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处治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237002 上传时间:2016-12-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坡处治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滑坡处治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滑坡处治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滑坡处治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滑坡处治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坡处治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坡处治注浆加固施工组织设计(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0035) 左侧滑坡处治施工组织设计1目 录1 工程概况 形地貌层岩性文地质特征12 施工组织方案工方案工程序工监测要求及应急措施63 施工场地布置建和站工临时用电工临时用水工临时道路74 施工总体部署 动力组织计划要材料供应计划要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计划95 工期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程量期计划期保证措施116. 工程质量量目3标量保证措施137 施工安全全目标全保证措施全生产纪律全生产技术措施198 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等措施和方案209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创建文明工地的规划工作人员的要求工现场管理2110 劳动卫生保障措施224*(0035)左侧滑坡处治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概况

2、待处治的滑坡位于*00935 段左侧,南北向长约 65西向 顺路线长度达 135m,平面上呈弧形,前后缘高差达 22m。形地貌场地原始地形为丘陵,高速公路由东至西方向穿过该区。边坡上部为阶梯状农田。滑坡后壁位于农田之中,滑坡后缘自然边坡较平缓,滑坡两侧为走向垂直于路线方向的冲沟。层岩性第四系全新统()填筑土:其成份为粉砂岩块石,主要分布于施工便道,厚度 ) 种植土:松软,分布于农田和山坡上,厚 ) 亚粘土:褐黄色、褐 红色,硬塑状,厚 约厚 主要分布于边坡后面的农田。白垩系下统() 粉砂岩:紫红色,以钙泥质胶结为主,局部夹泥质胶结,中厚层状,岩石遇水软化。全风化层,褐红色,呈可塑硬土状,厚 部

3、底部存在 的泥化夹层;强风化层,岩石 较破碎,岩芯呈碎石、碎块状,岩性较软 。文地质特征场地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边坡上部汇水面积大,在雨季,边坡上部所汇聚雨水经坡面所形成的面流易在裂缝处下渗而转化为地下水, 流向斜坡坡脚处,并于滑坡坡体内中部及坡脚处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2、工方案该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的总体目标是“安全、经济、 环保、舒适、美观”。同时提倡节约理念和贯彻交通部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从以上施工总体目标出发,结合该工程场地地形和工程地质条件,该滑坡治理工程设计采用注浆处理方案。工程序按照设计方案,该滑坡治理工程涉及的主要子工程项目有:放坡施工; 注

4、浆 加固; 防排水措施施工。坡施工由于采用注浆加固处理,只需对原坡面进行修整,自路基左侧起按原5放坡设计坡比进行放坡,比例及高度参数如下:第一级:自坡脚由下至上按 1:坡,坡面植草防护 ,上部按坡顶地形控制高度,最高处为 13m;其余坡面保持原有地形地貌。浆加固本滑坡处治设计采用注浆加固,注浆区域为裂缝所围成的区域,即在整个滑体上钻孔,注浆,插钢筋。 钻孔深度设计 要求穿过滑动面,进入滑床岩体 23m,注浆采用孔口封闭纯压式注浆 。采取梅花形布孔,钻孔间距5m,每排间 距 5m。放坡坡面采用植草防护。注浆加固主要包括注浆试验、注浆施工、注浆质量效果检验三个步骤。浆试验为了了解地层注浆特性,检验

5、本次滑坡注浆处治所设参数的正确性以及能否达到预计的注浆效果,应先期进行注浆试验,并以试验成果修正注浆设计方案。注浆试验安排如下:1) 注 浆试验地段的选择注浆试验地段的选择在具有代表性,且地质条件中等偏劣的地段。本次注浆试验地段按设计文件选在 80 左侧 55m 处 区域。2)注 浆试验孔的布置本次注浆试验按设计要求布孔共 11 个,其中注浆孔 7 个,检查孔 4 个。注浆孔按照 3 个次序进行钻孔注浆,具体布置见下图:注浆实验施工将严格按照分序加密原则进行,每序次孔施工时间间隔大于 12h。3) 注 浆试验钻孔注浆孔孔径 110度按设计要求穿过滑动面进入滑床弱风化岩层不小于 2m,采用清水循环钻进,钻孔位置应 不偏离设计孔位 斜控6制在 2%以内。4)试验孔注浆 本次注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