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4年考前实弹演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82934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2014年考前实弹演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州市2014年考前实弹演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州市2014年考前实弹演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州市2014年考前实弹演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州市2014年考前实弹演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2014年考前实弹演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2014年考前实弹演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0 页苏州市 20132014 学年初三考前演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25 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 分)sh( )光 葱 lng ( ) 鞭 p( )入里 因地 zh( )宜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 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走在今天的平江路上,仍然能 够感受到昨天的平江路的脉膊是怎样的跳动的。我 们一边觉得难以置信,一 边就抨然心 动起来了。或许,人们更愿意亲近的古镇如“ 世外桃源” 一般,那里的人们知足而安详的生活,远离城市尘嚣渲扰小桥、流水、人家,这在精神上符合人 们对江南水乡的完美暇想

2、。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 分)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 。 (诗经蒹葭 )子曰:“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八则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蓬山此去无多路, 。 (李商隐无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 。 ( 渔家傲 ) ,风烟望五津。 (王勃 ) ,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 )4名著阅读。 (5 分) “齐天孙大圣,混世泼牛王,只为芭蕉扇,相逢各骋强。粗心大圣将人骗,大胆牛王把扇诓。 ”此事发生在西游记哪个情节中?请简述“大圣将人骗”和“牛王把扇诓”的经过。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结束小人国

3、之旅回到英国后,人们并不相信他的经历,直到看到他随身携带的什么之后,才完全相信他所说的;格列佛还把它们拿给许多贵人及其他一些人看,从中获得了什么利益?(2 分)5下面是一位同学发言稿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根据提示和要求作些修改。 (2 分)千百年来,文明一直以其无穷 的魅力、不竭的 动力、强大的感召力,引领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A有助于创 立和谐的校园氛 围。 我们一定要懂礼貌,讲诚信,遵纪守法,尊师爱友,不断提升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B把以往存在的不良行为坚决纠正过来,全面展现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1)A句中有搭配

4、不当的毛病,可将“ ”一词改为“ ” (1 分)错别字正确字初三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10 页(2)联系前后句,B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你对B句作适当调整。 (可适当删减字词)(1 分) 第二部分(45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3 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 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明万历年间,宫中

5、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 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 其扉,潜 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 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 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注释】 阖:关 闭。 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6. 下列句中加黑词用法,与例句“驴不胜怒,蹄之”中的“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 分)A.执策而临之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C.齐人三鼓 D

6、.亲贤臣,远小人7.与“慭慭然,莫相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 分)A.忌不自信 B.马之千里者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D.以啮人,无御之者 8.找出加黑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1 分)A.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B.媵人持汤沃灌 C.小大之狱 D. 稍出近之9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译文: (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译文: 10.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 分)11.甲乙两文都没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重对虎的 描写;

7、【乙】文侧重对猫的 描写。(2 分)12.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1 分)阅读藤野先生中的几段文字,回答 1315 题。初三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10 页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 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 头骨,后来有一篇 论文在本校的 杂志上发表出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 ”他问。“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 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 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

8、,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 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 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你看,你将这 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 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 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 实验完 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 绩早已发表了,同学 100余人

9、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 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 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 的,但不知道 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 “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所选文段的主要内容 。 (2 分)14.经典文章少有闲笔,选文的两处画线句,提及藤野先生坐在骨头中及发表的成绩情况,都不是闲笔,请联系全文,分别谈谈其用意。

10、(4 分)15.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藤野先生是“伟大的” ,回忆藤野先生,作者的灵魂应该是柔软的,请结合选文中关于修改讲义的文字,分析这一说法的依据。 (2 分)阅读家丑不怕外扬 ,完成 1618 题。 (8 分)初三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10 页家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人们 都爱自己的家,因 为爱就产生了 护短之心,于是“家丑不可外扬”。然而,如果爱,请真爱,真正的爱,不是隐瞒丑恶,佯装美好。“家丑”始终是“ 家丑”,不会因为不扬而消失,更不可能变为 “家美”。所以,家丑不怕外扬。传奇作家柏杨曾说过:“我们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他的丑陋的中国人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一代中国人,也刺痛

