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82930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中段体育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体育课的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作为教师应集编、导、演、评、教于一体。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日常用语,它既适应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遵循语言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体育教学中的特殊需要和规律。由于体育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是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典型形式,教育专家说过小学教育最重要的阶段是中段,因此,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堂上应做到以下要求: 一、口头语言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运用语言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活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

2、索然无味。形象生动的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讲解中往往会遇到体育术语,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难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把术语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口语,化难为易。例如,在教后滚翻时,我把“团身紧,后倒快速及时依次滚动”变成富有儿童色彩的“团身如刺猬,后滚像皮球” 。学生易于接受,掌握动作快,而且课堂充满快乐气氛。2、准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讲解要符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已知到未知的认识规律,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根据思维的逻辑性自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提高语言的针对性。3、精教

3、师的教学语言力求精练、明快,否则,占去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失去了学生活动时间。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多练” ,合理利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是体育教师的重要基本功,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利用有限时间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艺术。教学中要体现“精” ,体育课的练习时间很有限,教师要抓住动作要领,一针见血地概括出要点,让学生好记好掌握。例如,在教原地侧向掷垒球时,用口诀的形式概括动作为:蹬(蹬地) 、转(转身) 、挺(挺胸) 、甩(鞭打出手) 、拨(拨指) ,教学效果明显。二、肢体语言我们常讲:伟大的示范就是教师临场的示范。古语“言传身教” ,在体育教学中只注重“言传”是不够的,还应该

4、注重“身教” 。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体育教学蕴含着身教的内容,体育教师是身教的直接贯彻者。体育的形体语言,又称“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人的身势语或手势语,它属于非语言信息。肢体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形象感强,它可以加强口语的表达效果,传达信息,交流感情,充分展现教师风采,有助于学生获得动作的感性认识,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它和口语一样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肢体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神情教师的神情主要通过面部表情、精神状态和眼神表现出来,它的变化细微快速,与学生交流直接,对学生产生的心理暗示往往超过口语。如对在下面做小动作的学生,可采用目光直视的方法,表情要严肃,眼神要

5、犀利,但不点出名字,暗示他老师已经注意你了,快停止。2、手势体育教学的手势非常丰富,表达的信号和传递的信息十分传神。教师巧用手势是对口语的补充,可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典型的手势有:竖大拇指表示赞扬或肯定;“V”字手型表示胜利的祝愿; “OK”手势表示许可、肯定;翘起食指放在唇边请安静;暂停的手势都知道;点头、摇头、耸肩表示肯定、遗憾无奈等。合理运用手势能大大丰富教师的表达形式,提高教学能力。3、示范为人师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是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潜藏着一定的教育作用。示范是体育课上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教师完美的示范不仅准确地表现教学内容,而且给学生以最直观

6、的视觉感受,有利于形成动作概念、动作表象。例如,在冬季教学中,教师不畏严寒、精神抖擞,表现出自信、乐观、泰然自若的精神面貌,仍然以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各种动作示范与演示,由此不仅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体态印象,而且,又鼓舞了士气,增强了学生的练习信心和勇气。另外,体育教师还要学会用运用错误动作,以达到动作纠正的效果。体育教师能做出学生错误的动作,使学生能看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起到影像的作用,但,作出的动作是友善的,不是讽刺。体育教师应使肢体语言的艺术表现与精湛的体育技艺相结合,使肢体语言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显现出无穷的魅力。三、哨音语言体育教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穿着运动服,胸前挂着一个哨子。哨子可以说是

7、体育教师使用最频繁的工具了。哨音语言作为口语和形体语言的有力补充,加强了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表达能力。哨子因为其声音独特、容易引人注意、使用方便,经过加工和艺术处理成为一种特殊的有声语言,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时应掌握以下要领:1、要形成自己的哨音特色每个教师个性不同,哨声也不相同。为避免几个班级在操场同时上课,因哨声类似而引起的混乱,教师要事先设计好有特色的哨声并配以手势,以示区分。教师应在开学第一堂室外课就规定了哨声所指的内容,并强化练习,让每一位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哨声响起该立即做什么样的动作。在以后的教学中,不管有几个班级上课,只要教师的哨音一响,整队、集合、分散练习、暂停练

8、习都变得快速、规范,提高了课堂效率。2、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哨音因教学的任务、内容不同,应选择不一样的哨声。在带领慢跑时采用节奏明快的哨音,指挥队伍脚步,控制速度;在做准备操时用短促、洪亮的哨音代替喊口令,边示范边打节奏;在拔河比赛时,用有节奏的长音哨来为队员加油,鼓舞士气等。3、使用哨音应注意轻重缓急,避免成为噪音使用哨子可节省教师的体力,减轻疲劳。但哨子代替不了必要的讲解和口令,应与其他的教学语言配合使用。总而言之,有声语言丰富多彩,肢体语言千姿百态,书面语言逻辑严谨,哨音语言生动独特。体育教学语言正是将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哨音语言有机地融为一体,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特性。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过硬的体育教学技能,还要具有三种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自如地驾驭体育教学,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