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761752 上传时间:2017-1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及对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扶贫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及对策 从酉阳县长潭村现象看产业扶贫的作用和方法刘戈新 孙元忠脱贫问题,最终需要依靠贫困地区自身发展来解决。而贫困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产业扶贫的特殊困难。从事产业扶贫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始终觉得是一道难题。 6月1日至7日,我们借到酉阳县后溪镇长潭村开展“三进三同” 的机会, 带着思考和困惑进行调研,印证我们的一些想法,让我们对贫困农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看到了贫困农村发展的希望,对产业扶贫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如何突破有了新的思考。一、关于产业扶贫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扶贫开发的目标是加快增长、缩小差距。去年,长潭村被纳入全市首批整村脱贫推进村。当地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

2、抓住这一机遇,结合万元增收,支持该村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房屋改造、产业发展和创业培训等全面推进,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934元,增幅达到38%,一跃成为全市增收致富的典型。在长潭村收入增长构成中,务工收入增幅7.67%,贡献率为8.7% ;旅游收入增长522元,贡献率为56%。旅游业的兴起,使当地农产品大量转化为商品,价格上涨,种植业收入、养殖业收入和渔业收入增幅分别达到23.58%、31.95%和62.16% 。创造了多年来少有的可喜成绩,也充分证明了贫困村的产业发展大有潜力可挖。农民收入主要由家庭经营性收入、务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三个部分组成。宏观的看,由于受到国家竞争和市

3、场竞争的压力,全国产业不断换档升级,使得资本和科技不断挤占劳动,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由1991年的0.45持续下降到现在不足0.1。务工工资和就业人口多年来徘徊不前,打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断减弱。长潭现象说明,劳动力缺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效益问题。村内产业振兴后,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会很快放弃微薄的工资,回乡创业。因此,在增加贫困农民收入上,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思路。既要两眼向外,注重加强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更要两眼向内,注重与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相结合,着力于内部挖潜。从投入上看,2008年开始,长潭围绕“七有四通三解决 ”,投入各类资金1307万元。其中,交委道路建设44

4、0万元,水利人饮工程155万元,林业经果林建设147万元,电力河道通畅工程72万元,教委教学楼建设28万元。真正由扶贫部门投入的只有240万元,不到20% 。长潭的投资结 构很典型,与其他整村脱贫村调查的情况基本一致。这表明,扶贫开发已经由过去扶贫部门孤军作战,转变为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的集团军攻坚。扶贫资金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退出来,重点用于实施产业扶贫的时机已经成熟。市委市政府和办党组,作出的将扶贫资金调整到重点支持产业扶贫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为此,我们建议,政策上和措施上应该及时跟进,确保产业扶贫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是尽快明确产业思路、制定配套政策、编制产业规划、明确工作步骤。

5、二是适当压缩整村脱贫村的比例,做大产业扶贫资金专项。整村脱贫需要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从目前各个区县的整合情况来看,不具备大面积推开的实力。贪多嚼不烂,欲速则不达。三是及时制定相应的约束办法,确保70%的财政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这个决策的落实。纠正部分整村脱贫村财政性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做法,确保50%以上要用于支持村内产业发展。二、关于扶贫产业的选择和布局问题长潭村距县城90多公里,人均耕地1.13亩。由于地处偏远,资源匮乏。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460元,80%以上的群众饮水困难,95% 的农户不通电话,60%的家庭没有电视。是一个典型的偏远贫困村。在整村脱贫中,他们打破

6、传统思维,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游,很快吸引了5万多中外游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长潭模式启示我 们,贫困村的产业选择和布局上,应该“ 遵循两大原则,跳出四个局限 ”。遵循两大原则就是: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根据贫困村不同的资源禀赋,发展有比较优势,市场稳定的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做城郊地区不愿做、做不了或者做不好的产业,避免和他们在成本上的短兵相接和同质竞争。重庆的贫困村和贫困户,主要集中在武陵山区和三峡库区的高山大盖,这里土壤、温度和湿度适宜于中药材、猕猴桃的生长,发展草食性牲畜资源丰富,应该列为重点扶持产业,放弃优势不明显的生猪、柑橘等产业。在品种选择

