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04044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教育网 语文20051学校_班级_姓名_注意:所有试题均在答题纸上作答。第卷(选择题,共 30 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褊小蹁跹一叶 扁舟翩然而至B翌日肄业苦心孤 诣嘉言懿行C跻身给予窗明 几净济济一堂D迤逦旖旎颐 指气使贻人口实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亵渎范筹推心置腹 好高鹜远B精典琐碎突如奇来 以逸待劳C殒落诀别按部就班 出神入画D信札宣泄不计前嫌 耸人听闻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_暖冬的明确标准。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_偏高”只是一个_的

2、标准,而_偏高出多少,还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A制定明显定性 究竟B制订明显定量 究竟C制订显著定性 终究D制定显著定量 终究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马路上商场里,我经常听到人们议论天气预报,知道不少老年人把记录它当作一个业余爱好,作为一名天气预报员,我的感动和惭愧在心里水乳交融着。B近年来,世界局部地区战争不断,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C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人们已 耳熟能详,其实并不是所有失败都会自然走向成功, “从失败走向失败” ,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例。D军事博物馆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国打击走私展览,一些犯罪分子的走私手段真是令

3、人叹为观止。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家劳动人事部决定今后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博士后制度,更好地发挥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B北京儿艺近日来热闹非凡,滑板、街舞、山地车、电玩、京剧、西班牙弗拉明戈舞等各种表演艺术将会集于春节前的演出。C我们终于登上了向往已久的碣石山,站在山上,想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诗句,心中无限感慨,那是多么的壮观啊!中国教育网 D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艺术家和热爱艺术的朋友之间能够更快更好地交流。二、 (15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

4、苦志厉操,尤笃于学。擢进士甲科,知平遥县,诏举良吏,擢知乾州。 (后)徙知凤翔府。及罢归,二州民邀留境上,曰:“何夺我贤太守也?”点河东路刑狱,按行潞州,折冤狱。高继升知石州,人告继升连蕃族谋变,逮捕系治,久不决,衍辩其诬,抵告者罪。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章献太后遣使安抚淮南,使还,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使者以治状对。太后叹曰:“吾知之久矣。 ”衍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兼判吏部流内铨 。选补科格 繁长,主判不能悉阅,吏多受赇 ,出缩为奸。衍既视事,即敕吏函铨法,问曰:“尽乎?”曰:“尽矣。 ”力阅视,具得本末曲折。明日,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铨事悉

5、自予夺,由是吏不能为奸利。数月,声动京师。改知审官院,其裁制如判铨时。契丹与元昊战黄河外,参知政事范仲淹宣抚河东,欲以兵自从。衍曰:“二国方交斗,势必不来,我兵不可妄出。 ”仲淹争议帝前,诋衍,语甚切。仲淹尝父行事衍,衍不以为恨。契丹婿刘三嘏避罪来归,辅臣议厚馆之,以诘契丹阴事。谏官欧阳修亦请留三嘏,帝以问衍。衍曰:“中国主忠信,若自违誓约,纳叛亡,则不直在我。且三嘏为契丹近亲,而逋逃来归,其谋身若此,尚足与谋国乎!纳之何益,不如还之。 ”乃还三嘏。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小人多不悦。庆历七年,衍甫七十,上表请还印绶,乃以太子少师致仕 。卒,年八十。自作遗疏,其略曰:“无以久安而忽边防,无以

6、既富而轻财用,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 ”语不及私。选自宋史注:铨:选授官职,量才授官。科格:规章。赇(qi):贿赂。致仕:官员退休。6对下列各句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衍总发苦志厉操,尤 笃于学笃:重视,专注B后徙知凤翔府 知:主持、管理C衍既视事,即敕吏函 铨法函:用盒子装D铨事悉自予夺 悉:熟悉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国教育网 A (太后)未及他语,问杜衍安否B其谋身若此,尚足与(三嘏)谋国乎C (杜衍)乃以太子少师致仕D (朝廷)宜早建储副,以安人心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杜衍忠心辅国,

