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83473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济南市一中 2011 年高三 10 月阶段考试出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第 I 卷(选择题,共 39 分)一 (18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瞠目/螳臂当车 朔风/塑造 戏谑/琐屑 癖好/臧否人物 B披露/露骨 桔梗/诘责 觊觎/瑕不掩瑜 着落/不着痕迹C胴体/恫吓 荏苒/妊娠 矢志/拭目以待 邋遢/大加挞伐 D阡陌/纤细 押解/解放 数码/数见不鲜 栈道/打开信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沉湎 舛误 报不平 中流砥柱B 赡养 嘻戏 莫须有 推心置腹C 抉择 风靡 照相机

2、估名钓誉D 端倪 孱弱 钓鱼竿 刎颈之交3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他处事冷静,思维敏捷, ”布什在他的个人回忆录抉择时刻一书中如此描述我国主席胡锦涛, “真是一位难得的实干家。 ”B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成功进行过五次,今年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C中央电视台通过网络调查、社会问卷等形式进行了三次专项调查,分别是:专栏节目调查 、 栏目设置专项调查 、 “十七大”电视宣传效果调查 。D广州亚运圣火的点燃,让大家期待很久了,大家一直都很想知道这次亚运圣火究竟是如何点燃的?4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

3、是对城市的“克隆” ,它 了对农村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尊重,对自然生存的尊重。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经常_情况,才能及时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领导干部不能把自己的_的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否则会犯错误。A包含勾通片段 B包涵沟通片段C包涵勾通片断 D包含沟通片断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B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物了。 ”C正是这些变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D从电影院出来,有人说:“她的演技可以说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扮演慈禧太后

4、,栩栩如生,演得真绝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A专家提醒,油梨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它的表面常常粘附着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和农药,所以大家食用前应该洗净削皮较为安全。B为抗议第 58 届墨尔本国际电影节播放介绍 “”民族分裂分子的纪录片,中国电影导演贾樟柯和赵亮决定撤回准备在 8 月中上旬在墨尔本国际电影节上公映的 3 部影片。C针对胡斌是“替身”的传言,西湖区法院今天虽然向新闻媒体澄清了“被告人胡斌身份确认无疑” ,但是众多网民仍留言表示,希望公安机关也能出面“澄清” 。D“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吃饭 ”这个帖子可能因为太好玩

5、了,很快网友们转至各大网站,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问“贾君鹏是何许人也” ,但没有任何人出来解答。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诗经金开诚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

6、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

7、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到达统治阶段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

8、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

9、“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7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

10、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

11、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013 题。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

12、,具条列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 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奸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

13、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 覆:

14、埋伏 B虽相羁縻,王人罕到 羁縻:笼络C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 御:治理D司察所闻,无不穷纠 纠:纠正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手以付洪之 B与洪之相见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C 所入十倍于常 D乃卧而引药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一组是( )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 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 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 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A B C D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

15、,拓跋仁被诛杀后进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显祖的亲舅舅。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用恩威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高兴,纷纷要求编入户籍,缴纳租税。C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为国出生入死,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高考学习网中国最大高考学习网站 G | 我们负责传递知识!D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第卷(非选择题,共 111 分)注意事项:请将第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四 (21 分)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1)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3 分)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