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央视纪录片《圆明园》旁白完整版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KB
约22页
文档ID:23702935
央视纪录片《圆明园》旁白完整版_第1页
1/22

1纪录片《圆明园》台词开篇语:“请 您用大理石、 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建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维克多·雨果,1861 年 11 月 25 日于高城居公元 1644 年,一只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南下,铁骑越过长城,直达北京,象征着皇权的紫禁城落入了满族人之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国—大清,开始了半个多世纪后,一个来自罗马的传教士到达了广州—大清帝国南方的港口,他将从这儿北上,前往帝国的都城—北京18 世纪初期,帝国的统治者严格禁止西方人进入中国冒险,只有上帝的使者,传教士例外耶稣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28 岁的意大利人郎世宁,根本就没有想到,他将从此远离故土,在大清度过整整 50 年半个世纪的时间,这个西方人以绝无仅有的机遇,见证了一个帝国的辉煌,也目睹了一座旷世园林的诞生,这些保留至今的传教士书信,记录了郎世宁在皇家宫廷的传奇生活从欧洲到中国的旅行,花了整整一年 时间 ,一路 风尘 ,就是为 了取得大清皇帝的信任。

天 刚刚 放亮,一个太 监 就 带 我 们进 了一座花园,花园很大,但太 监 不 许 我 们 四 处张 望,走路也不能弄出声响我很奇怪,皇帝并没有住在北京城里的皇 宫 2大清的缔造者是满人,他们来自于中国北方的白山黑水,紫禁城的新主人很快就发现,看上去雄伟壮丽的皇宫并不适合居住巨大的宫殿由木头建造,很容易着火,高耸的宫墙虽然能够防止火灾的蔓延,也影响了空气的流通,北京的夏天酷热干燥,皇宫更像一个火炉,习惯于北方寒冷生活的统治者很不舒服,从踏进紫禁城开始,皇帝就开始寻找凉爽宜人的地方在北京的西北方向,距离皇宫 20 多公里,有一片开阔地带,几百年前,这里泉水遍布,称为海淀,就是在这儿,帝国的第三代统治者康熙,终于建成一座离宫,郎世宁就是在畅春园第一次看见了康熙皇帝听 说 皇帝 爱 好天文,我 们 就从欧洲 带 来了最好的天文望 远镜 ,教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得到皇帝的支持康熙皇帝 对我 们 的礼物果然很感 兴 趣,但是, 变 故突然 发 生了,后来我才知道,那个被当 场 抓走的 军 官与 谋 反的皇太子有关人老了都会 宠爱 小孩,我揣 测 年老的皇帝也一定喜 欢 自己的孙 子,用 这 个中国小男孩作模特,就是希望能 够 打 动 皇帝,如果皇帝 认 可我的 绘 画,我就能 够进 入皇家画院。

皇帝在自己的 书 房接 见 了我,令人 伤 心的是,他并不欣 赏 我的作品皇帝 认为 画中的小孩尽管很真 实 ,但只是一个小孩而已,没有更多的意境他不喜 欢 欧洲的 绘 画方法, 认为 油画的 颜 料跟污 染没有什么区 别 ,也不理解光 线带 来的明暗 对 比,孩子的 脸 上怎么能有阴影呢?畅春园建成以后,康熙一年中绝大多数的时间都住在这儿,离宫也代替紫禁城成为帝国真正的权力中心史料记载,3康熙的书房摆满了各种各样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和数学仪器,他在天文和数学方面达到的水平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皇帝,他能够利用仪器,准确的进行远距离测量,康熙甚至亲自给儿子们讲解几何学原理康熙对科学的态度,在中国古代帝王中绝无仅有,或许,康熙已经感觉到了科学的力量,但离宫中的皇帝永远不会想到,科学对帝国的未来真正意味着什么畅春园建成后,紫禁城就冷清多了,除了祭祀祖先和举行庆典,每年只是在冬天,北京最冷的一段日子,皇帝才会搬到这儿,住上一个多月18 世纪初期,近代科学在欧洲已成潮流,而在大清,痴迷于观测天象者,唯有衰老的皇帝一人帝国的中流砥柱,成千上万的官员们相信,郎世宁带来的天文望远镜,只是给皇帝又增加了一件玩具而已,帝国的基础仍然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

