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3)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69699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0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70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70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70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70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0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0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6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0 综合 449 全书布局撞车举隅 2015/7/28/17-杨振中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错误百出误人子弟(170)上海财经大学附中 杨宝福小到写千把字短文,大到写百二十回小说,都要有合理的整体布局。布局失当,颠来倒去,重复撞车,是写作大忌, 高助 高增这方面的失误并不鲜见.以下略举数例。一、高助 高增介绍了常见文言虚词、实词,从高助书末附录常见文言虚词、实词索引 (以下简称索引 )可知,共收录了 201 个。它们写在“阐发与应用”里。这 201 个常见文言虚词、实词,不能重复收录是自然之理。但是,检之索引 ,却意外发现“当”字两处收录了。请看高助索引里这样一行字:D 盗(9)对(173)但(

2、78)当(192)党(202)度(245)殆(252)当(289)显然, “当”重复了。“当”分别出现在 192 页和 289 页的“阐发与应用”里。请看:1、当。“当”是个多义词,上文有三处出现“当”字。 “廷尉奏当” 、“廷尉乃当之罚金”与“廷尉当是也”中的“当” ,解释为“判决” 、 “判罪” 。这种用法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当罚金”的“当” ,解释为“应当” 。另外,解为“抵” 。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 )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屈原列传 )又解为“主持” 、 “执掌” 。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 )又

3、相当于“值” 、“在”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出师表 )还可解为“多着” 、 “向着” 。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董娇娆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高助192 高增182 高新151 )1、当。 “当”是个多音多义词。读 dng,相当于“在” 、 “于” 。上文“当亮三十里所”中的“当” ,即解为“在” 。又解为“面对”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又解为:“抵” 。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 )又解为“阻挡” 、 “抵挡” 。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 (石钟山记 )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4、” (鸿门宴 )又解为“主持” 、 “执掌” 。会使输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 )又解为“应该” 。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解为“判罪” 。 “张释之奏当。 ”(见本书张释之执2法 )读 dng,解为“恰当” 、 “合适” 。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促织 )(高助289 高增275 高新227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廷尉奏当” 、 “判罪” 、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又解为主持 、 执掌等等,字字相同,不知杨杨振中意识到否?二67、何充直言不讳阐发与应用1、所问异于此。这句话按原词序直

5、译,则为“(我)所听到的不同于你所说的” 。若按现代汉语习惯说,补语“于此”要放在“异”前,作状语,译为“(我)所听到的跟你所说的不一样” 。两者比较,可见古今语序之不同。(高助126 高增120 高新99 )“异于此”介绍介词结构后置知识。这一知识,在下文中又出现了。95、晏子论“社鼠”阐发与应用1、 “问于晏子”及其他。介词结构“于晏子”作动词“问”的补语,按现代汉语语法,应该是齐景公向晏子问, “于晏子”作“问”的状语。这是古今汉语的差别。同样“外则卖权重于百姓” ,应翻译为对外在百姓面前卖弄他的劝力,“于百姓”作状语来理解。又,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 )

6、 “告之于帝”应作“于帝告之”理解,即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当然,不是所有的作补语的介词结构都一定要作状语来理解,如“沛公军霸上” ,即“沛公军于霸上” ,既可理解为沛公在霸上驻军,也可译为沛公驻军在霸上。(高助179 高增170 高新142 )“于晏子”是介词结构, “于此”也是介词结构;“按现代汉语习惯”与“按现代汉语语法”意思相同。再请看:119、包惊几笃于友谊阐发与应用1、 “笃于友谊”及其他。 “于友谊”在句中作“笃”的补语,但用现代汉语的习惯去理解,应作状语,即“于友谊笃” ,即对朋友之间的交情极忠诚。用“于” 、 “以”等介词组成的介词结构,当它们作补语时,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及翻译

7、。当然,不是所有的用“于” 、 “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都要这样理解或翻译。(高助223 高增213高新176)第三次重复,还厌不过瘾,再绕饶舌一次。请看:3195、治驼 阐发与应用2、关于“何以异于此医” 。要理解或翻译这句话,首先要调整语序。 “异于此医”即“于此医异” 。 “于此医”原句中作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作状语用。整个句子的语序调整为“于此医以何异” ,译为跟这医生(治驼)有什么两样。(高助367 高增351)“异于此” 、 “问于晏子” “笃于友谊”与“异于此医” ,颠来到去,多次重复介绍介词结构后置知识,令忍不住胜其烦。*1 综合 30 全书布局撞车 2012/12/8小到

8、写千把字短文,大到写百二十回小说,都要有合理的整体布局。布局失当, “僭越” ,颠来倒去,是写作大忌, 高助 高增这方面的失误并不鲜见.以下略举数例。一、撞车高助 高增介绍了常见文言虚词、实词,从高助书末附录常见文言虚词、实词索引 (以下简称索引 )可知,共收录了 201 个。它们写在“阐发与应用”里。这 201 个常见文言虚词、实词,不能重复收录是自然之理。但是,检之索引 ,却意外发现下面一行字:D 盗(9)对(173)但(78)当(192)党(202)度(245)殆(252)当(289)“当” ,撞车了。“当”之所以撞车,源于两篇“阐发与应用” 。请看:1、当。“当”是个多义词,上文有三处

