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5上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课程论文A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69651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4-15上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课程论文A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4-15上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课程论文A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4-15上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课程论文A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4-15上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课程论文A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4-15上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课程论文A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15上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课程论文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15上西方文学名著鉴赏课程论文A(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序号( 103 ) 20142015 学年第 1 学期西方文学名著鉴赏(全校公选)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朗读者 的“罪与罚”专业班级 财务 1302 姓 名 吴永力 学 号 1305040120 开课系室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成绩评阅人1目录一 畸恋下爱的启蒙二 罪与罚2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长篇小说朗读者初版于 1995 年,而今享誉全球。 朗读者给全世界读者和观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在鉴赏它时,我们不得不肃穆静思,不得不观照自省。它并非一部常规视角下的单纯反法西斯或反战争的作品,正如其作者施林克暗示读者也可以这么读朗读者 :“伟大的、 需要最细心呵护的爱情故事。当然,它也不是一部常态的、单纯

2、的叙写爱情的作品。因这场爱情所处的特异时代背景纳粹时期的德国,也因这特立独行、隐匿暧昧的情爱,使作品呈现出多元的主题内涵,使读者为之扼腕动容,使作品具有一种直逼心灵、拷问人性的艺术魅力。书评人黄集伟说:“卡夫卡曾说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朗读者就是这把斧子。 ” 应该明确的是, 朗读者,无论是作家施林克的书,还是导演斯蒂芬的电影,其审美内涵和主题中心都并不仅仅是二战、屠杀、良知、道义等词汇能概括的。所以,当个人战争罪责的追究审判只是施林克讲的故事,而真正的悲剧和陷阱便是:当所有人以同一种方式反应时,个人若想冲破习俗将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进一步说,整个社会自发反应的一致性确是有

3、利于文化稳固的最强大的势力,但这种势力同样会毫不留情地扼杀事实真相、恃强凌弱。正如朗读者中代表正义和人类理性的法庭对汉娜的审判,貌似的义正词严背面,是荒诞和非真实。朗读者是一部充满深味与余味的心灵作品。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曾说该小说写了“一个深沉的德国人的良知” 。它是在写3爱情吗?爱情只是诱惑人读下去的理由吗?一个命运用悲悯注解的国家,是爱的人错了还是社会错了?小说跨越国与国之间的樊篱,而直接同人的心房对话。一 畸恋下爱的启蒙这部小说首先是一部讲述爱情故事的小说,它讲了少年伯格在他十五岁的那一年,偶遇并结识了三十六岁的妇女汉娜,在 3 次短暂的接触后,他们发生了关系,成为了情人。有朋友问我伯格为

4、什么喜欢汉娜,他们之间有爱情吗?朋友的观点是,汉娜爱上了突然闯入她生活的阳光男孩,而伯格对汉娜可能更多的是生理性欲使然。我不赞同这个观点,恰恰相反,我认为是汉娜突然闯入了伯格的生命中,伯格被汉娜独特的生命气质所吸引。是伯格爱上了汉娜,而且从此再也没法从这种爱中自拔出来,他生命从此再也没有为其他女人敞开过。对汉娜来说,一开始伯格只是生命中的一个男人。汉娜对伯格反而是从性欲开始的,因为“小家伙”什么都不懂,也没必要和他谈了自己的过去。汉娜害怕谈论自己,但她又渴望爱欲。伯格这样的小男生无疑是最佳人选。 那么汉娜爱伯格吗?汉娜爱伯格的。她的爱应该始于收到伯格的录音开始,当她觉得自己被世人抛弃,生命枯萎

