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第二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40368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第二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青海省第二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青海省第二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青海省第二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青海省第二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第二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第二分校2011-2012学年高二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无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 12 题。1E 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 2100 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 160 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 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 )A地形 B降水 C大气环流 D洋流2F 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 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陆地的纬度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读图回答 35 题3.B 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山地、高原、盆地B.山地、平原、高原C.高原、山地、平原D.山地、平原、盆地4.关于 A、B 两国正确的说法的是:( )A.A、B 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B.A 国是以山地为主的国家C.B 国南部与同

2、纬度地区相比,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 B 国造成洪涝或干旱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国地处亚欧板块B.A 国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某一河流源于我国,流经 B 国,在 C 国入海D.B 国是亚洲耕地面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6.关于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近代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呈逐渐加快的趋势70 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因普遍实行计划生育而停止增长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发展越慢越好西欧平原和德干高原是人口稠密区A. B. C. D.7.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 )A.日本海 B.渤海 C.黄海 D.东海8

3、.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 4 月初到 6 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9.俄罗斯专家发现图中标示的某种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它是 ( )10在世界地形图上,干流两次穿过赤道的世界大河是( )A刚果河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密西西比河1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太平洋板块之上,地壳极不稳定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地带,地下岩浆活动频繁C. 日本群岛属于火山岛,火山频繁爆发,诱发频繁地震D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德干高原、巴西高原、澳大利亚

4、西部高原都是世界上地质古老的高原。据此回答 1213 题。12. 三大高原都是所在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都蕴藏着量大质优的 ( ) A. 煤矿 B铁矿 C铜矿 D锡矿13三大高原自然地理环境各具特色。其中,巴西高原东部沿海地区分布着热带雨林景观,这种自然景观的分布反映了(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山地垂直地域分异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14、赤道穿过的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15、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6、属于纵贯南北美洲西部山系的山脉是( )A、阿尔卑斯山和落基

5、山脉 B、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D、喜马拉雅山脉和安第斯山脉17、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 D、阿尔卑斯山脉18、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 )A、亚洲大陆 B、美洲大陆 C、亚欧大陆 D、南极大陆下图是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 19-20 题。 19X 大陆是( )A非洲大陆 B北美大陆 C南美大陆 D南极大陆20Y 大陆是 ( )A亚欧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北美大陆 D南美大陆第卷(共 40 分)地理答题卡一、选择题答案(20 小题,2 分/小题,共 40 分)第卷(60 分)21 题.

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2 分)(1)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中,纬线 A 为 ,它从非洲中部穿过;本区大部分处于纬线 B 和 C 之间,因而温度较 。(2)图中 A 附近受 气压带控制,盛行 气流,降水 ,因而形成 气候类型区;该气候类型相应的“气温降水曲线”为 (a 或 b)。(3)图中为 气候区,这一地区分为明显的 两季;从降水柱状图中判断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悉 尼 20 40 120 140 月到 月是湿季。2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4 分)(1)图中 A 地年降

7、水量 ,B 地年降水量 ,两地年降水量不同的原因是 ,说明拉丁美洲南部的气候受 影响较大。(2)两地全年最低气温都为 月,最高气温却为 月,原因是 。23.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24 分)(1)图中沿 120E 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 、 和热带沙 漠气(6 分)(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6 分)(3)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6 分)(4)地中海气候成因、分布规律及特征。(6 分) 政治试题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参加学校运动会 参加演讲会 选举人大代表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参加合唱团 浏览网站

8、 工人农民从事生产劳动 购买油盐酱醋 A、 B、 C、 D、2、“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这一比喻形象地揭示了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B.经济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的需要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政治是基础,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3、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了( )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C.文化经典

9、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4、一些学校在探索育人方式时,特别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创设,例如把校训、校歌、格言、警句等书写在校园中的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校方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在于(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文化环境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氛围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理论的创新A. B. C. D.5.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思维方式 B.交往方式C.行为选择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不同民族的文

10、化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 B. C. D.7.“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了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 ) 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表明了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A. B. C. D.8、“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恩格斯这段话说明了 (

11、 )王A文化就是对社会经济的反映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文化对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其实经济并不能决定文化9、据说,纽约某任市长在治理纽约地铁里的小偷和抢劫现象时,不是采取暴力的办法,而是在地铁站里不间断地播放古典音乐名曲,其中圣母颂是播放次数最多的。结果是,地铁站内的抢劫、偷盗行为在为减少,发案率他下历届政府中的最低。由此可见( )优秀的文化可以感召人、感染人音乐是制止犯罪最有效的载体音乐欣赏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ABCD10、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

12、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 )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B遗传因素决定的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D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11、有人以“功夫熊猫盗窃中国的国宝和功夫,编织着美式励志故事”,呼吁抵制功夫熊猫,这种观点 ( )A是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的表现 B反映了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C是坚持文化主旋律的要求 D表明抵制外来文化的侵略的必要12、有人说传统民居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众多的今天,我们应将其彻抛弃和改变,这种说法是( )A正确的,因为传统文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B正确的,因为传统建筑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C错误的,因这传统建筑包含着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13、重要标志D、错误的,因为传统文化是财富,我们应全盘吸收当前,我国已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人们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回答 1314 题13、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这表现在( )人的全面发展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了,人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决定人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也会决定社会发展ABCD14、微机、驾车、外语被认为是 21 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三大技能;过去不识字的人被认为是文盲,现在有人又提出了不懂电脑、不会学习的人就是文盲的新内涵,这说明( )A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具体要求也不同B文化消费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C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文化消费的内容更加丰富D文化消费属于满足人们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消费15、以下关于文化传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