7、上,要特别注重本地优良品种的保护、改良和利用。物种有一个生长环境适应性,现 存的物种是大自然千百年优胜劣汰的结果。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 个理念适用于文化 艺术,也适用于我 们品种选择。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贫困地区立体气候明显、地势高差很大。在产业布局上,应该主要采用“小规模,大集群 ”的组织发展模式。跳出四个局限就是:一是以贫困村为目标,但跳出贫困村的局限。在扶贫产业布局上,以带动贫困村发展为核心,允许跨村发展,满足产业适度规模的需要。二是以贫困户为目标,但跳出贫困户的局限。在政策上锁定贫困农户给予重点扶持,鼓励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让贫困户带着项目、 资金和政策组建或者加入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

8、企业。对带动贫困户的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大户给予积极扶持。三是倚重一产业,但跳出一产业的局限。拓展扶贫产业的扶持范围, 对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水利资源发展小水电和边境贸易,甚至工矿业等有利于贫困村发展,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产业一视同仁给予积极支持。四是倚重传统优势,但跳出传统的局限。比如,象长潭一样扬长避短,变传统劣势为优势;运用科技提升传统产业,或者改换品种、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拓展传统产业的功能,让传统产业成为集产品供应、观光、体验、休闲和科教一体的复合型产业;创新仅仅以家庭为单位的产业组织方式,降低传统产业的交易成本。三、关于扶贫产业如何带动贫困户的问题两个瞄准,是扶贫产业必须坚持

9、的方针。这是扶贫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主要区别,扶贫产业推进相对困难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实施产业扶贫的意义所在。但是,有效带动贫困户共同致富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长期以来倡导的公司+农户的模式,由于企 业一股独大,造成客大欺主。长潭发展遇到了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即是,没有龙头企业介入产业时,贫困户不能分享利益的问题。旅游业发展起来以后,由于村内各户区位不同、经营能力不同,居住临河、懂经营的率先发展起来。居住掉角的、缺乏经营头脑的成了新的贫困户。 发展不平衡,引起了新矛盾。没有受益的户,埋怨政府一碗水没端平。受益的户,担忧掉角户房屋风貌改造缺乏积极性,影响旅游整体形象的提升和产业的持续发展

10、。出现这两种情况,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利益调剂机制。企业介入时的客大欺主,是因为主不够大;没有企业时,各自为政,是因为农户之间没有利益联结。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合作化,将贫困农户组织起来。农户合作的前提是,必须将传统农户改造成为专业大户。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在库区贫困村实施扶贫柑橘园建设作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建园之初,先向群众宣传补贴政策,扶贫补贴是1500元/亩(市办700元,区县800元)。然后,组织农户自愿申报,由扶贫部门和村委会组织农户建园,把以前什么都种一点的传统农户变成柑橘专业户。物质决定意识。变成专业户后,农户很快就有了合作意愿,合作社顺理成章的组建起

11、来,贫困农户自然而然的加入到其中。依靠合作社自身,单家独户管理难的解决了,一直担心的贫困户怎么办的问题也解决了。从检查的结果来看,扶贫果园与农业、农综、国土和移民等几个部门采用的企业建园相比,我们补贴标准最低,建园质量和运行质量却最好。这主要是因为,以户为单位建园,是农户自己为自己劳动,工作责任心比给企业打工强。舍得下力不说,而且能省则省;加上土地和劳动力是自己的,减少了企业租地和雇用劳动力的成本,一分钱办了两分钱的事。下一步,合作社准备和企业进行股份合作。以资本为纽带,结成的关系比合同还要紧密。没有企业的地方,合作社自己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运行也很好。企业也很欢迎这种模式,因为,他们既能够