5、的时候, “小家伙”没有忘记她,他的爱依然是那么炙热,虽然伯格从来不来看她,给她写信或打电话。 “小家伙”重新点燃了她生命的热情,让她看到了救赎的希望。 4影片还有一个让人不容易看懂的地方就是汉娜为什么要离开。没有看过小说的人,可能都不明白,电影把这个细节表现的很隐秘,可能导演觉得大家应该都读过小说。小说是这么说的“游泳池里又变得和往常一样:做作业,打排球,聊天,调情。我已记不得了,当我抬头看到她的时候我正在做什么。 她站在离我二十到三十米远的地方,穿着一条短裤,一件开襟的衬衫,腰间系着带子,正向我这边张望。我向她回望过去,离得太远,我看不清她的面部表情。我没有跳起来向她跑过去,我脑子里在想,

6、她为什么在游泳池里?她是否愿意被我看见?她是否愿意我们被别人看到?我是否愿意我们被别人看到?因为我们还从未不期而遇过,我该如何是好?随后,我站了起来,就在我没有注视她的这一眨眼的工夫里,她离开了。 第二天她不在了。 ” 电影里是有这个场景的,但是没有出现汉娜的镜头。汉娜是因为伯格没有在公共场所和她打招呼而离开了。很显然,汉娜认为伯格害怕别人知道她和他在一起。汉娜受到了伤害。 那么伯格的犹豫,是不是伯格对汉娜的爱有所保留呢?我认为不是的,小说写的很清楚,一个从来没有恋爱过,对汉娜生活、经历、喜好一无所知的 15 岁的男孩,他在突然与汉娜不期而遇, “我该如何是好?” 。各位回忆一下自己的初恋,这

7、种复杂的心理,应该不难理解。 如果我喜欢的女孩突然和我说“你嫁给我吧” ,那一刹那我也会有“该如何是好?”的问题。不是我有所保留,而是我与生俱来的5生命气质决定的,但凡生命感觉比较敏感的人可能都会在爱中“犹豫” 。最典型的就是卡夫卡,这位先生订婚解除婚约,来回折腾了好几回。爱的“犹豫”不是保留,而是敏感的心感受到那喷薄欲出的激情的巨大能量,他被这种力量所震慑,在爱的力量面前短暂的晕眩。二 罪与罚人是历史和自我命运的主宰者,为何历史与个体却有形形种种的不堪和无法言说的无奈?在时空的隧道中,似乎有一股不可掌控的力量横亘其间。究竟是自我能动选择?抑或是谁在替我们选择? 人生的尴尬在于,在某种情境之下

8、做出的选择,如符合当时的情景,却未必符合未来某个场景要求和判断标准;已做出的选择会影响将面临的选择;你的选择和他人的选择彼此冲突或者契合;大众的选择又会左右个人的选择。人世的此刻与此生形成一种连续性的制约力,不可逆转。“生活会给人带来多样选择和不确定性,人的困难在于,怎样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怎样能够超前地确定今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人会依照价值尺度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却往往出现犹豫不决的现象,拿不定主意是否该这样做,因此希望由生活来验证自己的想法。这就形成一种循环论证:生活需要人的选择判断,人的选择判断又要靠生活去证明。要害在于, 生活并不像某些科学实验那样,可以在多种方案的实践中观察

9、其优劣。生活是单向度的、一去不复返的,一旦做出选择,就决然地排除别种可能性。别种可6能性和你的选择失去充分比较的条件,你也就无法证明你的选择是否最 佳或最劣。 ”汉娜因偶然性选择接纳了米夏,也就选择了后来一次次失去和放弃;选择维护自尊而隐瞒文盲身份的同时也就选择了一条黑暗的人生路,也就选择了在极力捍卫自我尊严的同时却失去更多,甚至失去生命的悲剧人生。 汉娜是简单而执著的,她只是凭着本能,顾看着眼前的现实境况,自以为正确地做出每一次人生选择。她是个单纯至极的女人, 没有瞻前顾后的心机城府。也是因不幸地丧失了读书的机会,使她对自我、对社会都缺乏一种周全的认识和功利的判断。她以近乎原始的自然本能和人