皇帝搬出紫禁城之后,整个皇室家族也跟着住在城外在畅春园的北边,有一个小型花园,这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胤祯的居所康熙一生偏爱牡丹,这个花园就以牡丹而著名春天来临,胤祯邀请父亲欣赏牡丹,康熙在牡丹丛中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孙子,12 岁的弘历康熙有 50 多个孙子,有些连面也没有见过,弘历能够见到爷爷,是父亲胤祯精心的安排史书记载,皇帝对弘历的聪慧极其欣赏康熙有 35 个儿子,个个都渴望继承帝位,在生命的最后时间,康熙一直恐惧不安,担心受到儿子们的伤害,弘历的出现极大地安慰了这个老人脆弱的精神世界,祖孙三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相会的这个花园,就是日后闻名于世的圆明园由牡丹促成的这4次聚会,影响了清帝国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从此,这个皇家园林,就和大清帝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就在这年的冬天,康熙在自己的离宫悄然死去,继承帝位的人就是他的第四个儿子胤祯,弘历的生父胤祯即位在整个帝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怀疑他是靠阴谋篡位关于新皇帝登基的 说 法很多,北京城里甚至有 传 言,雍正毒死了自己的父 亲 ,但是,更多的人相信,老皇帝因 为 喜 欢 自己的 孙 子弘 历 才将帝位 传给 了雍正我有一位同 乡 是皇家医院的医生,他推 测 ,康熙很可能死于突 发 性 脑 溢血。

我来中国已 经 7 年了, 7 年的 时间 ,我 终 于学会了用毛笔作画,作 为宫 廷画 师 ,我得表达自己的 诚 意, 这 幅象征着吉祥的作品,是我奉献 给 雍正皇帝的礼物 ”雍正获取权力的真相至今仍在争论,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他一直对祖孙三代在圆明园的那次聚会念念不忘雍正登基以后,就开始大规模扩建圆明园,大清的第四位皇帝宣告天下,圆明园将成为帝国的新离宫!“我所在的皇家画院就 设 在 圆 明园内,皇家画院 负责 整个 圆 明园的 规 划和 设计 ,总设计师 就是皇帝本人,作 为圆 明园的主人,画院所有的 设计 工作最后都由皇帝 亲 自 审 定这些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的绘画是当年圆明园的真实写照在圆明园建成以后,宫廷画师根据园林中的景观临摹而成,在公元 1723 年,宫廷画师们为扩建圆明园而绘制的设计图大致也是这样像康熙一样,雍正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皇家画院又集中了帝国最优秀的一批画家,他们是中国文人的精华,因此,圆明园的设计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5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圆明园的设计思路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模仿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再现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

这个景观的设计就来自于唐朝诗人杜牧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歌—《清明》,表达的是一种淳朴的田园情趣;而这个凿池观鱼的想法则是为了效仿杭州西湖一处著名的自然风景—玉泉观鱼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雍正的理想是将现实和想象中所有的美丽和幽雅都汇聚在他的离宫中画师们根据雍正的旨意规划设计,但是,这样的设计图在今天看来几乎不可能变成现实,奇迹的创造者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建筑世家这是设在圆明园内的皇家样式房,样式房的核心是一个雷姓的家族,这个叫雷金玉的人既是家族领袖,也是圆明园的总建筑师帝国初期,雷金玉在修复被战火破坏的紫禁城时,因技艺超群被康熙看中,从此,雷金玉就成为皇家的总建筑师,在大清帝国 200 多年的时间里,许多重要的皇家建筑都是这个家族的作品在完成了帝国的第一个离宫畅春园之后,圆明园的修建又摆在了雷家面前这是在施工前,专门给皇帝审查的建筑模型,称为烫样,烫样使建筑布局和空间想象一目了然,它由木条、纸板等最简单的材料加工而成,可以拆卸和灵活组装烫样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是这个建筑世家独一无二的创举皇帝批准烫样之后,具体的施工设计才可以进行,根据烫样,皇家建筑师就能画出精确的施工图这是雷家绘制的各种施工设计图,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今天我们只能从这些两个多世纪前的图纸来想象当年皇家园6林的建筑盛况。

