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枢纽营业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237609 上传时间:2016-12-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枢纽营业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移动通信枢纽营业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移动通信枢纽营业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移动通信枢纽营业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移动通信枢纽营业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枢纽营业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枢纽营业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脚 手 架 专 项 施 工 方 案编制人: 职务 审核人: 职务 审批人: 职务 编制日期:2005 年 8 月 15 日目 录一、工程概况 .计依据及构造要求 .用材料 .设技术措施 .基处理 .设工艺流程、搭设图 .子的验收、使用及管理 .手架搭设安全技术交底 . 页某移动通信枢纽营业楼工程脚手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施工现场“三通一平 ”工作已基本就绪 , 外地面已做硬底化。二、设计依据及构造要求1、本计算根据中国建筑出版社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2、施工中不允许超过设计荷载。3、小横杆、大横杆和立杆是传递垂直荷载的主要构件。而剪力撑、斜撑和连墙件主要保证脚手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的。并且加强

2、抵抗垂直和水平作用的能力。而连墙件则承受全部的风荷载。扣件则是架子组成整体的联结件和传力件。4、搭设要求: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5、本方案取最大搭设高度 12m 进行验算;6、采用 48排钢管脚手架搭设,立杆横距 b=杆纵距 l=立杆距墙 手架步距 h=手板从地面 始每 一道(满铺),脚手架与建筑物主体结构连接点的位置,其竖向间距 h=2平间距L=3据规定,均布荷载 。三、使用材料1、钢管宜采用力学性能适中的 号)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炭素结构钢(中 的规定。每批钢材进场时,应有材质检验合格证。2、钢管选用外径 48厚 焊接钢管。立杆、横杆长度 2 页3、根据可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

3、规定,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 可锻铸铁制造。铸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浇冒口残余披缝,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4、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5、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 1、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7、脚手板应采用杉木制作,厚度不小于 50度大于等于 200度为 4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木结构设计规定(8)中对 木材的规定,不得有开裂、腐朽。脚手板的两端应采用直径为 4镀锌钢丝各设两道箍。8、钢管及扣件报皮标准:钢管弯曲、压扁、有裂纹或严重锈蚀;扣件有脆裂、变形、滑扣应报废

4、和禁止使用。9、外架钢管采用金黄色,栏杆采用红白相间色,扣件刷暗红色防锈漆。四、搭设技术措施1、外架搭设(1)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 1200。(2)立杆接头除在顶层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 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3)立杆顶端应高出建筑物屋顶 4)脚手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铁块表第 3 页面不大于 200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

5、下方的立杆上。(5)大横杆设于小横杆之下,在立杆内侧,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大横杆长度不宜小于 3 跨,并不小于 6m。(6)大横杆对接扣件连接、对接应符合以下要求: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00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跨的跨中。(7)架子四周大横杆的纵向水平高差不超过 500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得大于1300。(8)小横杆两端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9)每一主节点(即立杆、大横杆交汇处) 处必须设置一小横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大横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150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 250架立面外伸长度以 10宜。操作层上非

6、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立杆间距的 12,施工层小横杆间距为 1m。(10)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三根以上小横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 2m 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并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翻。脚手板平铺,应铺满铺稳,靠墙一侧离墙面距离不应大于 150角要交圈,不得有探头板。(11)搭设中每隔一层外架要及时与结构进行牢固拉结,以保证搭设过程中的安全,要随搭随校正杆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适度拧紧扣件。(12)拉杆必须从第一层与窗口连接,拉杆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不容许向上翘起。保证垂直 4m、水平 6m 拉接。 (13)脚手架的外立面的两

7、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每道剪刀撑的净距不应大于 15m。(14)剪刀撑的接头除顶层可以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均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15)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第 4 页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 15016)用于大横杆对接的扣件开口,应朝架子内侧,螺栓向上,避免开口朝上,以防雨水进人,导致扣件锈蚀、锈腐后强度减弱,直角扣件不得朝上。(17)外架施工层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架外侧设防护栏杆一道和挡脚板一道,脚板高不应小于 180杆上立挂安全网,网的下口与建筑物挂搭封严( 即形成兜网)或立网底部压在作业面脚手板下,再在操作层脚手板下

