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3年高考语文主题及答案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67855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2013年高考语文主题及答案箍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东2013年高考语文主题及答案箍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东2013年高考语文主题及答案箍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东2013年高考语文主题及答案箍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东2013年高考语文主题及答案箍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2013年高考语文主题及答案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2013年高考语文主题及答案箍(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 2013 年高考语文主题及答案箍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毗邻蚍蜉 窥伺窥视 假释假日B讪笑缠绕河畔绊倒 唱和平和C讣告卜卦窠白瞌睡 积攒攒动D角隅丰腴 戕害怅恨 圈套圈养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专家指出,风驰电掣般地“飞翔”的高铁,给沿途的许多城市带来无限的商机。但由于沿线车站选址大多离原来的市区较远,围绕高铁沿线打造新城区,既可以带动附近区域的经济建设,又可缩小城市各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成了许多地方的当然选择。未来的高铁新城,目前虽仍只是“纸上谈兵”,但规划中的一座座“高铁新城”正一触即发,我们

2、从中可以一窥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A风驰电掣 B差异 C纸上谈兵 D一触即发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以及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 B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C饮用菊花茶可以缓解头昏脑胀及用眼过度导致的眼睛干涩等症状,这是因为菊花有清肝明目、祛毒散热的功效的原因。D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

3、理的、严密的思维习惯。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裁。_。_。_,_。_,_。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钓的渔翁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A B

4、 C D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59 题。石普,字元周,徐州人。至正五年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官,改经正监经历。淮东、西盗起,朝廷方用兵,普以将略称,同佥枢密院事董钥尝荐其材,会丞相脱脱讨徐州,以普从行。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寻升枢密院都事,从枢密院官守淮安。时张士诚据高邮,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且曰:“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与普步兵三万,保取之。高邮既平,则濠、泗易破,普请先驱,为天下忠义倡。”丞相壮之,命权山东义兵万户府事,招民义万人以行。而汝中柏者方用事,阴沮之,减其军半。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普行次范水寨,日未夕

5、,普令军中具食,夜漏三刻,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抵县,即登城,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因抚安其民。由是诸将疾普功。水陆进兵,乘胜拔十余寨,斩贼数百。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一趋城东,备水战;一为夺兵,虞后;一普自将,攻北门。遇贼与战,贼不能支,遁入城。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而援军望之,按不进。且忌普成功,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欲收先入之功。而贼以死捍,蒙古军恇怯,即驰回,普止之不可,遂为贼所蹂践,率坠水中。普军乱,贼乘之。普勒余兵,血战良久,仗剑大呼曰:“大丈夫当为国死;有不进前者,斩!”奋击,直入贼阵中,从者仅三十人。至日西,援绝,被创堕马,复步战数合。贼

6、益至,贼指曰:“此必头目,不可使逸,须生致之。”普叱曰:“死贼奴 我即石都事 何云头目!”左胁为贼枪所中,犹手握其枪,斫贼死。贼众攒枪以刺普,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选自元史石普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普诣丞相,面陈破贼之策 诣:拜见 B由是诸将疾普功 疾:嫉妒C一普自将,攻北门 将:将领 D普勒余兵,血战良久 勒:招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 (3 分)A普以将略称 以普从行 B而汝中柏者方用事 而援军望之,按不进C为天下忠义倡 遂为贼所蹂践 D遇贼与战 普与从者皆力战,俱死之7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普有“将略”的一组是 (3 分)

7、徐平录功,迁兵部主事 高邮负重湖之险,地皆沮洳,骑兵卒莫能前下令衔枚趋宝应,其营中更鼓如平时树帜城上,贼大惊溃将抵高邮城,分兵三队 总兵者遣蒙古军千骑,突出普军前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在淮东、淮西盗贼兴起这时,有大将谋略的石普得到董钥的推荐,并且凭借平定徐州的战功升任兵部主事。 B高士诚占据高邮的时候,石普愿作讨伐高士诚的先锋,并向丞相请求给予步兵三万用以破敌,丞相同意了他的请求。C石普以突袭的方式很快攻下宝应,可是在攻打高邮的时候,却因为援兵不作为,致使石普功亏一篑。D在军队大乱之际,石普没有退缩,仍旧血战到底,在只有三十个士兵跟随和援兵

8、断绝的情形下,英勇战死。9翻译。 (10 分)(1) 初令普便宜行事,及行,又使听淮南行省节制。(4 分)(2) 普先士卒蹑之,纵火烧关门,贼惧,谋弃城走。(3 分)(3) 死贼奴 我即石都事 何云头目!(3 分) 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溪村即事元周权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1)古人曾赞“寒翠飞崖壁”中的“飞”字用得好,你认为呢?(3 分)(2)诗中的“山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 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答对一空给

9、 1 分)(6 分)(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_;或因寄所托,_。(王羲之兰亭集序)(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杜牧阿房宫赋)(3)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3)_,_,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美 与 自 然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比如赞一美人,你说她像鲜花,似轻燕,你决不能说她像布袋,或者像癞虾蟆。这就分明承认鲜花和轻燕原来是美的,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所以他们费了许多心力去探

10、寻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 G 调还是 F 调。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但是美的估定却没有公认的标准。假如你说那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喜欢辛嫁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却正好相反,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由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现出“概念”或理想。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

11、,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你觉得孔雀东南飞美,由于它表现“爱”与“孝”两种理想的冲突。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说法。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没有都是不错的可能,好比一个数学题生出许多不同的得数一样。大约哲学家们都犯过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如康德所说的;也不是在从个别事物中见出普遍原理,如黑格尔,托尔斯泰一般所说的。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还不仅此。美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你看到峨眉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小土墩却不能觉得庄严、厚重。从此可

12、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形象属于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于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再拿欣赏古松来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从“我”的方面说,古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万人所见到的形象就有千万不同,所以每个形象都是每个人凭着人情创造出来的,每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个人所创造的艺术品,它有艺术品通常所具的个性,它能表现各个人的性分和情

13、趣。从“物”的方面说,创造都要有创造者和所创造物,所创造物并非从无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这材料也要有创造成美的可能性。松所生的意象和柳所生的意象不同,和癞虾蟆所生的意象更不同。所以松的形象这一个艺术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贡献,一半是松的贡献。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 分)A美是物所固有,特此观点的人不止于一般人,而且还有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可见此观点的正确性。B对于“美是心的产品”的问题上,康德、黑格尔、托尔斯泰的说法都不一致,这些说法不可能都错

14、误,但可能都正确。C康德认为审美是“在下判断”,这和托尔斯泰主张审美是“从个别事物中发现普遍原理”有着本质区别。D峨嵋山有“庄严”、“厚重”的概念,但是它也须先有使人觉得有这种概念的可能性,人们才能欣赏到它这样的概念。E直觉与形象一样,都离不开物,没有物,直觉就不能活动,没有形象的直觉也就没有美感。13根据文章,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3 分)A人们之所以热心寻找最美的颜色、形体、音调等审美对象,是因为他们在努力寻找美的本质属性。 B由于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因此信理智的哲学家都不能欣赏艺术。C人先能够凭心灵创造出美来,物然后才有使人们觉得美的可能性。D美之中有人情也有物理,因而美是心物相结合之后所产生的结果。14文中说 “松的形象这一个艺术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贡献,一半是松的贡献”。请指出“我”的贡献是什么,松的贡献又是什么?(4 分)15人们常说“情人眼底出西施。”依据文意,分析“情人眼底”为什么会出“西施”?(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