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有悲伤也会很快遗忘—从几米的绘本文学谈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77372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使有悲伤也会很快遗忘—从几米的绘本文学谈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纵使有悲伤也会很快遗忘—从几米的绘本文学谈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纵使有悲伤也会很快遗忘—从几米的绘本文学谈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纵使有悲伤也会很快遗忘—从几米的绘本文学谈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纵使有悲伤也会很快遗忘—从几米的绘本文学谈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纵使有悲伤也会很快遗忘—从几米的绘本文学谈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使有悲伤也会很快遗忘—从几米的绘本文学谈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纵使有悲伤也会很快遗忘从几米的绘本文学谈起摘要:面对“绘本文学” 流行新趋势,我们隐约可以感觉到现代阅读习惯的波动。本文即以几米的三本长篇作品微笑的鱼(1998, 8)、向左走、向右走(1999, 2)及月亮忘记了(1999,10)为探讨文本,从几米的作品出发,在析探其思想意涵与表 现手法的同时,我们能进一步思索:逐渐蔚为风尚的绘本文学透显出怎样的讯息?这样的创作何以会被认同至有如此成就?这样的现象在当代文学与阅读上的意义又在哪里?又传达了哪些世纪末的情感特质?期望藉由这样思考的视角和过程,观察出九年代末台湾文学的样貌之一。 关键词:绘本文学; 几米; 探讨1 关于几米与绘本 1.1 关于几米

2、几米,在这个常让人误以为是外国人的名字背后,他其实是个相当道地的台湾创作者。文化大学美术系毕业的他,曾在广告公司从事十二年的图像设计工作。在与小野合作的给流浪的孩子一书风靡书市后,不但开创了小野的“亲子书时代” ,也使得几米成为相关产品的图像代言人,他诙谐童趣的画风开始引起市场的重视,遂在报刊媒体的各个版面(副刊、家庭版、休闲版)上操笔插画,为文章作各种可能的视觉诠释。这些作品经收罗集结成森林唱游 、 听几米唱歌 、 森林裡的秘密等书,因为是报上的专栏作品,因此大都呈现小格图文的形式,在这完全天马行空的自由空间里,可以是飘浮在空中的小猪、或是游进绿色林间的粉红鲸鱼、还是勾在电线上的圣诞糜鹿、甚

3、至是地下铁入口的粉红点点大象。这些简单而贴切的画面,仿彿是内心世界的声音,使得原本只是附属地位的插画突然一跃而登上正堂,并受到读者的极度喜爱。 然而,正值少壮的几米却罹患了血癌,对他的人生来说这是个大转折,同时,这个关卡经验对他的创作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使他的创作在幽默清新之外,加入了丝丝哀伤与忧郁的色调,展现出更深沉的生命力。于是他的画强烈地呈显出自己的灵魂,不再只是为了衬托或解释别人的文章而存在,所以我们看到了微笑的鱼 、 向左走、向右走及月亮忘记了等三部作品,其中向左走、向右走一书就荣登了金石堂十大最具影响力的书,以及诚品年度推荐选书,更在网路上被广泛地转载传寄。 不过,正如他所自称的

4、,他是“一个住在中年身躯里的幼稚小孩” 1,即使是带有哀愁的画风,仍旧有着儿童般不断梦想的能力,能够带给读者更多的无限。 1.2 关于绘本“绘本” ,又称“图画书” ,其实像“绘本”这样由绘图与文字相结合的创作形式早已存在,只不过最初的绘本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内容上以极简单的故事陈述为主,整页的2图画搭配短少的文字,每一页的文字不见得都有其意义,有时候仅是叙述的过渡,借由具体的图像引导儿童进入文字阅读的领域,或学习了解事物。例如汉声出版社的一系列童书,像: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 十四只老鼠大搬家 、 像新的一样等等。因此图画是主体,文字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图画中所欲传达的意思。

5、就儿童文学的角度来看,儿童对色彩或图像确实是具有较强的认可度、较高的接受意愿,对之敏感性也较明显。所以在阅读方式上,儿童文学家们也建议先看图像而非文字。绘本在台湾只有短短三十年的历史,1990 年代正是其发展产量最活跃的时期;而在国外,绘本的形式除了童书性质之外,更有插画家将关怀的触角伸及自身内在观照的省察,开创了所谓的“成人故事画册” 。例如法国的桑贝 2、英国的昆汀布来克、德国的麦克索瓦,或更早被引进国内的失落的一角寻找大圆满 (The missing piece meets the Big O)和失落的一角 (The missing piece)3,同样是图与文的结合,但文字内容的层次显

