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800264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蜀中学高 2015 级三诊考试(语文)第 1 页 共 8 页重庆市巴蜀中学高 2015 级高三(下)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 文 试 题 卷语文测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2、,共 9 分)1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乌篷船 毅然决然 闷葫芦 mn 各奔东西 bnB天燃气 劈波斩浪 黑魆魆 x 喁喁私语 yC莫须有 折冲樽俎 随大溜 li 诘屈聱牙 jD捉迷藏 流金铄石 挠痒痒 lo 抛头露面 l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反腐有成绩纵然振奋人心,但是更应该由此看到形势的严峻,历史经验和现实环境都告诉我们,与腐败作斗争没有“完成时” 。B如果安倍想要做一位长期执政的首相,就须正视日本普通民众的呼声,偃武修文是日本现在与今后应该遵循的唯一康庄大道。C在韩国首尔举行的 2015 年亚冠联赛 H 组比赛中,广州恒大队客场以 0 比 0 战

3、平首尔 FC 队,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缔结城下之盟。D这是他第一次进城,穿梭在灯红酒绿的霓虹世界里,只见眼前的车水马龙,大街小巷,如同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巴蜀中学高 2015 级三诊考试(语文)第 2 页 共 8 页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沿着澜沧江边的一连串村寨进行了一次远足旅行。我们的访问终点,是背倚着江岸、紧密相连的两个村寨曼厅和曼扎。 。 。 。 。 。 。这里的村寨分布得很特别,不是许多人家聚成一片,而是稀疏地分散在一片林海中间 在这里,人们用果实累累的香蕉树作篱笆,用清香馥郁的夜来香作围墙当我们刚刚走上江边的密林小径时,我就发现,这里的每一块

4、土地,每一段路程,每一片丛林,都是那样地充满了浓丽的热带风光,都足以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绝妙风景画每一幢竹楼周围都是一片丰饶富庶的果树园;家家户户的庭前窗后,都生长着枝叶挺拔的椰子树和槟榔树,绿荫盖地的芒果树和荔枝树被果实压弯的柚子树用枝叶敲打着竹楼的屋檐,密生在枝丫间的菠萝蜜散发着醉人的浓香我们经过了好几个隐藏在密林深处的村寨,只有在注意寻找时,才能从树丛中发现那些美丽而精巧的傣族竹楼A BC D二、(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1 分)阅读下文,完成第 46 题。服饰中的自我华梅在心理学中,个性主要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欧洲

5、心理学学者将其称之为人格,他们对人格所下的定义不下五十种,可见对于个性或人格的分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叶奕乾、祝蓓里所编的心理学一书中说个性是“客观现实与人的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个性是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变换而变化的” 。陈仲康、张雨新编著的人格心理学则认为,巴蜀中学高 2015 级三诊考试(语文)第 3 页 共 8 页“人有表现于外的、给予他人印象的特点,也有外部未必显露的、可以间接测得和验证的特点。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特质模式,给人行为以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人格。 ” 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面具” ,把面具指定为人格,实际上说明两层意思,

6、一层是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一层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根据这样的观点,结合服饰心理学中的着装心理学,得出人格或个性在服饰中得到体现的结论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广义地说,每个人的着装行为实际上都反映出内心的真实的人格,无论其主观上是否欲求体现个性。而狭义地说,在着装者群中,某些人总是试图在个人的着装中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在自己的学说中将由面具演变而来的人格指为自我的外延。按照荣格的观点, “文化要求他所充当的角色成为人格这种包括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真实的人,就是人格。 ”对于着装者来说,有些人总想通过个人的外部形象,即着装形象向周围的人显示“我”与众不同,也就是将自己

7、的爱好、兴趣、需求以及对人生的看法都以物化的形象服饰,向人们展示,以赢得所有与之交流的着装形象受众的肯定与另眼相看。服饰,带有明显的个性倾向性,不要只将其看作个人简单的一时好恶。其原初动机的形成,完全有赖于个人的兴趣和世界观等内在因素。有时说某人穿衣很特别,或总是保持着自己的特征,这些评价很难说清是褒义还是贬义。但是表达个性的人又有什么错误呢?评价者尽管评价,着装者依旧“衣鸣惊人” 。从服饰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那些人着装上的顽强意志并不是出于一时的兴趣,而是根源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他生活的亲身体验以及在个人经历中所得出的对人生的看法,还有他对借助服饰显示个性的独特理解与表现形式的采用。所有这些主

8、观、客观因素的交融与碰撞,便培养出不遗余力想在服饰上显示个性的着装者。如果仔细分析一些着装心理个性倾向表现较强的着装者,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着装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个性决定的。有的人热情、开朗、活泼、外向,有的人深沉、稳健、多思、内向。一般来说,前者喜欢宽松的、适宜活动的服装款式,喜欢鲜艳的跳跃式的图案,喜欢漂亮、醒目的配饰以及便捷的着装配套形式;而后者喜欢平稳庄重的服装款式,喜欢沉着雅静的、细小玲珑的图案或干脆选择素色的衣物,喜欢精巧、细微、文静的配饰以及庄重的着装表征。服饰的选择以及个人形象的塑造都必然染上性格的色彩,同时在着装中显示出的个性还带有鲜明的典型性和反复交叉的多变性。巴蜀中学高 2

