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文化览胜——楚地名人(共29个名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83314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荆楚文化览胜——楚地名人(共29个名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荆楚文化览胜——楚地名人(共29个名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荆楚文化览胜——楚地名人(共29个名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荆楚文化览胜——楚地名人(共29个名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荆楚文化览胜——楚地名人(共29个名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荆楚文化览胜——楚地名人(共29个名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荆楚文化览胜——楚地名人(共29个名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荆楚文化览胜(一)一、荆楚名人(一)道家人物代表:老莱子(约前 599-约前 479) ,春秋晚期思想家, “道家”创始人之一;楚国人,出生于康王时期,卒于惠王时期;他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宜扬道家思想。老莱子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孝子,他孝养二老双亲,为了使老父母快乐,还经常穿着彩衣,做婴儿的动作,以取悦双亲。后人以“老莱衣”比喻对老人的孝顺。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做诗曰:“明朝拜嘉庆,须做老莱衣。 ”(二)春秋中原霸主:楚庄王,称荆庄王,又称熊侣;春秋时期荆楚国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在莅期间(前 613前 591)非常重视选拔人才,先后得到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卓有才能的文臣武将的辅佐。庄王初年

2、,楚国发生贵族暴乱,邻近的群蛮乘机骚扰。楚庄王平息乱世,在内政方面作了一些改革,赏罚分明,群臣和睦,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益强盛,为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三)第一循吏良臣:孙叔敖(公元前约 630 年公元前 593 年) ,楚国名相, “世为列姬,国地朝廷” 。他极为重视民生经济,制定、实施有关政策法令,尽力使农工贾各得其便,他在汉西利用沮水兴修水利,还在江陵境内修筑了大型平原水库“海子” 。他鼓励农民秋冬上山采矿,使青铜也大力发展。出国出现了一个“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丰年番庶”的全盛时

3、期。由于行政、治军有功,楚庄王多次重额封赏,孙叔敖坚辞不受。(四)渔民皇帝:陈友谅(1320-1363 ) ,湖北仙桃(原沔阳人) ;他出身渔家,饱尝生活艰辛;他是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元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红巾军是主力之一,其杰出领袖就是陈友谅。他不但严重打击了元朝统治者,还建立了自己的“汉”国,自称皇帝。陈友谅虽然壮志未酬,魂断鄱阳,但他毕竟是反对元朝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英雄人物。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过几级的作用。(五)宰相之杰:张居正(1525-1582 ) ,汉族,谥号“文忠” ,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他是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后,理政十年:整

4、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廷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他凭借自己卓越的政治才华和胆魄,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他也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称为“宰相之杰” 。他还著有张太岳集 、 书经直解等。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六)明末爱国将领:熊廷弼(1569-1625 ) ,明朝军事家,湖北江夏(今武汉)人。他有胆略,知兵事,且善射,为民末“辽东三杰”之一。万历四十七年(1619 年) ,以兵部右侍郎待杨镐经略辽东,召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嘉宗即位,魏忠贤专权,遭污劾去职;天启元年(

5、1621) ,清兵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魏忠贤袒护王化贞,委罪于他,五年(1625 年)被冤杀,并转首九边。其著有辽中书牍(du) 、 熊襄愍(min)公集 。2(七)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约前 339-约前 278)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是离骚 ,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对人民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6、。(八)风流儒雅的辞赋家:宋玉,又名子渊,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人;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其名。所谓“下里巴人” 、 “阳春白雪” 、 “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他而来。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于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工致,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送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九)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孟浩然(689-740 ) ,唐代诗人,汉族, ;本命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

7、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李白称赞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十)茶圣:陆羽(733-804 ) ,字鸿渐,一名疾,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 ,尊为“茶圣” , 祀为“茶神” 。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并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十一)活字印刷书发明人:毕昇,北宋布衣,淮南

8、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即今湖北英山县人;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发明活字印刷书。其方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十二)北宋名医:庞安时(约 10421099) ,字安常,自号蕲水道人,蕲水(今湖北浠水)人;出生医世家庭,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取皇帝、扁鹊脉书研读,不久即通晓其说,并能阐发新意,时年不满 20;后安时病耳聋,进一步钻研灵枢 、 太素、 甲乙经等医籍,经传百家与医药有关者,亦无不涉猎,融会贯通。他万年参考诸家学说,综合亲身经验,撰成伤寒总病论6 卷,对张仲景思想做了补充和发挥。(十三)中国绘画“江夏派”的创始人:

9、吴伟(14591508) ,明代著名画家,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流寓金陵;善画水墨写意、人物、山水,曾以画供奉内廷,得赐“画状元” ;取法南宋画院体格,笔墨恣肆,神韵俱足,为明代中叶创新画家;早年画法比较精细,中年后变为苍劲豪放,泼墨淋漓一格。吴伟是戴进之后的“浙派”名将,追随者众,形成兴盛一时浙派山水中的“江夏派” 。其代表作有:采芝图 、 仙踪侣鹤图 、 芝仙图3、 溪山鱼艇图以及白描人物图 、 神仙图等。(十四)医圣:李时珍(15181593) ,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 (走乡串户用铃声招睐患者的民间医生) 。李时珍自小体弱多

10、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位很有名望的医生。李时珍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这就是我国明代以前的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十五)开宗立派的文坛三兄弟公安三袁:袁宗道(15601600) ,字伯修,历任翰林院编修、春坊右庶子等职;袁宏道(15681610) ,字中郎,历任吴县知县、吏部验封司主事等职;袁中道(15701626) ,字小修,历任徽州教授、南京吏部郎中等职。公安三袁,先祖居圻州,后移居荆州公安县长安里。三人为同胞兄弟,时称“三袁” ,同为著名的革

11、新派“公安派”的领袖。他们都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继唐宋古文运动之后,又树起了一面文学革新运动的旗帜。他们的文学和思想对以后几百年的历史乃至五四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十六)戒毒神医:杨际泰(17801850) ,湖北广济人,世代业医。他少年随父从医,认真研究内经 、 难经 、 伤寒论等医学经典;每读一本书,必穷其理,并反复验证于临床;故中年之后,为人治病,必探其病因,以求确诊,对症下药,书方遣药,每有其效,成为内、外、妇、儿诸科皆为其所长的鄂东名医。杨际泰晚年眼见国民深受鸦片之害,故撰写告乡民书 。他及民族之所急,悬壶济世,广搜验方,组合出六副解毒方剂,帮数十万烟民脱毒消瘾,以致民间留下

12、“南有林则徐断绝毒源,北有杨际泰解除病根”的口碑。(十七)从水兵到两任大总统:黎元洪(18641928) ,字宋卿,湖北黄陂县夏店人,1883 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派往广东服役。1916 年 6 月 6 日袁世凯死,黎元洪出任大总统。翌年 6 月,黎元洪引长江巡阅使张勋入京斡旋,后张勋复辟,他被迫弃职。1922 年 6 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黎元洪再任大总统。严复评价黎元洪说:“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国图存,断非如此道德才能有效。何则?以柔暗故!遍读中西历史,以为天下最危险者,无过良善暗懦人。下为一家之长,将不足以庇其家;出为一国之长,必不足以保其国。 ”(

13、十八)民国第一清官:石瑛(18781943) ,字蘅青,举人出生,民国官员;曾赴比利时、法国留学;中国同盟会会员,并协助孙中山在欧洲建立了同盟会组织;辛亥革命后回国,任众议院议员;二次革命失败后再赴国外留学,1922 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国民党一大中央委员、南京市市长等。石瑛著有石蘅青先生言论集 。虽然他历任要职,可是他布衣粗食,廉洁奉公,不拿公家一针一线,被誉为民国第一清官。十九)辛亥武昌起义临时总指挥:吴兆麟(18821942) ,湖北鄂城人;十六岁投武昌新军工程营当兵,先后考入工程营随营学堂、工程专门学校学习。1905 年(光绪三十一年)他加入革命团体日知会,翌年再考入参谋学堂,毕

14、业后任第八镇工程营左队队官。辛亥武昌起义之夜,他正当值楚望台军械库,起义士兵推其为临时总指挥,即部署指挥起义部队进攻湖广督署,占领武昌。4(二十)从晚清秀才到国家主席:董必武(18861975) ,原名董贤琮,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03 年考取秀才;1911 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早年接受康有为和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后受到孙中山革命民主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法制工作的奠基人。建国后,他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主席。 (二

15、十一)青年运动引路人:恽代英(18951931)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又名蘧(qu)轩,字子毅,原籍江苏武进人,1895 年生于湖北武昌。中华大学毕业。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武汉地区五四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 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 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 8 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宣传部部长,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 ,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二十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潭秋(18961943) ,湖北黄冈县陈策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1920 年他和

16、董必武、刘伯垂等 7 人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1921 年他创办湖北人民通讯社,任社长;次年 7 月与董必武一起代表湖北参加中共一大,他回武汉后先后任中共武汉地委、武昌地委、湖北地委主要负责人;1923年 2 月发动与领导了武汉各工团学生组织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斗争;1942 年 9 月 17 日他被反动军阀盛世才监禁,在监狱中坚贞不屈,次年 9 月 27 日遭杀害。(二十三)现代军事家:林彪(19071971) ,湖北黄冈人,军事家,共和国元帅;1925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组成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二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