6、然较儿童绘本深入许多,甚至图画也不再只有单纯的画面,而是具有与文字相当的内涵地位,作者经由图画或以幽默的笔触来透露一种荒诞的趣味,其中包含对生活的态度、甚至对人性的戏谑。几米的绘本所展现的就是属于这种所谓的“成人故事画册” 。他曾在自己的签名会上表示:“他不认为他的画或书是给儿童看的,他的画很多都超出小朋友的理解,他的画是画给大人看的,诉说的对象甚至是自己。 ”4所以我们在此必须跳脱旧有“绘本等于儿童文学”的观念,并调整阅读的方式与态度,才能从新的角度看待“绘本文学”所凸显的主题意涵。 2 几米绘本呈现之意涵 几米微笑的鱼 、 向左走、向右走及月亮忘记了三本具故事性的作品中,延续了他在小幅图文

7、,如森林唱游之类所传达的主题:寻找禁锢生命的解放。但当他将之放在发展的情节时,一切都变得更为具体而明确,故而我们可以循着脉络窥探出几米所欲呈现的完整理念。2.1 城市 / 疏离空寂 “城市” ,是几米故事发生的绝大场域,这样的背景是相当现代的,这些窝心的故事情节仿彿就潜藏在我们身边,甚至在我们的日子里上演着。也正因为这样的接近我们生活的经验,所以其间所展开的情况与情绪,往往让我们在心有戚戚焉之余,格外觉得受感动。不过,这样的场景所发展的故事也同时反映了它本身固有的特质:冷漠、空寂与人际之间强烈的疏离感。对于城市人,在向左走、向右走书中有过这样贴切的描述:一辈子也不会认识,却一直生活在一起迷宫般

8、的城市,听不到呼唤,找不到方向。简短的一段文字,表露的却是很刻骨的传神,有点悲哀但十分无可奈何。画面中的城市,永远都是厚重的灰色墙壁、攀爬不上的阶梯、或一幢幢漂浮倾斜的大厦,生存其中的人们撑篙、划着小船,周旋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下,心灵逐渐空洞,自然会“觉得空虚无力” 、不免要“感到人生乏味” , 甚至感觉“城市里似乎隐匿著各式各样的怪兽、处处充满着危机” ,使得人们的情绪也变得“异常暴烈了起来” 。来来往往神色匆忙的脸上,只剩下冷冷的表情,没有笑容、没有愤慨、没有悲伤,根本没有情绪。 微笑的鱼里的男主角看到的是一只对他微笑的鱼,而我们看到的却总是他紧抿着嘴,直视前方的呆滞神情,即使在和喜爱的鱼说

9、话、看电视、洗澡时,即使他拥有了“一只像狗一样忠心,像猫一样贴心,像爱人一样深情的鱼” ,他的冷漠不曾稍减。 向左走、向右走中的主角亦然。女主角背着过大的袋子、男主角带着他的小提琴,都表3情木然地往前方走着。似乎都市寂寞的基调早已侵蚀了他们的一切感觉。正因为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的人际互动几近于零,所以当任何可能打破疏离平衡的交集出现时,便成了波涛起伏。 几米本身就不喜欢都市,他曾说过:“都市是一个可怕的地方,你隔壁住了什么人,可能到他搬离,也不认识。 ”“犹如没有围墙的囚房,令人疲惫、窒息”因此, “城市”就是他认为所有故事的局限,也是所有主角所要突破的困局,这样的背景是个前提,他就在此特定的框

10、架中寻找情感解套的可能,必定是因为他相信城市的冷漠疏离仅是表象,只不过由于这样的表象而产生的其他现象,倒是许多故事之所以一再重演的主因。2.2 自我中心 / 主观认定 城市的疏离空寂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最明显的莫过于自我中心式的主观认定。从自身唯心的看待客观存在的意义,让城市人的认知均显得相当自私。在微笑的鱼中的男主角一心“以为”他看到鱼在对他微笑:不管天晴、天雨,她似乎都在等着我,等着我给她一个深情凝视的眼神。不单揣摩对方的想法,还设定对象的性别,完全视自身的需要来决定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他们的许多作为也相形可笑。如向左走、向右走的男(女)主角坚持地维持习惯性的先向右(左)走;又如月亮忘记了

11、当中的那些人们,焦急等待也没有看到月亮时,大家沮丧、慌乱,于是开始猜疑“世界末日的恐慌” ;但是,不久月亮即被“制造”出来了,永远带著甜蜜笑容的月亮一车车地被“运往每个哀伤的黑暗城市。 ”一颗颗地被摆设、被贩售,莹润温柔的光芒使人们“暂时忘记害怕” ,于是“从窗口望出去,又可以看到皎洁的明月,世界又恢复一片欢乐。 ” 这些自以为是投射出城市人内心强烈的情感渴求,与极度的不稳定感。他们期待被爱被关注,但又不得不自我防卫,他们依赖“习惯” ,一成不变让他们有安全感,所以改变了生活中一直以来的轨道,会使他们置身于莫名的失落恐惧里。但反过来想想,这些自我中心的主观想法不正是他们哀愁落寞背后所期待的梦,

