165 乳畜业分布、因素、形成条件166 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的区位和特点167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和地中海农业168 小麦玉米水稻生长特性及地域性分布169170 工业171 工业区位因素172 五种工业布局类型及代表性工业173 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174 工业布局与风向175 工业集聚的意义176 工业分散的意义177 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178 意大利新兴的特点179 硅谷高兴技术 工业180

10、 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影响因素181 中外合资的意义182183 交通184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的比较185 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186 铁路建设的意义(青藏铁路、西南)187 亚欧大陆桥的意义188 车站、港口、航空港建设的区位因素189 世界主要的航线与港口和海峡190 商业中心区位选择191 商业中心形成具备两个基本条件192 上海成为我国最大商业中心的原因193194 人口195 人口的增长和影响因素196 各州和国家间的人口增长197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代表的国家198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199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200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和解决措施201 人口迁移

11、及影响的因素202 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203 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迁移204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205 “民工潮”对农村和城市的影响206 埃及人口大量迁入沙特的原因207 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208 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日本较大)209 婚俗宗教等对人口的影响210211 城市212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武汉)213 河流(分布和作用)与城市214 不同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15 城市功能分区及成因216 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和特点217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218 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219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220 中心地理论221 城市化的特征和标志222 城市化

12、的动力22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224 逆城市化出现的原因225 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226 城市化问题及解决的措施227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228 上海浦东新区的区位、意义和发 展229230 环境231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232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33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34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235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危害和措施236 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分布和治理237 臭氧空洞原因、危害和措施238 易出现光化学烟雾事件的环境239 咸潮和赤潮出现的原因240 固体废弃物处理241 森林面积减少带来的影响242 土地退化、荒漠化

13、和耕地面积减少243 土壤盐碱化244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245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 则246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47 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248249 旅游地理250 旅游资源的分类251 旅游资源的主要特性252 旅游资源的价值253 旅游资源的形成254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255 中国著名的旅游资源256 世界著名的旅游资源257 发展旅游业的意义258 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259260 中国的经纬位置、邻国261 34个省的简称、省会、面积、人口262 中国人口分布、人口问题及解决的措施263 中国主要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的位置和特征264 地形对我国地理环

14、境的影响265 中国的气候类型(积温)分布266 中国冬季较夏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267 中国降水的时空分布268 我国200、400、 800等降水量线269 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比较270 长江黄河珠江京杭运河的源流概况271 东北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272 我国自然资源总体特征273 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区差异274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解决措施275 西南地区水资源开发的条件276 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分布277 我国风能、地热能资源的分布278 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解决措施279 我国非能源矿产资源分布280 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原因:281 长芦盐场形成原因282 我国的森林

15、资源283 我国各区域的草场资源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284 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优势285 中国农业的七大地区 分布差异286 九大商品粮基地区位条件287 棉花、油菜、甘蔗、甜菜的分布288 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289 我国钢铁工业的分布、问题及发 展方向290 我国三大工业基地的发展291 中外合资的意义292 中国的对外贸易对象、出口的变 化、口岸293 中国加入“世贸 WTO”的主要意义294 中国铁路“五横七纵”295 西南交通运输建设296 我国四大区域比较297 港澳台比较298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299 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300301 七大洲的分布(重要的经纬线)302 七

16、大洲的面积、海拔、地理环境比较303 世界分区304 面积和人口前十位国家305 世界上主要的种族和宗教分布306 世界主要的矿产资源分布307 世界上主要的的河流与湖泊308 日本经济的发展条件和特点309 日本工业为什么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地区310 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311 新加坡成为新兴工业国家的条件312 为什么印度尼西亚多火山313 印度工农业发展314 印度河平原为什么是沙漠地区315 中亚的地理环境316 咸海面积缩小的原因及影响317 西亚和北非的位置、地形、气候、居民和经济318 西亚的五大产油国以及西亚石油的特点319 主要石油输出路线320 埃及的经济支柱321 非洲刚果盆地及断裂湖的成因322 非洲的资源323 非洲自然带324 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325 阿斯旺水坝的利弊326 埃及的四大支柱产业327 英法德俄瑞士的比较328 俄罗斯内河航运不发达的原因329 南北美州的地形和气候330 巴西迁都巴西利亚原因331 美国的五大湖工业发展区位332 澳大利亚的半环状气候与自然带333 岛屿的形成原因334 南极气候特点335 南极洲气候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