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一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自然社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35520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一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自然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教版一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自然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教版一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自然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浙教版一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自然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浙教版一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自然社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一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自然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一二年级地方课程教案人自然社会(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走路的安全教学目标本课的学习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安全。具体的要求是知道靠右走的规则,走路要注意道路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马路上玩等。背景知识一、相关的道路步行交通安全规则.1、不准在马路上玩游戏、踢球、溜冰或追逐打闹。2、不能边走路边看书,也不能在走路时因想事情或聊天而忘记观察行路情况。3、行人应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右走。4、人行道上不准两人以上并行。5、过马路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6、小学生行路应戴黄色安全帽。放学时应排路队。二、在上学、放学,外出活动的路上,除了交通安全外,还有许多需要提醒一年级小学生的安全事项,

2、如跌跤,坠落,溺水,以及其他来自危房、建筑工地等地方的不安全因素。需要平时注意观察、预防。教学过程一、本课的活动需要老师准备一些关于道路安全方面的具体案例,特别是当地的案例。同时需要老师了解学校及学校附近道路交通安全的具体事项,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二、活动指导。活动一 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对? 老师出示一些图片,包括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孩子们讨论。活动二 马路上是人来车往的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老师以案例谈话和讨论的形式,告诉孩子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活动三 我们怎么过马路?1、横穿马路要走过街天桥。(1)过街天桥的图片。(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2、横穿

3、马路要走地下通道。(1)看地下通道的图片。(2)说附近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3、横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1)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2)过马路先看看左边的马路,再看看右边的马路。(3)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活动四 放学路上我们还要注意什么?(略)2、 我的家教学目标1. 能说出自己的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2. 学会与家人的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3. 感受家庭能满足个人物质和情感需要。背景知识家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每个人自出生起,就在各自的家庭中生活。家庭生活不仅是人生生活的起点,而且还将伴随其一生。同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与社会息息相关。因此,家庭是人们认识社会的重要窗口,

4、对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文内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说说我的家。指导学生认识自己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课文的三幅插图,一幅是典型的我省农村生活环境图,通过图中孩子的介绍可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的住址。另一幅是典型的城镇中套结构布置的俯视立体图,第三幅图是大树下的家,通过图中女孩子的介绍启发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的结构及家庭周围环境。教学时,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用语言或图画来描述自己的家。第二部分:认识家庭成员。课文中提供了一幅五口之家的图,四、五个学生在作介绍,因为每个家庭的组成成员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四、五个同学的介绍是不同的。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作介绍,使

5、学生初步接触家庭人员的构成及关系。第三部分:我们都爱自己的家。课文通过四幅插图,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善于表达自己的爱意,为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父母做一些自己能做事。教学过程一、教师可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让学生说说我的家包括家庭的住址,家中结构及家庭周围的环境和家庭人员,在介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怎样与家庭人员沟通,怎样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并在日常生活中变为自己的行为,养成习惯。二、活动要引导学生在认识自己家庭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家庭结构等方面的浅显知识,学会与家人沟通和表达自己对家庭人员的爱意,同时感受到家庭能满足自己物质和情感需要,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能力。三、活动

6、指导。活动一 说说我的家。教师可通过谈话:“你们想不想请老师、同学到自己家里去玩,那么你的家在哪里?”来导入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师可提供一些句式,让学生介绍。再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图中的小朋友他家住在什么地方?他家周围有什么景物?可引导学生用“他家的前面、后面、左边、右边有什么”来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结构。活动二 认识家庭成员。说说你家里有哪些人。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分别出示其各人员的称谓,并形成结构图,让学生初步了解其家庭人员的关系。活动三 我们都爱自己的家。教师让学生看看课文中插图,图中小朋友是怎样去爱自己的家的。你平时在家里是怎样做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准备怎样做

7、?可让学生用情景表演的形式演一演。教师可补充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式和表达对家人爱意的具体做法。活动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3、我是浙江人教学目标:1.能在全国地图上找到浙江的位置;2.知道浙江有 11 个地级市,能分别叫出 11 个地级市的名字;3.知道浙江是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地方;4.培养孩子作为浙江人的自豪感及对浙江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知道浙江是个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地方;2.培养孩子作为浙江人的自豪感及对浙江的热爱之情。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准备:中国地图一张浙江地图一张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地图找浙江1.出示地图:谁知道这是什么?2.感知中国地图的形状3.观察中国行

8、政图,发现特点:(由一个个色块组成,每一个色块代表一个省、市、自治区)4.数一数,我国共有多少个省、市、自治区?出示:我国共有个省、市、自治区。5.读一读你喜欢的色块名称,说说理由。6.引出课题:我是浙江人齐读课题7.介绍浙江省的位置8.在空白地图上找到浙江省,并把“浙江”两字写在上面。9.介绍浙江名字的由来10.找到浙江省的邻居,读读它们的名字11.拓展介绍华东六省一市二、感受浙江人的能干1.出示“浙江之最”,先由生读再有师读,数数有多少个第一?2.赞美:浙江人。3.我是浙江人,我也很厉害。再次齐读课题。三、感受浙江景色的优美1.看浙江地图,读一读地图中城市的名字2.数一数浙江共有几个地级市

