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南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34941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滦南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而思网校 1唐山市滦南三中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共 8 页,总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一部分 (17 题 21 分)1下 列 词 语 中 , 加 着 重 号 字 的 读 音 全 对 的 一 项 是 【 】( 2 分 )A.苛 ( k) 求 绰 ( chu) 号 折 ( zh) 腰 妄 自 菲 ( fi) 薄B.悄 ( qio) 然 候 ( hu) 鸟 胆 怯 ( qi) 锐 不 可 当 ( dn)C.提 ( d) 防 洞 穴 ( xu) 挑 剔 ( t) 怏 怏 ( yn) 不 乐D.校 ( jio) 对 肖 ( xio)

2、 像 憎 ( zn) 恶 伛 偻 ( l) 提 携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仰慕 凛冽 鞠躬尽瘁 一代天娇B、阴诲 嬉闹 眼花潦乱 夜色苍茫C、取缔 笼罩 重峦叠嶂 抑扬顿挫D、迁徙 羁拌 脍炙人口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 )A.我们要及时改正并发现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错误。B.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C.资料显示,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被采伐或毁掉。D.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要高度重视。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2

3、 分 )A桃花开了,粉得像霞,梨花开了,白得像雪。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还是干脆掉头而去?D “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意思呢? 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 ,段玉裁二 阅读部分一(一) (二) (三) (四) 写作 总分得分学而思网校 2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2 分 )做人做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

4、多好。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很多人一辈子都碌碌无为。A B C D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学校将举行演讲比赛,同学们都当仁不让地推荐能说会道的林菲同学代表班组参赛。B、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典能抗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C、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因地制宜,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D、龙舟赛拉开了战幕,一只只疾驰的龙舟宛若蛟龙,在南湖水面上劈波斩浪,络绎不绝。7.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 1 分,共 9 分)(1) ,君子好逑。 (关雎 )(2) ,江春入旧年。 (王湾的次

5、北固山下)(3)望西都, 。(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4)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5)杜甫的春望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句子是 , 。(6)曹刿论战中体现取信于民思想的是 , , 。第 二 部 分 阅读理解 (49 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 89 题。 (5 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

6、上空留马行处。 8、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忽”字的表达效果。 (2 分)9、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两句诗在结构和写法的作用。 (3 分)学而思网校 3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4 分)马说【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乙】上

7、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1)其真不知马也 其: (2)正患己不能知 患: 1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3 分 )A、而伯乐不常有 野芳发而幽香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安可诬一世之人C、骈死于槽枥之间 皆以美于徐公D、策之不以其道 其喜洋洋者矣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13、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

8、号。( 2 分 )古 之 致 治 者 岂 借 才 于 异 代 乎14、甲、乙两文在选拔和使用人才方面给我们哪些启示?( 3 分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2 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学而思网校 4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

9、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

10、”。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磨难实乃

11、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

12、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 “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15、通读全文,完成填空,理清文章论证的思路。(2 分)提出问题:作者由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这一农事现象,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提出 这一论点。 分析问题论证了 。学而思网校 5分析问题:从正面论证了磨难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分析

13、问题:人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历尽磨难生命才会精彩。解决问题: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战胜各种磨难。16、第自然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文中出现的例子除外)(3 分)17、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3 分)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第自然段谈“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这一农事现象,既自然地引出了论点,又是对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明。B、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论点。C、第自然段中说“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无论你怎么努力,也不会改变人生中的苦难。D、第自然段中引用“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号召人们要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磨难,催人奋进。19、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第自然段“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的理解?(2 分)三、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18 分)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命运在 19 世纪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