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77146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年沈阳市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规范、工整、清楚,标点正确。一、 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 一组是( )(2 分)A.暝想(mng) 隘口(i) 竹篙(go) 赡养(shn)B.簸箕(ji) 纨绔(k) 毗邻(p) 恣睢(z)C.祈祷(q) 慰藉(ji) 剔除(t) 困恶()D.骨髓(su) 创伤(chung) 熟稔(rn) 机械(xi)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效果就往往会适得其反。B.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需

2、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C.由于几日来连续的强降雨,街道都已经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D.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3下面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相应的空白处。(2 分)(1)九年五班的语文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2)由于情况紧急,某连组织立即人员前往抗洪前线。4下面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钦差大臣的作者是果戈里,他是俄国作家。B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配弦,现代散文集、语文教育家。C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陆蠡,他是现代著名作家。5走近名著。(4 分) 全宅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位“好事情”,大家都用讥笑的口气说他;那个

3、快乐的军人妻子,叫他“石灰鼻子”,彼得伯伯叫他“药剂师”和“巫师”,外祖父叫他“妖术师”、“危险人物”。(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2 分)(2)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请概括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件事。6诗文填空。(10 分)(1)从今若许闲乘月, 。(2) ,山岛竦峙。(3)马蹄声碎, 。(4) ,气象万千。(5)闲来垂钓碧溪上, 。 7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

4、,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二、阅读理解(60 分)(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 9-14 题。(17 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

5、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 过者,受上 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 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 进 者。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诚: 间: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 分)(二)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 11-17 题。(20 分)敲雪(1)睡到半夜,忽然觉得好冷。也许,外面下雪了。我想。我蜷着身子,强迫自己再睡。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

6、中,我听到了屋前屋后的惊叫声。睁开眼,天亮了,透进 屋的亮光,冷冷地泛着朦胧。 (2)好久没 见过雪了!我 顾不上睡觉,一骨碌爬起来,小跑着跨出门。屋檐下,我极目远眺,整个世界全是一片白,白得晃眼。慢慢收回目光,我就看见了父亲。 (3)父亲站在屋 对面的小路上。他眼下,是一丛一丛的雪枝。我知道,托着雪的,是密密麻麻的树枝。每到春天,那些 树枝就开出一堆一堆的杏花、李花、桃花,五彩缤纷的,像一片花的海洋。花一天一天地谢了,青 涩的果子藏在绿叶间,一天一天地长大了,泛红了。父亲的笑容也多起来,有时不知不觉就到了树下。开始,父亲轻轻掰下枝丫,寻找枝叶间还没完全长出来的果子,偶尔发现米粒大的一颗,也要

7、小跑回家雀跃着向全家人报喜;后来,父亲就踮着脚尖,痴痴地看,痴痴地闻,即使枝丫垂到眼皮下,也舍不得动一指甲,生怕惊跑了它们。果子渐渐成熟了,父亲停了农活,从早到晚蹲在树下守着,守着我们的“书本”。我 们兄弟多,家里又没有其它收入,读书全靠它。到了上市季 节,父亲就在树下铺几床棉絮,说这样落下的果子就不会摔烂,能卖个好价钱。 卖果子的钱,父 亲一分一厘也不花,全存着,刚好够我们读一年书。所以,只要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父亲担子里那些红嘟嘟的杏呀、李呀、桃呀的时候,父亲总是拍着我 们的头说:“馋了吧?这可吃不得,它是你们的书本啊,不想读书吗?”我们一起点头:“想读!”“还想吃吗?”“不想!”我们一起咽口

8、水,狠狠 摇头。从此,我 们就把那些杏呀、李呀、桃呀叫书本了。 (4)可是,这不是果树开花、结果的季节呀,父 亲看那些雪树做啥呢?我很是不解。 (5)走到父 亲面前,父亲看了看我,说:“星期天,多睡会吧?” (6)我不回答父 亲的话,不解地问:“你看这树干嘛?春天还早。 ” (7)“真的还早么?快了快了!可是”父亲顿 了顿,脸上露出了忧郁,“这雪太大了,你看,树枝压断了好多。 ” (8)我细细 一看,真的,一些断枝落在地上或是横在树上,全被雪掩住了,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9)“回去拿根竹竿来吧。”父亲沉吟了一阵,对我说。 (10)我怔了怔,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用意,于是,忙不迭地回家找来一根