12、收到果子,又减少了他们和千家万户老百姓打交道的麻烦。二是公司制,将贫困户“捆绑” 起来。 这主要是针对长潭的这种状况,参照成都五朵金花的做法,由村委会或者大户牵头,将农户的林地、耕地、宅基地和农房等资产化组建股份制企业。或者部分公司化,实行分户经营、统一管理、合理分配。这种模式,林地等可以作为抵押建立要素担保机制,旅游业收入可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满足商业银行贷款条件,可以获得银行支持,解决贷款难。同时,贫困户以股东的身份获得资本涨益和享受分红,保证收益。如果再为每个贫困户落实2000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做大股份,收益更大。另外,全国各地也有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广东的大户带小户的模式。但是,不管什么模

13、式,都应该围绕资本和产权做文章,这样的机制才可约束。如果仅靠政府行政施压,固然简单易行,但是阳奉阴违在所难免。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制定扶贫产业基地建设补贴政策,引导群众自愿建设。参照柑橘建园的办法,补贴标准可以考虑确定在基地建设总投入的50% 左右。二是采用竞争入围、先建后补的办法,以贫困为单元建立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多大的规模、发展什么产业、选用什么品种,由农户民主决策,回避扶贫部门决策带来的风险,避免与贫困户扯皮。三是支持基地建设的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将未投产前作为抚育期,每个合作组织每年给一定的扶持,确保运转。四、关于扶贫资金的使用问题贫困农户万元增收普遍缺乏资金。长潭村的女能人冉国娅在湖

14、中央投资建水上餐饮中心,投资近200万元,由于贷款无门,她用光自己所有积蓄,还用高利息向社会募集上百万。目前,她餐饮中心的生意不错。但是,每个月必须支付的8000多元利息让她难以维持。在座谈中,泣不成声。村里类似冉国娅的情况,还有我们入住的白友林和白友福兄弟两家,养鱼的彭海军,养牛羊的李万兵等。近年来,通过多方争取,我市来至中央和市级财政的扶贫专项资金,三年实现了翻番。今年上半已经达到7亿多。加上下半年的专项,全年估计超过8个亿。在政府层面,这样的资金量可以说已经很大,据财政反馈,就专项而言,目前扶贫只低于水利,在农口部门排第二。也可以说很小,平均到每个贫困人口,只有区区560元。平均到每户,

15、也只有2000元。如果仅仅依靠财政单一投入,帮助两翼农户三年实现万元增收杯水车薪。但是,社会不缺钱、企业不缺钱、银行更不缺钱,缺的是投向和渠道。因此,当务之急应该思考如何用好和用活财政扶贫资金的问题,撬动社会和金融资金支持产业扶贫。一是建立扶贫融资机制。首先,抓紧建立财政性贷款担保机制,切实解决贫困农户贷款缺乏担保的问题。据金融部门介绍,无论是建立扶贫贷款担保公司,还是直接由财政扶贫资金向银行抵押,通过银行至少可以将财政资金放大到5倍以上。如果用2个亿做担保,可以获取10个亿的投放量。加上另外6个亿,每年总投入达到16个亿以上,落实到贫困户户均到达4000元。按照1:1的投入产出,三年实现万元

16、增收就有了资金保障。其次,是考虑扶贫产业的特殊性,将扶贫贷款贴息由现在的3调整到5以上,至少和农委、农综的贴息相当。补贴时间给予延长。第三是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村建立村级互助资金组织,解决贫困户短期、小额度的借款问题。二是建立扶贫风险机制。扶贫产业存在的风险多于其他产业,也明显高于其他产业。应该通过保费补贴的形式,逐步把扶贫产业纳入商业保险,防御灾害风险和疫病风险。同时,运用财政补贴的办法,鼓励产业区农户建立内控风险基金,确保商场低迷时,产业能够安全过冬。三是开展扶贫招商引资。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必须依赖大型龙头企业的支撑。针对贫困地区招商难的实际,要充分运用财政扶贫资金的杠杆作用,比如项目配套、大规模的贷款贴息等办法,吸引市内外大型的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并将扶贫招商作为一个常规工作,列出专项经费帮助两翼区县招商引资。五、关于扶贫产业的市场问题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成本和质量竞争。离开这个根本,仅靠宣传,品牌也不会长久。在降低成本方面,一是要注重发挥的沟地和坡地广袤的资源优势, 发展土地密集型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