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83518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语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 2014 届高三第一次六校联考试卷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第卷 1 页至 6 页,第卷 7 页至 11 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

2、目要求的。一、 (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逮(di)捕 发酵(jio) 档(dng) 案 片言只 (zh)语B榫(sn)头 舌苔(ti) 攒(cun)射 宁缺毋滥(w)C咯(k) 血 剽(pio)窃 供(gng)销 浑身解(xi)数D忸怩(n) 打烊(yng) 贮(z h)存 北门锁钥(y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发轫 幅员 纷至踏来 树倒猢狲散B座落 付梓 殒身不恤 苛政猛于虎C赝品 诙谐 铩羽而归 汲汲于富贵D熨帖 影牒 直截了当 图穷匕首现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

3、的强烈反对。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该认真 检查。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 的行为如不停止,将毁掉自己的生存空间。A窜改 敦促 玩火自焚 B篡改 督促 作茧自缚C窜改 督促 作茧自缚 D篡改 敦促 玩 火自焚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新闻周刊第二十六期披露的招生内幕令人触目惊心,定向招生以往无序混乱的局面非但没有改观,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中介人或组织明目张胆地贩卖指标。B. 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无可非议,关键是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 时,这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而是实实在在地给某些当事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精神上的伤害,这与传统暴力事件性质接近,也就进入了法律监管的

4、范围。C.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 8 日凌晨 4 时,日本东京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奥委会全会上,一举击败西班牙的马德里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获得 2020 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D. “中国达人秀” 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着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_,_,_。_,

5、_,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A. B.C. D.二、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

6、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 。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 否”。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 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

7、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连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

8、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 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的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

9、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略有改动)6联系上下文,对第 2 自然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

10、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7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 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B段承 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段。C 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额根源、特点和作用;全

11、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8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B “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绝不是任意的。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三、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912 题。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

13、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非与世自绝而笃爱其身者欤?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人间多写以缣素,相赠遗以为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治国乎?”对曰:“ 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 ”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 ,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

14、者可以治天下。 ”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 )9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字:书法B. 遨与李振故善 善:善良C.世目以为三高士 目:看作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徒:门徒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 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 及其所之既倦C. 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因击沛公于坐D. 鼓无一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11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3 分)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欲以禄遨,遨不顾 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A. B. C. D.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社会动荡,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来源:Zxxk.ComB.郑遨与道友李道殷、罗隐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