规模浩大的圆明园凝聚着雷氏家族的心血,也是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峰1725 年的秋天,雍正正式搬进圆明园,这里从此成为大清帝国的第二个离宫扩建后的圆明园拥有将近 200 座宫殿,面积达到了 3000 亩,在它的周围,24000 名皇家卫队日夜巡逻,没有皇帝的旨意,任何人严禁入内包括我在内, 为圆 明园工作的人大概有好几万,工程持 续了整整三年 时间 圆明园山起西北,水流东南,与中国的地势完全契合园林的西北面是一座巨大的假山,这是帝国西部昆仑山的象征;园林的东面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象征着帝国的东海,湖中的三座宫殿是传说中东海上三个住着神仙的岛屿皇帝处理朝政和皇室居住的地方是圆明园的核心地带,工作区和居住区用一个人工湖隔开,湖的形状被设计成大清疆域的轮廓,沿湖分布着 9 个人工岛屿,环抱于九岛之中的这群宫殿,正式皇帝和他的嫔妃们居住的地方九州是中国的象征,而皇室,就是整个帝国的中心每一个晚上,主宰着一个帝国的雍正就是在这儿进入梦乡九州一片安宁,湖水波平浪静,大清的天下永久太平,这就是九州清宴的寓意根据雍正的旨意,圆明园的设计处处体现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这个渴望权力的帝王将自己的理想深深的烙在了圆明园上。

居住区的南边是办公区,每一个早晨雍正都会准时来到这个地方,在这儿,他向大清帝国发号施令,这儿既是圆明园,也是整个帝国的心脏雍正将圆明园建成了一个帝国的缩影,充满了政治象征,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它在园林艺术方面的成就,7与庞大而封闭的皇宫相比,圆明园更为自由开阔,这里的宫殿规模小巧、外观朴素,与周围的山水十分协调,圆明园中的每一个空间,都经过精心的设计,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诗情画意的理想之地,这座史无前例的皇家园林是自然风韵和艺术加工完美融合的典范史书记载,一年 360 天,圆明园天天花开似锦,园中仅仅管理花草的太监和工匠就达到300 多人圆明园的宫殿各种各样,几乎囊括了中国所有的建筑风格这座宫殿的形状类似一个汉字“万” ,它有着浓烈的政治涵义,象征着大清江山永久的传承清宫档案记载:这里四面环水,冬暖夏凉,是雍正最喜欢休闲的地方在如此安逸幽静的场所,雍正念念不忘的仍然是帝国的太平圆 明园中有很多 宫 殿,但 这 座万字形状的最 为 独特,我在这 儿最 终结 束了一天的工作, 为 身穿中国文人服装的皇帝父子画像 ”雍正在圆明园将自己和儿子都打扮成文人形象有着深远的用意:皇帝的祖先是游牧民族,但是,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汉人,为了驾驭庞大的帝国,皇帝必须掌握汉文化的精髓。

自秦始皇以来,中国曾经有过数百个帝王,但其中文化素养最高者反而是这个草莽出身的皇室家族圆明园中的雍正,经常将自己化妆成古代文人的形象,寄情于山水,或许,文人们追求的自由和淡泊,是权力包裹中的雍正内心深处的渴望皇家的文化素养来自于严格的教育,每天清晨 5 点钟,天还没有亮,皇子们就得去圆明园的皇家书院,书院的老师都是当时最有声望的学者首先要学的是满文,皇家的母语;其后是蒙文,蒙古人关系到帝国北疆的安定,与他们沟通至8关重要;最关键的是汉学,那是皇家统治中国的根本史书记载,皇家的子孙们从 6 岁开始学习,不论寒暑,从不间断,一年之内只有 5 天假期下午是军事训练时间,祖先以武力征服了中国,皇家的子孙们必须是战场上的勇士,在欧洲,火枪已经十分盛行,但大清的帝王们仍然相信,弓箭和腰刀才是武力之本皇家练武场建在圆明园的一处开阔之地,它蕴含着江山永固的涵义这座宫殿的外型是一个汉字的形状“田” ,田的意思是耕地,这里前后临水,环境十分优雅,在雍正的心目中,这本是一处修身养性,超凡脱俗的地方,然而,真实的生活距离皇帝的理想很遥远据史书记载,雍正是一个非常严酷的皇帝,对于反对他的人,他毫不留情,康熙监禁了自己的儿子,雍正又将谋反的兄弟永远的关了起来。

在我的印象中,皇帝 总 是一 脸 疲 惫 ,但是,我从来没有 见过他如此 伤 心 ”已经很晚了,整个帝国都进入了梦乡,圆明园中的雍正还在批阅奏折根据法律,三品以上的一千多名高级官员都可直接给皇帝写密折,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是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