9、015 级三诊考试(语文)第 4 页 共 8 页上层社会中不乏这类例子。相对于平民来讲,他们拥有丰厚的物质条件和显赫的社会地位,因而就更容易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着装形象。多数上层人物喜爱“一贯装束” ,那是因为他们希望确立较为稳定而又区别于他人的着装形象,从而给受众以连续视觉刺激,形成深刻印象,进而体现其顽强并有张力的个性。显示个性的着装心理,虽然可以通过真实的人物着装表征得以证实,但是仍然需要承认,显示个性的心理在着装中的表现是抽象的。它与求异是不同的,个性从人出发,求异是落实于物的。(节选自服饰心理学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删改)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作者引用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的内容

10、进行佐证,意在说明这两部著作的观点是最准确的。B作者对“人格”一词进行词源的考证,得出两个层面的含意,仍是为了证明“人格”一词的复杂性。C一个人的着装形象必将展示出来他的与众不同,以及个人的爱好、兴趣、需求和对人生的看法。D如果服饰带有明显的个性倾向性,这不是简单的一时好恶,它完全有赖于兴趣和世界观等内在因素。5下列着装形式不属于表达个性的一项是A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终生都穿着当时英国只有未婚女子才能穿的袒肩露颈的服装。B美国著名流行歌手 Lady Gaga 着装时而前卫时而浪漫时而硬朗时而带有浓厚的民族风情。C中山装是民国政府确定的礼服,然而建国后毛泽东在重大的政治、外交场合都穿中山装。

11、D2014 北京 APEC 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着高级定制的具有“最中国”色彩的宋锦华服合影。6服饰与人的个性之间的关系怎样?请根据文意概括。(5 分)巴蜀中学高 2015 级三诊考试(语文)第 5 页 共 8 页答: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7-9 题。韩偓,字致光,京兆万年人。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以疾解。宰相崔胤判度支,表以自副。王溥荐为翰林学士。偓尝与胤定策诛刘季述,昭宗反正,为功臣。帝疾宦人骄横,欲尽去之。偓曰:“陛下诛季述时,余皆赦不问,今又诛之,谁不惧死?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党,蔑有不济。今食度支者乃八

12、千人,虽诛六七巨魁,未见有益,适固其逆心耳。 ”帝前膝曰:“此一事终始属卿。 ”中书舍人令狐涣任机巧,帝尝欲以当国,俄又悔曰:“涣作宰相或误国,朕当先用卿。”辞曰:“涣再世宰相,练故事,陛下业已许之。若许涣可改,许臣独不可移乎?”帝曰:“我未尝面命,亦何惮?”偓因荐御史大夫赵崇劲正雅重,可以准绳中外。帝知偓,崇门生也,叹其能让。宰相韦贻范母丧,诏还位,偓当草制,上言:“贻范处丧未数月,遽使视事,伤孝子心。今中书事,一相可办。陛下诚惜贻范才,俟变縗而召可也。 ”学士使马从皓逼偓求草,偓曰:“腕可断,麻不可草!”从皓曰:“君求死邪?”偓曰:“吾职内署,可默默乎?”姚洎闻曰:“使我当直,亦继以死。

13、”自是宦党怒偓甚。帝反正,励精政事,偓处可机密,率与帝意合,欲相者三四,让不敢当。初,偓侍宴,与京兆郑元规、威远使陈班并席,辞曰:“学士不与外班接。 ”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全忠见帝,斥偓罪,帝数顾胤,胤不为解。全忠至中书,欲召偓杀之。郑元规曰:“偓位侍郎、学士承旨,公无遽。 ”全忠乃止,贬濮州司马。帝执其手流涕曰:“我左右无人矣。 ”天祐二年,复召为学士,还故官。偓不敢入朝,挈其族南依王审知而卒。 (选自新唐书韩偓传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是A召拜左拾遗,以疾解 以:因为 B贻范处丧未数月,遽使视事 遽:突然C俟变縗而召可也 縗:麻布制成

14、的丧服D挈其族南依王审知而卒 挈:提着,提起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巴蜀中学高 2015 级三诊考试(语文)第 6 页 共 8 页A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 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B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坐者 /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C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胤临陛宣事 /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D主席者固请/乃坐/全忠/ 胤临陛宣事/坐者皆去席/偓不动/全忠怒偓薄己/悻然出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偓受到宰相崔胤的举荐,也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崔胤上表请求让韩偓做自己的副手;皇上因韩偓表达对宦官的

15、处理意见而把处理宦官的事交托给他。B韩偓做事讲原则,懂得谦让。皇上曾想让令狐涣掌管国事,不久又想任用韩偓,韩偓不同意;韩偓推荐赵崇,皇上知道他因是赵崇的门生而谦让。C韩偓恪尽职守,受到同行效仿。宰相韦贻范服丧期未满,皇上下诏让他复职,韩偓坚决不草诏,姚洎听说后说:“假使轮到我值班,也要以死相继。 ”D韩偓受到皇上的重用,也受到权臣的排挤。韩偓参与机要,与皇帝心意相合,皇上三四次想要让他任宰相,而全忠却因私怨想要杀了韩偓。四、 (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4 分)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宦人忠厚可任者,假以恩幸,使自翦其党,蔑有不济。 (4 分)译文: 涣再世宰相,练故事,陛下业已许之。若许涣可改,许臣独不可移乎?(6 分)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