11、了一代中国人。所谓爱之深,痛之切,面对隐疾,唯有直面,方能解决。家丑不怕外扬,是勇于自省,敢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1970 年的一个萧瑟冬日,刚刚 上任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 特,在全世界的注目下,跪倒在波兰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这 位二战中反纳粹的英勇斗士,替所有必须跪而没有跪的人跪下了。他这一跪,让德意志站了起来。二战后,联邦德国开始陆续 向遭受德国法西斯迫害的受害者及其 遗属支付巨额赔款,教育部门则将法西斯暴行列为历史教科书的中心内容, 强调 “关键的任务是教育下一代”,要“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的职责视为己任”。于是,勇于承担历史责任的德国回到了欧洲的 怀抱,也回到了世界舞台。说到底,家丑不怕外扬

12、,是对真理的坚持。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并不因 为 柏拉图是他的老师,而不去批 评柏拉图的缺点和错误。有的人指 责他背叛了老师, 亚里士多德 对此回敬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 爱真理!”没有家丑不怕外扬的勇气,没有追求 进步的坚持, 亚里士多德早已 “泯然众人矣”。而从整个哲学史来看,人类精神探索的脚步,或许要放慢很多年了。 那么,对那些溺爱、盲爱、滥爱家的人,我们也要勇于说一句:“吾爱吾家,吾更爱真理!”如果我们坚持真理,不惧自省,我们就能拥有更美好的“ 家 ”。那么,家丑何必怕外扬?16通读全文,说一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自己的观点的。(3 分)17本文主

13、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并说出其作用。(3 分)来源:18联系上下文,说一说第自然段“他这一跪,让德意志站了起来。”句中“站”的具体内涵。(2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9-23 题。初三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10 页佛爷刘建飞佛爷 非得道高僧,乃是民国年间亳州城一著名唢呐艺人 赵玉亭的别号。他出自 唢呐世家,其祖上几辈皆为亳州城叫得响的 唢呐艺人。佛 爷刚满 8 岁那天,恰逢州城的古庙会。按旧俗,凡在亳州城有点名气的艺 人,都要在 庙会上施展绝艺,表演助兴。初出茅庐的小玉亭骑在父亲肩头,沿街吹奏。悲凄凄三更殿、威凛凛穆桂英一出出梆子剧吹得是有板有眼、活灵活现,吹至兴处,小玉亭霍地

14、站起,边吹边表演,一下子把赶庙会的人们吸引得里三层、外三 层,掌声不断,叫好连声。自此,在亳州城都知道赵家出了一位唢呐神童。18 岁时,佛 爷已尽得赵家唢呐的真传,成为亳州城最年 轻的唢呐手。亳州自古是唢呐之乡,当地老百姓凡有婚丧嫁娶、开 业庆 典、领功受赏之事,均要请个唢呐班子热闹热闹。当时在亳州城名声最大的有 张、王、赵、崔四大唢呐班子。其中数佛 爷所在的赵家班最为著名。佛爷虽然名气大,但从不摆架子,为人谦和,平日里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遇到有人请他,无论你是官商巨 贾, 还是贫苦百姓,只要他有空,有请必到。时光在 嘀嘀 嗒嗒的唢呐声中似水流去。忽一日,人们发现赵家班子里不见了佛爷。据知情人讲:佛爷偶遇一高人,跟着他云游学 艺去了。后来又听人说:佛爷所投的这位高人不仅唢呐吹得神,而且善口技,会魔术 ,能用一支唢呐吹出千军万马之势,且能在吹唢呐时,把人 给变没了在佛 爷走后的第六年冬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天气出奇地冷。有一天早晨,人们忽然听到城北的涡河岸边传来阵阵鸟鸣。先是 隐隐凤鸣,接着是画眉、黄鹂、斑鸠、夜 莺齐声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