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运用专项训练试题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98145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语运用专项训练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词语运用专项训练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词语运用专项训练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词语运用专项训练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词语运用专项训练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语运用专项训练试题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6-2007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词语运用专项训练答案1、 正确答案:B 常见的辨析同义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从词义上辨析,就是从词义使用的范围、词义程度的轻重、词义的感情色彩上去考虑;从词的用法上辨析,就是从词语的搭配上,从词性和造句功能上去考虑;从词语的语体色彩上去辨析,就是从口语还是书面语,是庄重场合还是随和场合,是一般用词还是文学作品用词上考虑。“声明”与“申明” 都有表明态度立场,说明真相的意思,但两者意义的轻重不同,后者更“郑重”些,但原句中已有“郑重”一词作修饰,所以恰当的应是“声明”“庄重”与“隆重” 使用的范围不同,前者指不随便 ,不轻浮,一般用于言语、举止方面较多;后者指

2、盛大庄重,用于各种仪式或典礼。 “标志”与“标明” 都有表明某种特征的意思,但两者适用的对象不同,前者用于更庄重更严肃的场合,后者用的场合要随意些,所以,根据三句的语境, 2、正确答案:C词序的改变往往影响词语间的关系及语义的改变。汉语以意合为多,语序成了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之一,词序的变化会引起句子组合关系的变化,同时导致其语义的改变。合理的语序反映着词语间的联系,反映着作者表述时的思路,并能保证语言有清晰的条理性和连贯性。本题虽是七个词(或短语)并列,似乎谈不上语序问题,其实仍有排列的先后。词句排列有序,就要有时间、空间、心理、逻辑等方面的有机联系。从空间上讲, “世界屋脊”强调的是高,由高

3、到低应先为“峰” ,次为“ 岭”,接着是“大漠”, “草原”,然后“江河”流入“湖泊”;从逻辑上看,先写无生命的自然景物,再说到动物;从结构上看,先具体列举几种,再概括地写一种;从音节看,词语由少到多,读来会流畅舒展,每个词语的最后一个字平仄两两交替,造成抑扬顿挫的节奏美。由此看来,C 的顺序是最恰当的。3、正确答案:A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油油”形容浓而润泽,用它修饰“奶油草” ,恰当而逼真;“茸茸”形容柔软纤细而稠密,用它修饰“青苔”形象而传神;“莹莹”形容光亮而透明,用它修饰“苏堤”明朗而生动。属于词语的搭配习惯不同。所以正确答案为 A。4、正确答案:B学生对于“辽阔”

4、一词掌握得比较好,但对于“广阔” “宽阔”两词却不能很好地比较区别。这一组同义词都是形容词。它们“都表示面积宽广” 。但有区别,主要表现在词义的范围的大小。 “宽阔”范围较小,着重表示尺度宽,横向距离大;“广阔”范围稍大,着重表示面积大,又广大又宽阔;“辽阔”范围最大,着重表示辽远无边。所以选择 B。5、正确答案:A此题考查的是同义词的辨析能力。语词应注意感情色彩, “成果”是褒义词, “后果”是贬义词,而“结局”指最后的结果, “结果”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根据语境,正确答案应选 A。26、正确答案:B本题不同于同义词比较,属于词语前后环环相扣的问题,本身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5、不能颠倒。 7、正确答案:C此题考查“根据语言环境选择词语”的能力。(1)句中“一点点黄晕的光”是柔和的,只能作为陪衬, “映衬”的意思是“映照、衬托” ,两个事物之间没有主次之分;(2)句中“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突出了“平”而非“寂” ;(3)句依据“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这一语境,用“扑入”更加生动形象;(4)句中“摧毁”比“毁坏”更能突出沙丘对人类危害的严重程度。属于词义的轻重差别。所以正确答案为:C。8、正确答案:C此题考查的是考生的同义词辨析能力。 “景观”指某地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 “景致”即风景,包括一切可供欣赏的东西;“揭穿”和“揭露”都指对不好的人事的公开,

6、“珍贵”指价值大或意义深刻或宝贵, “珍奇”指稀有而珍贵, “珍稀”指珍贵而稀有,所以根据文意应选 C。9、正确答案:A此题考察的是考生的同义词的辨析的能力。这组词是比较难区分的,四个词语的第一个字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采取存同求异的方法。 “侵入”是进入内部;“侵害”是侵入而损害;“侵袭”是侵入并袭击;“侵占”非法占有别人的财产。根据语境,应选择 A。10、正确答案:A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由于学生对 B 项的成语的意思即使用习惯不清楚,故选择了 B,小词大用了,且使用不当。B 项中的“囊空如洗”多形容贫困或一时缺钱;C 项中的“天伦之乐”指家庭之乐;D 项中的“惟妙惟肖”指描绘或