9、?出示:浙江共有 11 个地级市。齐读3.在空白地图中找到舟山,并填上舟山4.介绍普驼山、朱家尖、桃花岛等舟山的旅游胜地。5.浙江的每一个城市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欣赏风景图。6.请学生介绍7.听到这里,你想怎么赞美浙江?出示:浙江真是。四、感受浙江的物产丰富1.介绍浙江的特产2.按小组品尝浙江的部分特产,尝完后介绍味道。3.交流:你觉得做个浙江人怎样?你觉得住在浙江怎样?五、小结提升情感七千多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浙江人的聪明睿智,无数个第一显示着浙江人的勤劳与创新,从古自今,浙江一直是人们熟知的人杰地灵的土地,它是旅游的胜地,是文物之邦,是鱼米之乡,是丝茶之省。无论走在哪里,我都能自豪地讲(读课

10、题)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骄傲地说(读课题)。4、杭州和西湖教学目标:1、知道杭州概况和西湖概貌,了解西湖的形成和几个主要的名胜古迹。2、能读图说出杭州的地理位置和西湖概貌。3、培养学生热爱杭州西湖,热爱智慧勤劳的中国人民的感情。教学重难点:知道杭州概况和西湖概貌。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准备: 西湖地图 及先关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引言: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被誉为天堂的杭州城里有一颗璀灿的明珠,你知道是什么?2、出示课题:问你想了解杭州西湖的哪些知识?二、杭州概况:1、出示“中国政区图”、“浙江政区图”、“杭州城区图”说出杭州及西湖的位置。2、读“杭州简介”的资料。3、归纳:杭

11、州是我国重点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三、西湖概貌:1、出示“西湖鸟瞰图”了解西湖的概貌。(1)电脑模拟测量西湖的环湖周长及水域面积。(2)在图中查出西湖东、南、西、北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概括:三面云山一面城。(3)西湖的内部分布着什么?A 根据学生回答概括:五湖、四岛、二堤。B 学生根据杭州西湖游览图,查出“五湖、四岛、二堤”的名称。四、名胜古迹和博物馆:1、引言:“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在杭州。”杭州西湖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在西湖风 景中还有众多的名胜古迹。2、请学生在小组中说说去过哪些地方?并在杭州西湖游览图中找到它的位置。教育学生要讲究卫生、保护环境,让西湖这颗明珠永放光彩。五、

12、总结延伸1、回顾、我们从哪些方面了解西湖?2、认识西湖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借助了哪些工具?3、建议学生课外亲自去西湖走走看看。5、物品的来历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物品的不同来历2. 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爱护公共设施3、懂得珍惜物品,并学会感激付出辛勤汗水的劳动者。教学时间 2 课时课前准备 每人带一样物品,并了解其的来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的铅笔盒里有什么?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成的吗?2、课件中的物品是用什么做的呢?(课件展示)二、活动指导活动一:分组讨论教师展示的物品的来历,然后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引导孩子说说有哪些劳动者与这些物品有关,鼓励孩子想的越仔细越好。活动二:

13、各人拿出自己带来的物品,小组派代表,向同学们展示你的物品,然后告知大家你的物品的来历。包含了哪些人的辛弃劳动。活动三:说说“它的故事”。孩子与同伴交流讲述有关“它”的故事。活动四: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废品哪些废品可以再次被我们利用?三、操作绘画,绘制“搜索地图”。1、在画纸上画下这个物品的由来过程,想想怎样才能表示每一步步骤的前后顺序。2、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物品是怎样一步步的被制作出来的,并用数字或箭头表示步骤。三、作品展出,互相交流。1、将孩子的作品展出,并将相对应的物品摆放在一起。2、孩子结合记录作品,互相介绍物品的由来。 3、说说这哪些物品可以再次利用课后小调查:慈溪市的废品回收站在哪里?

14、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许多物品的来历,也知道了每样物品都出自劳动人民的勤劳之手,也明白了很多物品其实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们要爱护它们,珍惜它们。6、木头的旅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铅笔、笔记本的来历。2、了解木头做成铅笔、笔记本的过程。2、让学生了解树对我们人类作出的贡献,懂得要保护树木,爱惜铅笔、纸张。二、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课外收集丢弃的铅笔、笔记本。一、引入课文1、出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木头铅笔、笔记本。2、师问:这些铅笔、笔记本哪来的?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生答:木头。学生回答后出示图片(大屏幕)然后听一学生介绍:我是森林妈妈的孩子,我很想为小朋友服务。工人叔叔把我据下来,送我登上了列车,

15、不久我又被送到工厂,加工做成铅笔,剩下的可以做纸。二、了解铅笔和纸的生产过程1、看铅笔和纸的生产过程的视频。2、师:我们的铅笔、纸得来不容易,我们应该怎样做?要勤俭节约,不要随便丢弃铅笔和本子。宣传环保知识,了解树木的用处,要保护树木。讲究环境卫生,不能随地丢笔和本子。三、了解木头的其他用处1、师:木头除了可以用来做铅笔和纸,还有其他很多的用处。2、说说木头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做桌子、椅子等家具。造房子。做工艺品等。四、师小结1、师:木头无论做成什么东西都要经过很多程序。首先工人叔叔要把树木据下来,用车子送到各个工厂,然后根据需要据成段、块,工人叔叔把它做成各种各样产品,最后把这些产品运送到需要

16、的地方。2、谈感受。木头对我们人类的用处真大呀,我们要保护好树木,也要爱惜铅笔、纸张。7、我国的传统节日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我国的端午传统节日的风俗和传说故事。让其对学生产生影响。2. 了解不同不同民族的民俗,知道少数民族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二、过程与方法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资料,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2. 学生查阅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三、知识与技能1.知道民风、民俗来源于民间,是民间世代相袭传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了解民风、民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2初步感受民风、民俗及其文化的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的端午传统节日的风俗和传说故事。让其对学生产生影响;知道民风、民俗来源于民间,是民间世代相袭传承的思维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