7、凛然有大臣气概的一组是()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宁化军守将鞫人死罪,不以实,衍覆正之令诸吏无得升堂,各坐曹听行文书衍好荐引贤士,而沮止侥幸衍甫七十,上表请还印绶自作遗疏,语不及私ABC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衍受命巡察河东路狱讼,他巡视潞州,平反冤案,后来又为石州官员高继升辩诬。他深得章献太后赏识。B杜衍在兼任吏部事务时,认真研读,把握了官吏任命的各项条例,任免之事都自己裁决,断了诸吏徇私舞弊的路子。C杜衍与范仲淹为出兵黄河之事有争执,仲淹攻击杜衍,言辞激烈。因为范仲淹曾和父亲一起侍奉过杜衍,所以杜衍也不恼恨。D杜衍认为治国当以诚信为本。当契丹婿刘三嘏避罪

8、投宋,诸大臣建议优厚的接纳他时,杜衍力排众议,终遣返三嘏。中国教育网 第卷三、 (18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1、12 题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若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11将下面文言文部分,用斜线断句(3 分)寡 人 闻 先 生 若 闻 古 人 今 先 生 乃 不 远 千 里 而 临 寡 人 曾 不 肯 留愿 闻 其 说 对 曰 楚 国 之 食 贵 于 玉 薪 贵 于 桂 谒 者 难 得 见 如 鬼 王 难 得

9、 见 若 天 帝。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_(3 分)_(2 分)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 (6 分)观书有感二首朱熹一半亩方塘一鉴 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 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 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注:鉴:镜子。渠:代词,它,指方塘。艨艟:古代的一种战船。下面对两首诗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第一首诗的一二句动与静巧妙相融, “鉴”字写出“半亩方塘”的澄澈明净, “徘徊”写出天光云影的闪耀浮动,一幅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跃然纸上。B第一首诗的三四句颇蕴“理趣”是那永不枯竭的“源头” ,源源不断

10、地送来“活水” ,才使“方塘”变得清澈如镜,才有了倒映天光云影的美丽。C第二首诗写一夜春水暴涨之后,原来因江水枯竭而行进艰难的“艨艟巨舰”就轻如羽毛,在江面上行驶自如了。D两首诗都寓含哲理,前一首强调只有不断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人的心智才能永远充盈澄澈;后一首强调读书只有讲究方法,才能不白费力气。两首诗写法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试分析采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3 分)答:_14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 分)韩愈在师说中论述到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高于学生,因为“_,_,如是而已。 ”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_,_。 ”四、 (12 分,每小

11、题 3 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1518 题。中国教育网 财产权何以如此重要个人财产权绝不是人的身外之物,不仅仅用来满足人类生存和享受的需要,它是人类文明的内在组成部分,是与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社会的进步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个人财产权,个人要受制于他人或组织,处于服从、被强制状态。在此状态下,个人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不可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所以,没有个人财产权,就没有自由、权利和道德。个人财产权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它既是市场经济中的要素诚信、契约、贸易、竞争、利润等人类文明价值产生的渊源,又是维护这些文明价值的保证。没有个人财产权,必然是权力至上。在此背景下,个人只得

12、通过权力获得财产,或通过权力剥夺别人的财产。而这种源于权力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得人们的认可。经验告诉人们,由于否定个人财产权,我们看到的不是“公而忘私” ,而是私欲不受遏制的膨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争斗和随之伴生的人类一系列罪恶的产生。个人财产权应同言论、信仰自由等人类基本权利一样,居于被优先和特别保护的地位。只有个人财产权得到保障,其他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或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不仅将失去既已获得的权利,而且我们希望实现的权利也将变得毫无实现的可能。15阅读第段,分条概述个人财产权的重要性(3 分)16现实生活中, “权钱交易”的表现是什么?(3 分)答:_17 “这种源于权力

13、的财产由于缺乏获得的正当性,不可能赢得人们的认可。 ”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 (3 分)A权钱交易获得的财产不是正当途径得到的,人们难以承认这种财产的合法性。B剥夺别人通过劳动得到的财产,尽管数额巨大,也不会得到社会公众的承认。C个人财产应当是通过合法途径得到的,非正当途径得到的财产,人们不会承认它的合法性。D财产应当通过个人劳动付出得来,通过权钱交易得到非法的财产必将遭到社会的鄙弃。18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A如果没有个人财产权就谈不上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也谈不上社会的进步。B如果不肯定个人财产权,就会导致私欲无限制的膨胀,人与人之间的争斗等一系列罪恶。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条件下,个人财产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D每个人所得到的财富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这就是个人财产权的核心。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