9、出现“当”字。 “廷尉奏当” 、“廷尉乃当之罚金”与“廷尉当是也”中的“当” ,解释为“判决” 、 “判罪” 。这种用法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当罚金”的“当” ,解释为“应当” 。另外,解为“抵” 。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捕蛇者说 )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屈原列传 )又解为“主持” 、 “执掌” 。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五人墓碑记 )又相当于“值” 、“在”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出师表 )还可解为“多着” 、 “向着” 。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 ”(董娇娆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

10、高助192高增182)1、当。 “当”是个多音多义词。读 dng,相当于“在” 、 “于” 。上文“当亮三十里所”中的“当” ,即解为“在” 。又解为“面对” 。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木兰诗 )又解为:“抵” 。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4(捕蛇者说 )又解为“阻挡” 、 “抵挡” 。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 (石钟山记 )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鸿门宴 )又解为“主持” 、 “执掌” 。会使输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 )又解为“应该” 。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解为“判罪”

11、。 “张释之奏当。 ”(见本书张释之执法 )读 dng,解为“恰当” 、 “合适” 。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思试之斗以觇之。 ”(促织 )(高助289高增275)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廷尉奏当” 、 “判罪” 、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又解为“主持 、 执掌 ”等等,字字相同,撞车。如何修改?两者删其一即可。 索引作相应删除。这是“阐发与应用”中的常用文言词撞车,下面看“阐发与应用”中特殊句式撞车。67、何充直言不讳阐发与应用1、所问异于此。这句话按原词序直译,则为“(我)所听到的不同于你所说的” 。若按现代汉语习惯说,补语“于此”要放在“异”前,作状语,译为“(我)所听到的

12、跟你所说的不一样” 。两者比较,可见古今语序之不同。(高助126高增120 )“异于此”介绍介词结构后置知识。这一知识,在下文中又出现了。请看:95、晏子论“社鼠”阐发与应用1、 “问于晏子”及其他。介词结构“于晏子”作动词“问”的补语,按现代汉语语法,应该是齐景公向晏子问, “于晏子”作“问”的状语。这是古今汉语的差别。同样“外则卖权重于百姓” ,应翻译为对外在百姓面前卖弄他的劝力,“于百姓”作状语来理解。又,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愚公移山 ) “告之于帝”应作“于帝告之”理解,即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当然,不是所有的作补语的介词结构都一定要作状语来理解,如“沛公军霸上

13、” ,即“沛公军于霸上” ,既可理解为沛公在霸上驻军,也可译为沛公驻军在霸上。(高助179高增170 )“于晏子”是介词结构, “于此”也是介词结构;“按现代汉语习惯”与“按现代汉语语法”意思相同。再请看:119、包惊几笃于友谊阐发与应用1、 “笃于友谊”及其他。 “于友谊”在句中作“笃”的补语,但用现代汉语的习惯去理解,应作状语,即“于友谊笃” ,即对朋友之间的交情极忠诚。用“于” 、 “以”等介词组成的介词结构,当它们作补语时,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及翻译。当然,不是所有的用“于” 、 “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都要这样理解或翻译。(高助223 高增213 )第三次重复,还厌不过瘾,再来一次重

14、复。请看:195、治驼 5阐发与应用2、关于“何以异于此医” 。要理解或翻译这句话,首先要调整语序。 “异于此医”即“于此医异” 。 “于此医”原句中作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作状语用。整个句子的语序调整为“于此医以何异” ,译为跟这医生(治驼)有什么两样。(高助367 高增351)“异于此医”的词序与“异于此” 、 “问于晏子” 、 “笃于友谊”相同。令人不胜其烦。怎么修改?能像“当”字那样修改吗?不行。二、更是“僭越”上面辨析了同一层次上撞车,这里,辨析另一种“撞车” 。请看:文言文阅读知识(四)-特殊句式六、状语置于谓语之后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

15、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北” 、 “战河南”即“战于河北” 、 “战于河南” ,应理解为“于河北战” 、 “于河南战” 。五人墓碑记:“匹夫之重于社稷也。 ”“重于社稷”应理解为“于社稷重” 。促织:“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复之以掌”应理解为“以掌复之” 。(高助211 高增200)从“复之以掌应理解为以掌复之 ”看, “状语置于谓语之后”应写作“介宾词组后置” 。而上文“异于此” 、 “问于晏子” 、 “笃于友谊” 、 “异于此医” ,说的就是“介宾词组后置” 。怎么修改?能像“当”字那样修改吗?也不行。这样谬误,还有。请看:文言文阅读知识(一)-实词一、熟悉常见的通假字通假字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只拦路虎,由于字搞错了,理解也随之会发生错误。如“齐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 ” (尹文子)“说”同“悦” ,意为齐宣王“喜欢”别人吹捧他能用强弓。若不知这是通假字,整个句子就无法理解。又, “宋太祖朝,?下面举一些常见的通假字。禽同“擒” ,逮住。 赤壁之战:“将军禽操,宜在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