9、稻田里赶鸭子用的长竿。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 头,慢慢地, 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几十棵果树,父亲整整敲了一个上午。父亲回家, 头上、脸上,身上,全是雪。给体温融化的雪水,湿透了父亲的衣服。我连忙烧起一堆旺旺的柴火,父亲骑在火上,还在瑟瑟发抖。 (11)这天晚上,父亲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 (12)“下呀,老师说 瑞雪兆丰年 ,下得越大越好! ”我说。 (13)“我娃儿有长进了,好,那就下吧! ”父亲抚摸着我头,频频颔首。 (14)晚上,果真又下起了大雪。父 亲怎么也睡不着,他耳朵支楞着,听着外面的风吹草动。“睡呀,你怎么了?” 母亲不耐烦了。 “你懂啥?这叫听雪!”父亲的声音很大,

10、传进篱笆墙另一边的我们的耳里,我和弟弟就吃吃地笑,笑父 亲不会用词,雪,是能听的么? (15)半夜,父亲突然翻身跳下床,惊醒了我们。我们问他怎么了,父 亲说:“我听到树枝又断了,一声连一声,我得敲雪去。 ”我们说这么远,听不到,你那是幻觉,睡吧睡吧。可是父亲不理会我们,拖着竹竿,打着手电就出了门。我们穿了衣服撵出去,在屋檐下看见的已是一束在树下晃来晃去的亮光了。看了一会,冷得不行,我们只得跑进了被窝。 (16)天亮,父亲回家,把我们全都摇醒,高 兴地说:“ 一根树枝也没断,你们又能上学了,又有书本了。”父亲的牙齿咯咯直响,磕得不听使唤。 (17)第二天,父亲就病了。 (18)冬天完了,春天来了

11、,夏天也来了,杏呀、李呀、桃呀,比哪一年都大,都红。父亲的病却一直不见好转。我挑了两个又大又甜的桃,捧到父 亲床前,说:“爸,你尝尝,好甜呢!” (19)父亲挣 扎着撑起身子,劈手打掉我手里的桃,怒气冲冲地吼:“ 谁叫你们吃?这是你们的书本哪!不想读书了?” (20)“想!”我哭着说, “我们没吃,只想你吃一个,你的口味不好!” (21)父亲叹 了口气,拉过我,给我擦了一把眼泪,说:“ 拣起来吧,我吃一个!” (22)我看 见父亲咬了一口桃,父亲的眼泪也一下子流了出来。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 分)12.选文第(3)段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13.选文第(11)段中,父亲

12、为什么问我“今晚还会下雪吗?”(2 分)14.分析选文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 分)父亲站在树下,竹竿伸到枝头,慢慢地,轻轻地把积雪一点一点敲下来15.选文第(18)段划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16.请分析选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3 分)17.为文章结尾处补充一段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3 分)(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 18-22 题。(10 分)敬业职业精业唐宋一位朋友出差归来,对当地人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水准印象深刻,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说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是职业道德和

13、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敬业精神不 仅是通向职场的“绿 卡”,更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涵。马马虎虎不能 强国富民。早在 20 世纪早期,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批评当时的国人缺少 认真的精神。有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没有敬业的精神,不仅关系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更关系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没有敬业精神建不成 现 代化。懒懒散散,工作就没有效率;粗枝大叶,容易造成失误、留下 隐患。在 这方面,我们有成功的经验 ,也有惨痛的教训。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背后,麻痹大意、失

14、职渎职是重要的原因。敬业精神是 竞争力的重要基 础,却不是 竞争力的全部。在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今天,我们不仅 要敬业, 还要专业、职业 、精业,才能从尽职尽责跨越到尽善尽美,才能从优秀跨越到卓越。在我们身边 ,大体有四类人。有的人既敬 业又职业,是企业的核心人才、核心竞争力。有的人敬业不 职业, 这样的人吃苦耐劳 、精神可嘉,遇到 紧急情况招之能来,可是,来了却不一定能战。有的人 职业不敬 业,虽然业务素质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却三心二意、毛手毛脚,容易“ 大意失荆州” ,一失足造成千古恨。有的人既不敬业又不职业,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浑浑噩噩混日子,误己误人。敬业不易,精业更

15、难。梅兰芳在舞台上顾盼生辉、流光溢彩,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让眼神活起来,眼睛近 视的他每天早晨放 飞鸽子,极目 苍穹,苦练眼功。邓亚 萍打球快速凶狠,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增强手腕的力量,身材娇小的她曾用铁拍子练球。成功没有捷径, 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在职场上,既敬业又精业的人永远是供不应求的“抢手货”,既不敬业又不精业的人,常常成为被淘汰的 “处理品”。同样,在国际舞台上,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既勤勤恳恳又有创新能力,就能引领科技、 创造品牌,走在时代的前沿;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工作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就很 难拿出有品质、有 创意、有科技含量的产品,落伍是早晚的事。不断强大的国家、民族,无不有着不断 进取、精益求精的精神。在这个以实力说话的时代,在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今天,只有秉承敬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