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98328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可谓是异彩纷呈,准确的炼字、妙用的技巧、经典的意象、丰富的情感既展示了我国古典文化的风采,又考查了考生美学层面上的鉴赏能力。古诗鉴赏,动乎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当然熟悉高考命题者设题的角度,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肯定可以为考生的答题锦上添花。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这里有两种题型,一是对诗歌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如上海卷要求对李白“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加以赏析,天津卷要求对南宋汪元量的“北望烟云不尽头”中的“望”字加以赏析。二是对流传下来的不同版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区别分析。【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

2、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开放题,重点考查对关键词的鉴赏。 “雁引愁心去, ,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大雁懂得人情,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含蓄地表达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而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的拟人化手法。【温馨提示】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

3、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造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性、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另外。古人评诗有“诗眼”一说,所谓诗眼就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词。抓住了诗眼分析,我们就能看清这首诗的情感世界。如何判断诗眼之所在昵?一般说来,诗眼都是在全诗的后两句,因为诗人通常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最后两句往往才是诗歌的主旨所在。另外,诗眼以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词居多。角度二:概括语言特点。【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

4、家 自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注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 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解题思路】白诗语言风格,学生应该多有耳闻,据传白居易诗写成后都要读给邻居家的老奶奶听。另外,高中语文唐诗简介中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诗要写得通俗易懂”的话。答案:朴实无华。【温馨提示】多了解,多记忆。常见的语言风格有:王维的清新典雅,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朴实无华,苏轼的豪迈旷达,陆游的悲壮忧愤,李清照的柔婉隽永,辛弃疾的雄浑悲慨。此外,下面 5 个适应范围较广的词语也是概括诗歌语言特点时常用的。清新:其特点是用语

5、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如王维“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二句。质朴:这类语言常见于叙事,抒情诗中,作者往往不刻意追求华美的语言,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如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农”一句,杜甫的三吏 三别皆是此类语言的典范。绮丽:其特点足用华丽的词藻、多变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如雍陶的题君山一诗“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用笔就是浓墨重彩。隽永:这类语言的风格是意在言外,作者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将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其中,让读者品味。如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

6、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就是此类。简练:其特点是语言简洁、凝练,注重炼字、炼句:如贾岛诗最明显的风格就是简练。角度三:理解、赏析一句诗。分为两类。一是对整句诗内容的理解,如山东卷。二是要求从整首诗中找出能够体现题目要求的一句诗,如江苏卷要求从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找出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的一句诗。【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 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 “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回答。【解题思路】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

7、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温馨提示】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诗句,再现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将原诗句描述得形象生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呢?就是要身临其境”,要将自己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环境,置身于历史大背景。要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去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达到与诗人融通的境界,最后力求用最有表现力、最到位的词语再现原诗的画面。语言组织要上层次,要

8、有美感,要像高三学生的水平。角度四:理解、分析整首诗的内容或情感。一是直接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或情感的理解。二是要求考生在前人对诗歌的评价基础上再作出自己的评价。【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 语流莺。旧 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此诗约作于公元 980 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从注释和标题可看出,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所

9、作, “怀归”揭示了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 ,就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温馨提示】对整首诗的分析,一要重视注释与标题,因为这里大都含有很重要的信息,以上几个例子就能证明这点。第二,评价思想内容,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三要看清题目要求,灵活作答。如果考题直接提出了鉴赏角度的要求,那么考生在答题时就应直奔主题、明确回答。而如果考题没有明确地指出鉴赏的方向,考生在自

10、选鉴赏角度时则应注意两种情况。1。当读懂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并对作者的风格有所了解时,可选择此诗的思想情感作为鉴赏的对象。因为思想情感是属于“大而化之”的东西,难有精确的答案,靠上一点就能拿分。2。当不能理解诗的大概意思时,就选择一两个精练生动的字词鉴赏,抓住一点,详加阐发。角度五:分析、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 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 和“情 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特色“情景交融”的理解。解答本题时,一定要具体指出景

11、是什么,情是什么,两者是怎样交融在一起的。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 、 “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温馨提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要尽量使用规范的、专业的名词术语。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有:欲扬先抑、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卒章显志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等。当然鉴赏表达技巧绝不是仅仅列出一两个

12、名词,最关键的还是考生要能够结合诗歌的情感将创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分析出来。角度六:鉴赏形象(一)、意象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诗评家论诗经常要用的两个术语,也是命题者经常设题的两个方向。意象即诗中的形象,但不限于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指诗中所写的景和物,它们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凭借,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结合体,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包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诗歌的意象因物象(即“ 素材”) 不同。也有不同的类别: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有情节的事,有的是人物形象;有的

13、是单一的。有的是组合的:有的是自然景观,有的是人事活动、社会风情。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这种特定、深层的含义使意象言简意赅,含蓄蕴藉,一个简单的意象往往就是一幅动人的图画,使读者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充实和丰富诗歌的内容。【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 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 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注:铎,车马的铃铛。杜陵,作者的故乡。(1)这首诗的颔联,历来脍炙人口。请简要分析诗句的特点,再用优美的文字描摹出这两句诗的

14、景象。(2)全诗处处突出“早行”二字,从整首诗看,用了什么意象,渲染了什么气氛。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解题思路】(1)诗的颔联纯用名词组成,即意象组合六种景物,涵盖着声响、色彩,其间又有远景和近景之分,虽未置动词,而人物之动态自在其中;看似未抒情,然情致溢于言外,时间、地点、节令都暗含其中,描摹茅店之月和板桥之霜。有声音,有物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村早晨的景色的水墨画,写出了山村中的荒凉和偏僻。天边残月未落,房顶盖着茅草的山中小客店,传来报晓鸡鸣。村外,木板小桥上凝着层白霜。桥上留下一行疏疏落落的脚印,赶路的客人早早出发。(2)诗歌用“月” 、 “鸡声” 、 “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远行途中的

15、客人在初春拂晓时出发的图景,营造出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表达了行旅的辛苦和行旅的人心中凄凉冷落的感情。【温馨提示】1。注意意象本身的特征。一般诗歌的写作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先有情思,然后借物巧言之,谓之情思的物态化;另一种是诗人眼中先见某物,后托物言志,谓之物象的情思化。不管是“情思的物态化”和“物象的情思化” ,意象都是因为本身有某种特征,才为作者所用。如白居易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江花” 、 “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2。注意整体。有几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时,鉴赏重在把握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我们可以把单个意象看成是意象组合的一个“部件”

16、 ,它们一旦离开整体,往往会失去它原来的意义。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 、 “老树” 、 “断肠人”等就是单个意象, “桔藤”一旦离开天净沙秋思 , “枯藤”便失去了这支散曲赋予它的悲凉色彩。3。注意修辞。意象组合的意象之问,往往蕴含多种艺术修辞手法,鉴赏时要特别注意。如辛弃疾水龙吟寿韩南涧尚书中“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即平列三种意象。绿野、山泉、东山分别是唐代名相裴度、李德裕和东晋宰相谢安的退隐所居处,此用来隐喻韩南涧的高风亮节。4。注意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往往与诗歌表现出的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回答意象,一般要根据问题,回答表现出的意境或表达的感情。(二)、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既可是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或是抒情诗中的客观人物。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而只有真正地了解诗歌的形象,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思想。【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