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中银铁路工程隧道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237413 上传时间:2016-12-20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中银铁路工程隧道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太中银铁路工程隧道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太中银铁路工程隧道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太中银铁路工程隧道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太中银铁路工程隧道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中银铁路工程隧道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中银铁路工程隧道实施施工组织设计(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到中卫(银川)新建铁路工程 道 施工组织设计1目 录一、工程概况及总体情况简介制依据及原则程概况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要设计说明岩级别及不良地质段分布要工程量期目标道工程施工部署9二、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及劳动配备工组织管理机构动力配备10三、施工总平面布置地建设工便道工供水、供电工品仓库设置15四、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15太原到中卫(银川)新建铁路工程 道 项工程进度计划安排要分项工程进度指标及工作循环时间计算工进度计划期目标证工期的措施16五、主要的施工方案和方法说明体施工原则体施工方案工方法要技术措施要施工工艺隧道监控量测63六、冬雨季施工安排及措施季施工安排及措施道工程雨季施工措施洪渡

2、汛措施72七、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量目标立建全质量保证体系量保证体系量保证控制措施74太原到中卫(银川)新建铁路工程 道 施工组织设计3八、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全目标全保证体系炸品使用管理安全保证措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发事件应急预案89九、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业健康安全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业劳动卫生保障措施92十、施工环保、水保目标,保证体系及措施工环保、水保目标工环保、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管理机构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96十一、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明施工措施场管理措施地管理措施物保护措施104十二、其他应说明事项105太原到中卫(银川)新建铁路工程 道 施工组织设计4一、建铁路太

3、原至中卫(银川)线站前及重点工程(第一期)施工招标文件、指挥部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施工资料。家、铁道部、有关省区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则等。理、社会民情等及我单位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着优质、高效、经济、合理的原则,依据施工招标文件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执行铁路工程有关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工期及阶段性工期目标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确保质量目标为原则,安排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先进的机械设备,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确保安全生产为原则,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针对当地自然条件、高空作业、不良地质等特点,制定各项技术组织措施。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原则布置

4、施工总平面。程概况势平缓,无冲沟,地形起伏不大,地表植被稀少,无基岩裸露,况与进口基本相同。隧道进口里程00 ,出口里程10,隧道全长5110米,为单线隧道,隧道进口位于半径4500米曲线上。出口位于直线上,3的上坡和6的下坡,隧道洞身在94处与靖惠石油管道(200交,交叉角度20 叉角度为 2304,道洞身附近有4口扬黄井(输水管检查井) ,分别在 00右侧、00右侧、00左侧及00左侧,距离隧道中线距离 10200m 。太原到中卫(银川)新建铁路工程 道 形地貌道地貌为低中山及前缘低丘缓坡,为一走向近山分水岭,其宽约5数10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100130m,局部基岩裸露,地表生长低矮杂

5、草,覆盖率为4070% 。其中分水岭东侧深切冲沟发育,地形较陡。特别是在00 50处冲沟,呈鸡爪形,断面呈“V”型。沟深、沟宽均为1020米,沟底侵蚀严重(沟底距离洞顶2B 2050次/7川)新建铁路工程 道 施工组织设计70注:般地段:收敛速度5mm/岩处于急剧变化状态,加强初期支护系统;收敛速度d 时,围岩基本达到稳定。浅埋地段:加强初期支护强度和刚度,严格控制过大变形。各量测项目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周结束。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与信息反馈施工期间,监测人员在每次监测后及时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水平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时态曲线,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沉与距开挖工作面距离的关系图等, 了解其变化趋势 ,并

6、 对初期的时态曲 线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和变化速率。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见“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 。形管理根据开挖面的状况,拱顶下沉、水平位移量大小和变化速率,综合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并根据变形等级管理标准及时反馈施工。管理标准见下表。变形管理等级标准表管理等级 管 理 位 移 施工状态 n3 可正常施工 应加强支护 应采取特殊措施注:实测变形值,道埋置深度等因素并结合现场条件选择。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天的相对净空变化超过10点加 强观测,并密切注意支护的结构变化。太原到中卫(银川)新建铁路工程 道 施工组织设计71 边收敛、拱顶下沉量达到予测最终值的8090%

7、,d,认为围岩基本稳定,可施作二次衬砌。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同时支护开裂或掉块,此时尽快采取补强措施以防坍方。快仰拱封闭,如仍然下沉,在墙角处加设锚杆,复 喷混凝土并在基底钻孔注浆加固。喷混凝土,加设锚杆。多次复喷并用锚杆加固围岩,补强初期支护。在下一循环施工时,修改支护参数,增强初期支护,同时增大观测频率;再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必要时采用加强衬砌。六、季施工安排由于长5110米,为了保证在2008年8月31日以前完成开挖、支护,必须提前作好冬季施工的准备。进入冬季施工前,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冬季施工前准备,在冬季来临前一个月准备充足的冬期施工材料、生活物资和采暖物具。施工机具加强冬期保养,对 水箱、油路、管道等部件勤 检查、勤保养,防止 设备冻坏。工准备措施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联系,签订服务协议,掌握近几年的气象资料及其太原到中卫(银川)新建铁路工程 道 施工组织设计72变化规律和趋势,提前了解并随时掌握近远期的气象预报资料。根据气候情况合理安排冬季施工项目,编制详细的冬季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