10、性纯粹面对身处的文明社会。渴望文化却又没有读书成为她此生无法选择的无奈与痛楚,更成为羁绊她一生的绳索。担任纳粹党卫队看守时,她只是简单地将看守的职责作为应恪守的工作职责和纪律,这种敬业一如当年做电车售票员的勤勉尽责,在她眼里,毫无二致。在“文明社会” ,她的敬业尽责却变成了愚昧麻木和助纣为虐,使她无形中成为纳粹的帮凶,成为正义、文明的被告。 这种选择究竟是个人的过错还是社会与时代的毒害流殇?究竟谁该得到审判和谴责?究竟谁该为这场巨大的人类灾难负起全责?对汉娜的审判成为对文明社会的巨大讽刺,历史真相与个人真实在此被文明社会无情阉割。反躬自问,那些未被审判的人与作为被告的汉娜,谁更应感到羞惭?汉娜

11、看似常在自主选择,但实则选择得被动、无奈;米夏看似7常在被动选择,实则选择得怯懦和自私。表面上,米夏看似无辜和正义,但他的选择难道没有伤害他人?难道没有逃避(诸如道义、情谊和正义)?难道没有罪过?米夏后来才开始反思:“那么是谁给我注射了麻醉剂?是我自个儿注射的吗?不麻醉我还能忍受得下去吗?麻醉不只是在法庭起作用,麻醉作用也不仅使我还能够把汉娜看成路人麻醉还能够起到一种作用,让我成为自己生活 的局外人,冷眼旁观。”米夏的种种选择与逃避行为,以及他对汉娜的冷漠麻木,与汉娜不曾解救犹太囚徒,与父辈不曾揭露反抗纳粹暴行的行为不是具有本质的相似吗?与米夏一样未曾受到法律审判与道德谴责的人们难道是正义、

12、正确的吗?汉娜对法官的反问:“那么,要是您的话,您会怎么做呢?” 犹如当头棒 喝!仿佛是对所有人的一种质问和思考。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的不同选择,潜在地表现出某种相似性。无法回避的人性懦弱,无法不逃避的冷漠自私,麻木不仁的人性令人心惊肉跳。 “那时,我一旦深究这种铺天盖地的麻木不仁,也就同时深挖出一件事实,那就是它不但沉沉地压在犯罪者和受害者身上,即使是我们所有人,我们的法官、 陪审团、检察官或者书记员等等,他们天天要面对这些事实,也是深受影响。 ”輥輯訛是人 性共同弱点的局限,还是社会事件、客观背景的制约?是人的主动为之,还是人的被动从之? 揭开雾障重重的事件表象,看到的是血淋淋

13、的历史真相,更发现个体生命与历史齿轮磨砺咬合、8裹挟而行的艰难进程,也引发我们对人性弱点的观照反思。重新审视那段渐行渐远的历史。消逝的只是时间本身,而潜隐在事件之下的,以及由此产生的余波还远未消散。不仅不该忘记, 反而应给予深刻的反思。这是施林克自己对于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它成为一种难以言说的痛楚潜伏于心灵密处,潜伏于历史的阴影中,这种情形颇似汉娜执拗坚决地掩藏文盲身份的行为,有着不顾一切的决绝和不可思议的疯狂意味。仿佛鲁迅先生笔下的“狂人”疯狂,实则清明。朗读者把平凡但不普通的人生镶嵌在纷纭变幻的社会时代背景上,隔了多年后的深沉回忆和审慎观照,折射出直逼心灵的现实光芒和不同寻常的人生意味。人生恰似一次对未知作品的朗读,只有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才逐渐明晰自己的情感、生活坐标。只在朗读结束的那一刻,或是在朗读过后的很久,才幡然醒悟自己所求,才明白此中真谛。然而,朗读时境早已错变,行将逼近人生真相时,生命却远逝不再,这便是生命的朗读者无法走出的困境吧。 解析朗读者的多重主题内蕴,不仅有助于读者更为贴近真实的作者和作品,也是对当下某些单一片面、生硬刻板的历史主题、战争主题等阐释者的质疑,更希望这样深沉厚重的作品能给予中国本土创作者一定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