12、是支撑他们的一股力量,他们紧紧握持,不愿更改自己的认知,看来也许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但这或许是处在城市中的人们生存的法则吧! 因此,那个霸道地想拥有自己喜欢的事物的中年男子可能是我、那个执着于习惯的等爱女子也可能是我、那个自作聪明抱着月亮的满足小孩更可能是我,几米让我们透过画面看到了现实的自己,和那熟悉身影后的悲哀。2.3 生命的错置 隐含的悲哀或许是不自觉的自以为是,但显现出来的悲剧则是生命的错置。人生最大的不堪,就在于对自身定位的误认与擦身而过的遗憾,这样的错置情况就如袁哲生先生评论几米展现的生命情调时所说的:像是切割时空的一条线,这条线在数学上不占空间,却可以将人生无限制地分裂、切割;它

13、像异形一般无所不在,因为无形,所以无知无情,可以在人山人海的城市里任性地剪裁着,直到生命化为碎片。 5当因害怕失去鱼而追赶不休的中年人,终于放慢脚步,享受海洋中的嬉游时,竟赫然发现:“我也是一只被囚禁在大鱼缸里的小鱼。再怎么努力挣扎,也游不出这透明的界线。 ”在现实生活中,捆绑在其间的自己却从来不知道实情,一直以来所以为然的世界乍然崩落,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位置,而今鱼 / 我之间错置互换的惊觉,那样的感叹总是叫人胆战心寒。失忆的月亮,和偶然相遇的小男孩尽情地玩耍,不记得本来的自己,在截然不同的世界反而得到难忘的快乐。然而,4“快乐才刚开始,悲伤却早已潜伏而来。 ”错置的生命能保有的安心就在

14、一切恢复常轨之后结束,记起许多往事的月亮“再也无法回到男孩的家” ,他又是天边那一轮孤单的明月,周而复始地照着原来的世界。“错置”之所以不堪,在于它或者是一个契机,脱离既有轨道,带来短暂的幸福,让你察觉原本的缺憾,但你永远无力去做任何更动;你只能任由它推着走,无论你愿不愿意。又或者是生命中不断错失的遗憾,就像向左走、向右走里缘悭的男女主角,虽比邻而居,却咫尺天涯。巧合短促的相逢也因为意外而断线,他们“闻著同样的气味,踩碎相同的落叶,亲过同一个宝宝” ,但却总是偶然地失去再相遇的机缘。一连串的巧合、偶然、意外,犹若“几何世界不带感情的因果律” 6,让事物中美好的部分,都会在下一瞬间离我们而去,

15、“如此靠近又如此遥远”的感觉,令人不禁要怀疑这一切都是经过刻意的安排。那些稍纵即逝的城市爱情故事,多半在这样错置的捉弄下,日渐消散。 2.4 寻找心灵出口 / 森林 面对人生的种种莫可奈何或各样生命悲哀的情境,我们情绪难免紧绷低沉,不过,几米的慈悲总会让情感在低落感伤到顶端之际,转折缓和下来。再寂寞,故事走到结局也会圆满, “人生已经够悲惨了,所以要有好结局。 ”几米如是说。于是,故事中的男男女女努力找寻着属于自己的心灵出口,企图转化原有的不确定与不安,而相对于城市的压迫感,通常几米会利用“森林”中的各种事物作为这个出口。 “森林”对几米来说,是人类本性觉醒的启发,是挖掘真我的通道。所以那个以

16、自我为中心的中年男子,在进入树林之后,开始关心起外在的环境来:“草原中还有着千奇百怪的小昆虫吧?”由内而外的转化觉悟,以致于最后,总算,从鱼缸被释放到大海的鱼跟松手的人彼此都自由了。另外,森林是小男孩中捡到月亮的地方,也是他梦想的开始与结束之地。躲藏的毛毛兔一再出现,若隐若现,跟踪雀跃的小男孩,或在寻找真爱的女子床上房里放肆跳跃,他都象征着一种无伪的快乐与充满期待的梦想。总之,几米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世事如何难以逆转,都必能从中领略到不同的快乐:所有的喧闹在瞬间退至远方,所有的烦恼消失无踪,点点星光在四周缓缓流动,他们感到非常快乐。遗忘的,记住了。乌云渐渐散去,一道柔和的月光洒落在窗前。小男孩终会长大,曾经没人愿意了解他,曾经有过“世界好像被宇宙遗弃了”的落寞经历,曾经失落最信赖的朋友,不过,那时的哭泣也终究会过去;多年之后,当他再抬头看那天边的明月时,我们可以从他恬静的笑容里明白,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