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237446 上传时间:2016-12-20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城县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水城县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水城县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水城县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水城县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城县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城县河一级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程概况水城县 一级水电站位于水城县 境内的 近落水洞进口上游约 20m 的河段, 该河流为北盘 江右岸一级支流 左岸最大的一条二级支流。 该电站为该河段的第一个梯级电站,距水城县约170贵阳约 430从 贵阳沿 320 国道经安顺、晴隆、普安县到达电站,电站属引水式高水头电站,拟装机 2 电水头 390米,电站距 7右, 一级水电 站供电范围为 场、野钟乡等缺电突出地区。一级水电站 段(xx段)主要建筑物包括: 槽、管坡( 镇墩、支墩)、升压站等建筑物。接隧洞出口,长 大水深 m,正常蓄水水位 高水位 板高程 流堰顶高程 泄槽位于 侧,紧接溢流堰,长 面为矩形,断面尺寸为 m,在 0+

2、穿过上坝公路(即 1#公路桥涵)。管坡(压力钢管)位于 前方,紧接 水闸门,长 槽开挖底宽 管直径 =坡平均坡度 19,共有 12 个镇墩,若干个支墩,其中 3#、4#镇墩和 3#镇墩至 5#镇墩之间的支墩均为灌注桩基础,单孔直径 600均孔深 9 12m,管坡在 0+0700+089穿过上坝公路(即 2#公路桥涵)。地面式,位于 大桥右岸公路往下游方向 150m 冲沟内,离公路约 20m,尾水穿 过公路流入 洞中(即尾水公路桥涵),直河流布置,主 寸(长宽 高)5m18m, 于主 侧,紧接主 两层布置,设计尺寸(长宽高)0m,开关站位于副 侧,紧接副 设计尺寸(长宽)层地貌工程区处于云贵高原

3、东部,河谷深切,地形复杂,以岩溶峰林(峰丛)洼地与侵蚀地貌为主,地 势西高东低,西部海拨一般为 9001800m,相对高差 200500m,向 东山 顶高程逐渐降至 14001100m ,相对高差400500m。工程区出露地 层主要为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及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岩层产状 7,其中以二叠系分布较广,大多建筑物均处在二叠系及石炭二叠系过渡地层上,第四系多为残坡积、冲积及崩塌堆积,分布在山坡、冲沟及河谷两岸。程地质(1)压力 处地形为缓坡,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Q 石混合土、块石土、块石混合土,覆盖层厚 24m, 下伏为石炭系二叠系过渡地层(C 3主要岩性 为 灰黑色中厚层细 晶灰岩,基础承

4、载力和稳定性较好,强风化层厚 5m 左右,开挖后易 风化,主存在的问题是边坡稳定和 部防渗。(2)泄槽所处地形为陡坡,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Q 石混合土、块石土、块石混合土,覆盖层厚 23m, 下伏为石炭系二叠系过渡地层(C 3主要岩性 为 灰黑色中厚 层细晶灰岩,基础承载力和稳定较好,强风化层厚 5m 左右,主存在的 问题是边坡 稳定。(3)管坡处所地形多为缓坡,少部分为陡坡,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石混合土、 块 石土、块石混合土,陡坡段覆盖层厚 23m, 缓坡段覆盖层厚 35m,下伏为 石炭系二叠系过 渡地层(C 3主要岩性为灰岩、黑色炭质灰岩、土黄色泥岩、灰黑色粉砂质页岩,灰岩段(0+000

5、0+218 段)基 础承 载力和稳定较好, 强风化层厚 5m 左右,开挖后易风化,主存在的问题是边坡稳定和基础防风化;泥岩、粉砂质页岩段(0+218 1+)覆盖 层相较薄,大部 为强风化的泥岩、粉砂质页岩,泥页岩质软,易风化,遇水易泥化,基础承载力和稳定相对较差,开挖深度大,主存在的问题是高边坡稳定处理、基础防风化处理及排水处理。(4)形为缓坡,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Q 石混合土、块石土、块石混合土,覆盖层厚 13m, 下伏为石炭系二叠系过渡地层(主要岩性 为土黄色泥岩、灰黑色粉砂质页岩,强风化层厚 5页岩质软,易 风化,遇水易泥化,基 础承载力和稳定相对较差,开挖深度大,主存在的问题是高边坡稳

6、定处理、基础防风化处理及排水处理。特别是厂基前壁为顺坡,易产生顺层滑动,应是重点防护对象。文地质压力 槽、管坡上段(0+000 0+218)下伏基岩为灰岩、炭 质灰岩,岩溶发育, 为相对 含水层,同 时易产生渗漏,开挖时易受地下水影响,管坡下段(0+218 1+ 伏基岩为泥岩、粉砂质页岩,为相对隔水层,在隔水 层和含水层接触段易有地下水活动,同时对开挖后的泥岩、页岩极易产生泥化危害作用,对边坡稳定带来不利。特别是厂基前壁为顺坡,地下水活动是岩体产生顺层滑动的主要危害因素,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和落实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石料场本标段距马槽地石料场距离最近,该料场距 层为石炭系上统马 平组灰岩,抗压

7、强 度 粒密度 密度 ,吸水率 储量约 18 万 足工程用料 质量和用量要求,开采条件好,紧邻公路,运输方便。1.4 一级水电站(xx段)工程施工特点分析根据 一级水电站二标招标资料和现场踏勘分析,一级水电站工程二标施工具有以下特点:(1)施工场地狭窄,自然地形又陡,不利于临时设施和场内道路内的布置,临时设施、场 内道路、弃 碴场环保处 理工作量大。 (2)施工内容多,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有土石方开挖、灌注桩、砼浇筑、钢筋制安、浆 砌石、路涵、边坡防护 (砼喷护及锚杆砼喷护)等。(3)施工难点多,特别是三个路涵的施工,开挖深度大,同时又要保证公路畅通,交通和施工干扰较大;开挖深,开挖边坡高,

