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级高三语文10月27日下午考试试卷3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3669646 上传时间:2017-12-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级高三语文10月27日下午考试试卷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3级高三语文10月27日下午考试试卷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3级高三语文10月27日下午考试试卷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3级高三语文10月27日下午考试试卷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3级高三语文10月27日下午考试试卷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级高三语文10月27日下午考试试卷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级高三语文10月27日下午考试试卷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9 页高 2013 级高三语文综合练习【注:选择题(15,1113,1617)在机读卡上作答,其余各题在答题卷上作答。】一、积累与应用(43 分)(一)语言文字应用(2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A佝偻 拘谨 苟且 枸杞 白驹过隙B馈赠 遗留 溃疡 匮乏 功亏一篑 C骁勇 饶舌 环绕 侥幸 蹊跷怪事 D晦涩 教诲 侮辱 霉烂 悔不当初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沿袭 吊书袋 立竿见影 适得其反 B博弈 一窝蜂 白壁无瑕 众口铄金 C桥墩 口头禅 风生水起 两全齐美 D坐落 炒鱿鱼 生杀予夺 绵里藏针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

2、,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笔力传神,寥寥数语,就将众多人物的性格 得淋漓尽致。美国一直强烈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 大陆与台湾统一。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 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A塑造 阻止 纵然 B刻画 阻止 固然 C刻画 阻挠 固然 D塑造 阻挠 纵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多年来,社区干部想方设法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关注留守儿童、照顾孤寡老人的事,真是罄竹难书,一直被人们称道。B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石破天惊的变化。身为炎黄子孙,我们真切

3、地感受着这些变化,并常常为之振奋。 C在这次举办的“当代书法艺术展”上,各种书体与风格的作品等量齐观,保证了展览的专业性与流派的代表性。D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美国政府虽然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措施,经济第 2 页 共 9 页学家对此看法是否定的。 B尽管西方节日对中国近代节日的多样化产生了影响,但中国近代节日的民族特性并没消失,其内容、样式基本保留。C真善美是童话的底色,是人类代代相承的灵魂光芒,它能够使孩子养成尊重自然、爱护他人的精神和良

4、好习惯。D电子机票的普及改变了以往必须面对面的购票方式,没有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这必将给代理人市场乃至航空销售市场格局带来巨大变化。6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4 分)有位家长说:“记得有一次,我所在的城市上演安徒生童话剧,我欣然买票带孩子前去观看。可是,看了演出才发现,这个童话剧虽然也有安徒生原作的影子,但是大部分内容已被改编。还有一次,看报纸说国内某著名木偶剧,我再次兴奋地带孩子前往,想让孩子感受一下我们的传统艺术,却发现哪里是木偶剧,只是人偶剧而已,经典的故事也被现代人改编得变了味道。 ”请概括该这位家长的主要观点。答: 7阅读下面的材料,筛选重要信息,给“短信文学”下定义,要

5、求语言简洁,内容充实,不超过 60 字。 (4 分)短信文学是一种文学新门类。短信文学的传播媒介是手机。短信文学的特点是以短信为存在方式。短信文学具有文学性、娱乐性、互动性等特点。短信文学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性。物质的极大丰富为短信文学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家的炒作和媒体的宣传也对短信文学的发展起了关键作用。短信文学是大众化催生的宠儿。短信文学是 (二)名篇名句(20 分)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20 分)(1)亲小人,远贤臣, 。 (诸葛亮出师表 )(2)此情可待成追忆, 。 (李商隐锦瑟 )(3) ,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4) ,尽西风,季鹰归未?(

6、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画图省识春风面, 。 (杜甫咏怀古迹 )(7) ,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8)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 )(9)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第 3 页 共 9 页(10)是日也,天朗气清, 。 (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阅读与鉴赏(57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 (7 分)野 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政 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

7、屈原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 。 9本诗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请简要分析。 (3 分) 答: 10本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4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19 分)松江府通判许君传清刘大櫆许君讳曾裕,字 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屈不可伸,逐发愤以卒。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

8、政。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其船遇风辄坏。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故冬日水涸,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君独以私一己之稇载 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第 4 页 共 9 页差。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穷

9、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之诛。必加详报,则己虽然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松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有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及其筮仕,秩居闲散,徒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岂其信有命邪?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呜呼,可悲也已!(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注稇(kn)载:满载,这里指牟利多。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

10、的一项是(3 分)A值母病笃 笃:严重 B君奉委巡察 委:委派C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 除:授官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打算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遂发愤以卒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填淤则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师不必贤于弟子 D既为方伯所知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

11、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济,有机会升迁时却病故,未能尽展才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1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4 分)译文:_(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6 分)译文:第 5 页 共 9 页_(三) (3 分)1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 修 常 人 近 事 少 工 射 入 山 泽 每 猎 大 获 为 后 将

12、 军 钟 毓 长史 毓 与 参 佐 射 戏 舒 常 为 坐 画 筹 。 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 ,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10 分)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 ,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 。“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 。就是诗经 、 书经 、 周礼 、 周易和春秋 。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

13、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 ,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 。所以朱子研究易 ,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 。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 。清儒的原话, “读书必先识字” 。你说“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