7、摹仿得非常像,所以这里不妥。故正确答案应为 A。11、正确答案:B选择“高傲”是因为学生认为这个词是“骄傲”的意思,实际上这个词是“自豪”的意思,不带有贬义色彩。此项中“标致”是姿态、形象美丽的意思,是褒义词。句中是用来嘲讽清国留学生丑态的,用的是反语的修辞方法,是贬义用法。属于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12、正确答案:A此题考查的是考生理解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所以要从多方面去分析,答案应是A,因为“深居简出”用在这里很牵强,不合语境。属于成语使用不当。13、正确答案:B此题考查考生对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的理解。 “触目”的“触”应是眼睛里看到,即接触的意思,而“鼎”则指古代的一种锅 ,这里

8、使用的是本义,而不是引申义,所以正确答案应为 B。14、正确答案:B3此题考查的是对词的理解和运用。答案为 B。此项“拮据”指缺少钱,境况窘迫,所以跟性格没有一丝联系。学生之所以选择 C 是因为他们认为怂恿含有贬义,实际上这个词的解释为“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15、正确答案:退化分析 “蜕化”本义为虫类脱皮,比喻为腐化堕落,如脱化变质,适用对象比较狭窄。“退化”指生物体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如鲸、海豚等四肢成鳍状,仙人掌的叶子成针状等,也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适用对象宽泛。根据句意可知,阿尔巴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由好变坏,应选填“退化” 。16、正确

9、答案:祛除分析 解答此题宜从辨析词语适用对象入手, “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或迷信人所谓的邪魔等,用于抽象事物;“驱除”是赶走、除去,用于具体事物。根据语境,应选“祛除” 。17、正确答案:声明分析 “申明” ,动词,陈述说明,含有解释、分辩的意思,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声明” ,动词兼名词,当众宣布、公开表明立场态度或说明情况,在句中作谓语,也可作宾语。此句中需要一个名词性的词语,应该选填“声明” 。18、正确答案:祈求分析 “祈求” “请求”都有希望得到的意思,但“祈求”含有恳切、虔敬之意,适用于对人和神灵,而“请求”不能用于神灵,这里对象是“真主” ,选“祈求”比较合适。19、正确答案:尊

10、崇分析 “尊崇”含有“推崇”的意思,但“尊崇”又有尊敬之意,程度更重;根据句意选“尊崇”更能表达作者对霍金的崇敬之情。20、正确答案:品位解答此题宜从辨析词语意义入手。 “品位”指物品质量或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如“高品位的蚕丝” “节目的艺术品位较高” 。 “品味”指尝试滋味,仔细体味品质或风味等等。前者指艺术作品的档次、水平,后者侧重欣赏、玩味。两个词语意义不同,根据句意,应选“品位” 。21、正确答案:规划分析 解答此题宜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体味语 境。 “规划”与“计划”均指预先拟定的做事内容、步骤、方法,但是“计划”一般较为具体,时间可长可短;“规划”一般具有全局性,内容较为概括,时间

11、较长,从远景着眼。体味语境,可感知到“全局” (提示语:城市建设) 、 “长远” (提示语:2008)两个方面,因此,用“规划”更合适。22、正确答案:C分析 “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古迹, “圣地”指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缩小”是由大变小, “减少”是减去一部分;“控制”是掌握,使之不动, “抑制”有“压下去”的意思,显然可以确定答案为 C。423、正确答案:B“制定”有“定出法律”之意, “制订”有“创作拟制”之意。 “振奋”是“精神振作奋发” , “震撼”是“震动、使之动摇” “推迟”意为“把预定的时间向后改动” , “延迟”有“推迟”的意思。因此选 B24、正确答案:C这道题

12、目考查正确使用副词。 “再三”必须用于“人” , “一再”没有这个限制,显然,“中美关系动荡”只适合用“一再”了。 “多少”用来修饰积极意义或者表大小的形容词,“稍微”没有这个限制,那么“差一点”只适合用“稍微”了。 “往往”是强调规律,要求条件, “常常”没有这个限制,这样, “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就只能用“常常”了。综上,我们看到了颇有意趣的结果:C 项的三个副词限制面较窄,适用面最宽,因此是最恰当的一组。25、正确答案:B解答此题,必须紧扣语境。 “作茧自缚”的意思是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与“自毁生存空间”一致;“自食其果”意思是自己做了坏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与句意一致;“玩火自焚”指玩弄火的反倒把自己烧掉,与句意吻合;“自作自受”指自己做下的事,自己受累,与句意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