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凯恩——普希金(1825 年)版本一译者:戈宝权(?)Гэ Баочай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想,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在那喧闹的浮华生活的困扰中,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倩影许多年过去了,暴风骤雨般的微笑驱散了往日的梦想,于是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还有你那天仙似的的倩影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我的日子就那样静静地消逝,没有倾心的人,没有诗的灵感,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如今心灵以开始苏醒:这时在我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天仙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心中的一切又重新苏醒,有了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 致凯恩——普希金(1825 年)版本二:(戈宝权?高莽?)Гао Мэн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你就在我的眼前降临,如同昙花一现的梦幻,如同纯真之美的化身我为绝望的悲痛所折磨,我因纷乱的忙碌而不安,一个温柔的声音总响在耳边,妩媚的身影总在我梦中盘旋岁月流逝一阵阵迷离的冲动象风暴把往日的幻想吹散,我忘却了你那温柔的声音,也忘却了你天仙般的容颜。
在荒凉的乡间,在囚禁的黑暗中,我的时光在静静地延伸,没有崇敬的神明,没有灵感,没有泪水,没有生命,没有爱情我的心终于重又觉醒,你又在我眼前降临,如同昙花一现的梦幻,如同纯真之美的化身心儿在狂喜中萌动,一切又为它萌生:有崇敬的神明,有灵感,有泪水,有生命、也有爱情致凯恩——普希金(1825 年)版本三:戈宝权新译(?)Гэ Баочай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在那喧闹的虚幻的困扰中我的耳边长久地响着你温柔的声音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可爱的面影许多年过去了 狂暴的激情驱散了往日的梦想于是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还有你那天仙似的的面影在穷乡僻壤 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我的日子就那样静静地消逝没有神经 没有灵感没有眼泪 没有生命 也没有爱情如今灵魂已开始觉醒于是在我的面前又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我的心在狂喜地跳跃心中的一切又重新苏醒有了神经 有了灵感有了生命 有了眼泪 也有了爱情----------------------------------------------《致凯恩》1825 年版本四译者:查良铮 Ца Ляньцзень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间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犹如纯洁至美的精灵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在那喧闹的浮华生活的困扰中我的耳边长久的响着你那温柔的声音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那可爱的倩影许多年代过去了暴风骤雨般的激变驱散了往日的梦想于是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还有你那天仙般的倩影在穷乡僻壤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我的日子就那样静静的消失没有清新的人没有诗的灵感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如今心灵已经开始苏醒这时候在我的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犹如纯洁至美的精灵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心中的一切又重新苏醒有了清新的人有了诗的灵感有了生命 有了眼泪 也有了爱情普希金是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 、 “俄国诗歌的太阳”。