8、边坡稳定处理和安全管理难度大;灌注桩孔径又小又深,人工成孔施工困难,自然地势条件又不利于机械成孔,机械成孔成本又高;管坡开挖量大,管线长,坡度又陡,不利 场内道路布置和机械作业,弃碴运输和砼运输困难。(4)衔接项目施工交叉作业,干扰大,镇墩、支墩砼浇筑与管坡压力钢管的安装,期砼、部砼砼施工与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的安装,必须相互配合,同步进行,否 则完工工期无法控制。(5)工期短,工工序复杂,质量要求高,土建和机电交叉作业,根据业主要求, 8 月 10 日必须封顶, 9 月开始进行机电安全, 12 月中旬机电安装基本结束, 1 月 20 日全部结束,要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完工,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施工组织

9、能力和丰富的施工经验。 我公司认真分析工程施工条件,结合该工程施工内容和施工难点,经过多种方案比较,精心 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二标施工工期为472 天,为保证工程施工按进度计划顺利实施,我公司将组建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组织能力强的项目班子,同时配备富足的施工资源来完成本工程。第二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现场踏勘,在充分掌握和综合分析主体建筑物规模、型式、特点、施工条件和工程所在地社会、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并统筹规划布置为工程施工服务的各种临时设施,妥善处理施工场地内外关联。我单位经过估算, 拟定施工总平面分四区布置,分别为:坡施工区,工区,砂石料开采加工区,工程弃料堆放区总占地

10、约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图号:标。外联系主要道路布置泄槽施工区、管坡施工区、砂石料开采加工区拟用业主修建的上坝公路作为工程施工对外联系主要道路,路面为泥结石,施工期安排专人维护,工区拟用现有穿过 的柏油路作为工程施工对外联系主要道路。碴场布置原则弃碴场布置坚持确保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干扰、平衡施工强度、合理占地、减少周围危害的原则,在管坡弃碴场布置上,如为了节约土地占用 ,在管坡施工区下段(0+2181+ 9#镇墩左侧冲沟仅布置 1 个弃料场,则 9#镇墩12#间的管坡开挖及出碴事必给 挖带来压力,施工干扰较大,同 时制约着 部开挖的进度。碴场及弃碴道路布置根据招标文件和现场踏勘得知,已有上

11、坝公路穿过砂石料场、泄槽、管坡至 xx,柏油路仅 20 米左右,大部施工区场内道路已通,要布置的场内施工道路主要在管坡公路下段(0+0891+098 段),考虑 泄槽施工区、管坡施工区上段(0+0000+218)比较集中,且泄槽在0+0600+075 穿过上 坝公路,管坡在 0+0700+089 穿过上坝公路,可以利用部分上坝公路作场内弃碴道路,拟在 1#镇墩2 #镇墩左侧冲沟设定 1 个弃碴场(即 1#弃碴场),总弃碴量约 地约 ,开挖时除部分弃碴堆于开挖基槽四周外,多余的弃碴全部运至 1#弃碴场堆放;管坡施工区下段(0+2181+098 )根据各段开挖量并结合节约用地,拟定 2 个弃碴场(

12、即 2#、3#弃碴场),2 #弃碴场位于 7#镇墩左侧冲沟,兼顾 5#镇墩8 #镇墩多余弃碴堆放,总弃碴量约 地约 ,3#弃碴场位于 11#镇墩左侧冲沟,兼顾 9#镇墩12 #镇墩多余弃碴堆放,总弃碴量约 地约 ,管坡开挖时除部分弃碴堆于开挖基槽两边外,多余的弃碴分别运至 2#、3#弃碴场堆放,管坡段大型开挖设备进场道路沿管坡征地线范围布置,各段开挖点至弃料场的弃碴道路按就近适用原则结合自然地势布置;工区(包括 12#镇墩至 坡段)共拟定 1 个弃碴场(即 4#弃碴场),位于 柏油公路约700m 左侧冲沟处,总弃碴量约 地约 ,弃碴道路利用现有柏油路作为弃碴道路,详见平面总体布置图(图号:碴场

13、环境处理为减少弃碴场的土地占用量和加强弃碴场环境保护,除弃碴场尽量布置在冲沟处或冲沟边坡上外,理应在弃碴场下方采用浆砌石(或干砌石)作挡土墙,以防弃 碴顺坡或顺沟堆放面积过大和山水冲散,给周围环境带来危害,挡墙高度视堆碴场边坡和堆碴高度而定,一般为35m, 顶宽不低于 50 墙面垂直,外墙 面按 1:坡。详见图 2示,工材料运输道路布置泄槽施工区、管坡施工区公路上段主要利用上现有上坝公路,工区主要得利上通过 的柏油路和上坝公路,管坡公路下段(0+0891+098 段)利用弃碴道路结合管坡、泄槽内的轻轨斗车运输施工材料。 弃 碴 场 上 方 弃 碴 场 下 方弃 碴 场 左 侧弃 碴 场 右 侧冲 沟 浆 砌 石 挡 墙浆 砌 挡 墙1: 地 面 线弃 碴 自 然 堆 坡 线图 2 、水、 泄槽施工区供风系统布置泄槽施工区布置 1 个固定式供风站,配置 1 台 12m3/动空压机、主供风管路采用 50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