8、另设一道固定安全网。(18)剪刀撑是在脚手架外侧交叉成十字形的双杆互相交叉。并与地面成 4560。夹角。作用是把脚手架连成整体,增加脚手架的整体稳定。2、过门洞的处理过门洞,双排脚手架可挑空 立杆,即在第一步大横杆处断开。悬空的立杆处用斜杆撑顶,逐根连接三步以上的大横杆,以使荷载分布在两侧立杆上,斜杆下端与地面的夹角要成 60左右,凡斜杆与立杆、大横杆相交处均应扣接。3、过窗洞的处理单排脚手架遇窗洞时,可增设立杆或吊设一根短大横杆,将荷载传递到两侧的小横杆若窗洞宽超过 1。5m 时,应于室内加设立杆(底部加铺垫木 )和大横杆来承担小横杆传来的荷载。五、地基处理1、地基做 80 凝土地坪,以保证

9、地基不变形;2、立杆支承在 2020钢板上;3、场地平整不得积水。六、搭设工艺流程、搭设图第 5 页1、架子搭设工艺流程:在牢固的地基弹线、立杆定位摆放扫地杆竖立杆并与扫地杆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装设与柱连接杆后拆除)安第三、四步大横杆和小横杆安装二层与柱拉杆接立杆加设剪力撑铺设脚手板,绑扎防护及档脚板、立挂安全网。2、架体与建筑物的拉结(柔性拉结)采用 6 钢筋、顶撑、钢管等组成的部件,其中钢筋承受拉力,压力由顶撑、钢管等传递。3、安全网(1)挂设要求:安全网应挂设严

10、密,用塑料蔑绑扎牢固,不得漏眼绑扎,两网连接处应绑在同一杆件上。安全网要挂设在棚架内侧。(2)脚手架与施工层之间要按验收标准设置封闭平网,防止杂物下跌。4、安全挡板:通道口及靠近建筑物的露天作业场地要搭设文全挡板,通道口挡板需向两侧各伸出 1M,向外伸出 3M。七、架子的验收、使用及管理1、架子的验收、使用及管理(1)把好验收关。搭设过程中的架子,每搭设一个施工层高度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与搭设班组、工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架子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时,要经设计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2)工程的施

11、工负责人,必须按架子方案的要求,拟定书面操作要求,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3)基础、卸荷措施和架子分段完成后,应分层由制定架子方案及安全、技术、施工、第 6 页使用等有关人员,按项目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单,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使用。(4)使用按 3kN虑,因此架子上不准堆放成批材料,零星材料可适当堆放。(5)外架第一步()开始拉设兜网和立网,以后每隔 4 步架子拉设一道兜网,施工层脚手板和施工层临边必须设兜网和立网,以保证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6)架子搭好后要派专人管理,未经安全科同意,不得改动,不得任意解掉架子与柱连接的拉杆和扣件。(7)架子上不准有

12、任何活动材料,如扣件、活动钢管、钢筋,一旦发现应及时清除。(8)雨后要检查架子的下沉情况,发现地基沉降或立杆悬空要马上用木板将立杆楔紧。(9)在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和大雨天气下不得进行脚手架作业,雨后上架前要防滑措施。(10)外架实行外挂立网全封闭。外挂安全网要与架子拉平,网边系牢,两网接头严密,不准随风飘。(11)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泵送混凝土输送管等支撑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2、人员素质要求(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年满 18 岁,两眼视力均不低于 色盲,无听觉障碍,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眩晕和突发性昏厥等疾病,无妨害登高架设作业的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2)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熟悉本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酒后作业和作业中玩笑戏闹。(3)明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在无可靠防护 2m 以上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使用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