普希金被高尔基誉为“ 一切开端的开端 ” 果戈理说:“一提到普希金的名字,马上就会突然想起这是一位俄罗斯民族诗人 ”别林斯基说,普希金是“第一个偷到维纳斯腰带的俄国诗人 ”在他身上,俄罗斯的大自然、俄罗斯的灵魂、俄罗斯的语言、俄罗斯的性格反映得那样纯洁,那样美,就像在凸出的光学玻璃上反映出来的风景一样 ”普希金在其并不太长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文论、史著等大量文学遗产;而在这一切之中,最为后人所喜爱、所传颂的,首先就是他的抒情诗作 《致凯恩》写於 1825 年,1819 年,普希金 20 岁时,第一次在彼得堡艺术学院院长奥列宁的家中见到凯恩,那时她才 19 岁,却已成了一位 52岁的将军的妻子希金在彼得堡和她相识1824 年 8 月,普希金在宪警的押送下被发配到原籍米哈伊洛夫斯克村,陪伴他的只有年老的奶娘1825 年夏天,凯恩凑巧在诗人家乡与诗人见面,凯恩是来与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毗邻的三山村中一位亲戚家做客的普希金与凯恩一起散步、交谈,度过了几天美好的时光凯恩离开三山村的这一天,普希金送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二章给她,其中就夹了这首诗,署的日期是“一八二五年七月十九日”。
凯恩后来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写道: “他清早赶来,作为送别,他给我带来了一册《奥涅金》的第 1 章,在没甬裁开的诗页间我发现了一张折成四层的信纸,上面写有'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等等,等等当我准备把这个诗的礼物放进手钊盒里时,他久久地看着我,然后猛然把诗夺了过去,不想还给我我苦苦哀求,才又得到它,当时他的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我不知道 ”诗人在意外的欢欣之中写下了这首被誉为“爱情诗卓绝的典范 ”的作品, 《致凯恩》这首诗歌是情诗的典范之作,是普希金写得最美的一首普希金的爱是幸运的,凯恩给了普希金两个美妙的瞬间,而她自己却因普希金的诗而获得了永恒在手稿上,普希金在这首诗边还画了一幅凯恩的速写头像,凯恩的形象、温柔的声音和天仙似的倩影,都永久地定格在普希金的诗歌中《致凯恩》写的就是这种瞬间的爱的感受以及由之带来的长久的爱的回味爱,往往是一见钟情式的,在一个瞬间突然产生的爱,又可能是朦胧的,生成之后仍往往不能被清晰地意识到,待到某一类机的出现,情感的闸门才可能被突然地打开诗的第一节写诗人当年在彼得堡遇见凯恩时的美妙情景 “幻影 ”“精灵” ,美得让人目眩神迷,美得几乎如堕梦境第二节写那一瞬间给诗人留下的长久的记忆,第三节写爱的淡忘,第四节写没有爱的生活;第五节写又一个瞬间的到来, “心灵已开始苏醒”,第六节写爱的拥有。
全诗划为两段, (一)前四节写过去的一瞬 (二)后两节写如今的一瞬这结构上的不匀称,能给我们一个不祥的预感:第二次相见的瞬间之后,又将是再一次淡忘和愁苦联系到凯恩的回忆,联系到这首诗的送别的使命,我们能感觉到,这首诗中充盈的并不全是爱的“狂喜” 许多年过去了, “在流放的阴暗生活中 ”,诗人失掉了“灵感” ,失掉了“ 眼泪”乃至“生命”,以为那火炬已然熄灭这时, “我的眼前又重新出现了你 ”,凯恩在诗人灵魂深处的火炬依然闪耀着迷人的光辉诗人借爱情写苦难,又借苦难写爱情,让优美的诗意透着忧伤,又让忧伤散发着优美的诗意 这首诗最突出的写作特色,就是重沓第一节的后三句和第五节的后三句,第二节的后两句和第三节的后两句,第四节的后两句和第六节的后两句,都是近乎逐字逐句的“重叠堆积” 也就是说,全诗每一节的后两句都是由反复构成的诗句的重复仿佛是两个美妙瞬间的叠加,或暗示更多的记忆场景在诗人心目中的重迭;连续的复沓,造成一种一咏三叹的语音效果,既体现了对瞬间的深情回忆,也表达了对新的别离的难舍;这些前后的重复,同时也是一种对比,对两个瞬间的描写是同样的,而关于声音和倩影、关于灵感眼泪生命爱情的诗句则是相对立的,这表明:有爱与无爱的生活多么地不同,有过爱的瞬间和没有过爱的瞬间的生命多么地不同!这首诗歌是情诗的典范之作,是普希金写得最美的一首。
诗人没有描绘凯恩外形的美丽,而是突出了她的美给诗人带来的神奇的精神动力诗人把一个女子的形象高度理想化了:“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她成了超尘绝世之美的化身,成了生命和灵感的源泉,使诗人悒郁、枯涩的心灵重新得到滋润与苏醒 这首诗后来由著名作曲家格林卡谱成歌曲,成为俄国最有名的一首歌凯恩对他来说,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形象,是纯洁之美的精灵”,她在爱的世界里,像水晶透明,像白雪洁白,使来自天国圣洁的公主注释:1.从国内查到的各项版本及资料显示普希金送给凯恩的是《 叶甫根尼•奥涅金》的第二章,而实际上普希金送给凯恩的只是《叶甫根尼•奥涅金》的第一章(无论是从各个俄网还是我所遇到的相关书籍,均显示为第一章) 2.融合四个版本 ,我所选择的最佳译文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间在我的面前出现了你犹如昙花一现的幻影犹如纯洁至美的精灵在那无望的忧愁的折磨中在那喧闹的浮华生活的困扰中在我耳边长久的响着你那温柔的声音我还在睡梦中见到你那可爱的面影许多年过去了 狂暴的激情驱散了往日的梦想于是我忘却了你温柔的声音还有你那天仙似的的面影在穷乡僻壤 在囚禁的阴暗生活中(1825 年普希金仍处于流放中)我的日子就那样静静地消逝没有倾心的人,没有诗的灵感,没有眼泪,没有生命,也没有爱情。
如今心灵以开始苏醒:这时在我面前又重新出现了你,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犹如纯洁至美的精灵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跃心中的一切又重新苏醒有了倾心的人,有了诗的灵感,有了生命,有了眼泪,也有了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